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年号永昌(1 / 1)

推荐阅读:

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天下之人都需要一面旗帜。

上官越明白,已经到了继承大统最佳的时候。

于是上官越故作为难地说道:“如今还没有彻底驱赶胡人,夺回洛阳,孤怎么有资格坐那个位置呢。”

崔导闻言劝道:“王爷,正是因为胡人在北方虎视眈眈,才需要您这位明主,重振大燕。”

上官越摇了摇手,表示此事休得再提。

有了天劫这个噱头后,属下的人自然会将天劫之事引到自己身上。

又寒暄几句后,上官越便让孟怀安和曹明远回去等赏赐,并且亲自送到王府门口。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上官越扭头对崔导说道:“曹明远说他是奉了庾亮的军令殿后,你相信吗?”

崔导犹豫片刻后说道:“庾将军未雨绸缪,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上官越笑了笑说道:“我这个小舅子我太了解了,让曹明远垫背我相信,可是他根本不会想起来给曹明远这么多人马。”

崔导如今是燕王府的第一幕僚,地位非同一般,曹明远自然不会怠慢,于是恭敬地说道:“崔大人请问,末将一定知无不言。”

“听前线回来的将士说这天劫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极为巧合,曹将军伏兵的位置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仿佛就在那儿准备的一般”

面对崔导这个咄咄逼人的问题,曹明远微微一笑,心里早有答案。

“不瞒崔大人,末将当时之所以领着五千骑在那儿候着,是领了庾亮庾大人的军令,负责在此处阻拦胡人大军,掩护大军撤退。”

“可没成想,天地聚变,末将远远看着胡人的军队人仰马翻,忽然福如心至,带着兄弟们毫不费力的就将胡人击溃了”。

所以,孟怀安只能对上官越的招揽视而不见。

于是孟怀安缓缓说道:“曹明远出身将门,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功劳,和我没有一点儿关系。”

这是来之前约定好的,曹明远自然客套的奉承了几句。

见此事好像真的和孟怀安没关系,上官越便问起了“天劫”的事情。

这是上官越如今最关心的事情,毕竟天劫降临是不是也意味着自己代表着真命天子。

希望燕王能够为了天下的黎明百姓而登大位。

三请三辞之下,上官越无奈之下,勉强同意加皇帝位,执掌朝政,年号永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曹明远对此却是毫不在意地说道:“在他们那儿官做的大有什么用,还不是不能带兵,不像我,这种大兵团作战都参加两次了。”

显然,曹明远最得意的还是自己这次五千破五万的战绩。

孟怀安哈哈笑道:“好,你心里没有不痛快就好,这次缴获的战马,允许你提前挑选一批组建你自己的部曲”。

听到孟怀安这么说,曹明远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

虽然说百骑和红甲卫都是精锐,但那毕竟是人家的,不属于自己。

正如孟怀安预料的那般,当孟怀安和曹明远抵达建康后。

上官越第一时间便召见了二人。

“怀安兄,我当真是没有看错你,现在连你麾下的战将都能力挽狂澜”。

对于孟怀安,上官越永远是那么热情。

对此,孟怀安也只能在心里默默惋惜。

一旁的崔导,看着上官越离去的背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孟怀安和曹明远离开建康城后,便一路朝着京口县而去。

如今京口县的水泥路已经铺设到了建康城的附近。

所以回去的路上自然少了颠簸。

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曹明远,孟怀安说道:“明远兄,此次你的功劳最大,完全可以凭借着军功连升几级,现在却让给了庾亮了”。

“想必是曹将军觉得麾下人马太少没有把握,所以才利用庾将军的军令又召集了一些人,恰巧又碰到了胡人遭遇天劫,这才捡了一个泼天的功劳。”

“这也是他的本事”,也许察觉到了崔导在有意的打压曹明远,上官越淡淡地说道。

见上官越不喜,崔导话锋一转说道:“如今各地送来劝进的文书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此次胡人遭遇天劫以后。”

上官越闻言点了点头。

此时距离上官直被胡人谋害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听到曹明远这么说,崔导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曹明远会将这么大的功劳让给庾亮。

毕竟若是说奉了庾亮的军令,那么这最大的功劳,肯定要落在庾亮这个全军统帅的头上。

沉吟片刻后,崔导淡然地说了一句,“看来此次曹将军真是沾了王爷的福气,天佑我大燕。”

闻言,曹明远赶忙说道:“崔大人说的事,否则那种局面,末将根本来不及反应,跟别说能够击溃敌军了。”

对于二人的奉承,上官越微微一笑。

只不过这个想法一直压抑在上官越的心里,没有表露出来。

上官越想要亲口听到曹明远这个亲历者说出来。

“回禀燕王,末将确实看到敌军被从天而降的东西炸的粉身碎骨”,曹明远如是说道。

从曹明远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上官越也抑制不住的激动。

一旁的崔导忽然问道:“曹将军,本官有一事不明,还望曹将军帮忙解答。”

如今孟怀安允许自己组建部曲,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从此有属于自己的旗帜了。

想到这儿,曹明远心情不错,哼起了歌。

在建康城内的庾亮得知曹明远在上官越面前的对答以后,也是非常满意,对曹明远的那点儿不痛快也烟消云散。

又过了几日,建康朝廷的大臣们仿佛提前约好了一般,一同劝进。

北边残留的一些仍然在抵抗胡人的势力也纷纷送来劝进书。

上官越一直没有放弃招揽自己。

只是作为局外人,孟怀安看的比上官越更清楚。

上官越并不是白手起家,而是恰巧利用自己的身份,将多股势力暂时的联合在一起而已。

若是孟怀安只是为了权势,那么上官越这里也是暂时是一个谋得高位的好地方。

但是孟怀安是真的想要做一些事情,无论是为了功德还是为了本心。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