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古代宦海反腐记> 79. 撒网布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9. 撒网布局(1 / 2)

推荐阅读:

哦哦躲起来!

回过神,阿甲一溜烟儿的跑去寻掌柜去了。

******

人潮涌动的街头,裴明杰与薛琮一身便衣,肩并着肩背着手闲逛,身后跟着几个拎着大包小包的小厮。

已经进入腊月下旬,眼见着春节将至,裴明杰这个时候奉旨来杭,大概率年前是回不去了,因此他想着买些此地特产寄回家去,便邀请薛琮作陪。

茶茶道:“银票啊!”

阿甲:……

他能不知道是银票吗?

李令仪没有理会他们二人的小动作,只是以郑重的语气嘱咐他道:“因为当时只有你留心了那神秘女子,又指出了荷包的线索,现在你又帮忙画了像,所以我担心你会被报复。所以你听我的,拿着这个钱带上父母妻儿找个没认识饿地方做个小买卖!”

“虽然我担心的有可能不会发生,可我们毕竟不能拿性命去赌,所以我希望你能听从我的建议。”

这封奏疏连同写给淑妃的信,通过锦衣卫快驿一起寄往京城。

她前几日看邸报,两浙盐政奏请的明年预售盐引尚未批复,这汤禧所言不过是用来推辞的场面话。

余下便没了值得听的内容,李令仪与茶茶起身走了出去。

回去后,画师大作已经完成。

李令仪看着他抽象派的画风,沉默不语。

然后李令仪发现两浙盐运使曾经上奏朝廷要求增加盐引的发行量,朝廷批红照准。

随后又提出了预提盐引的想法。

预提盐引,就是提前预售下一年度的盐引。

嘶~

李令仪再一次被古人智慧震惊,原来“期货交易”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薛琮抿唇一笑,“是啊,每科考生中江南占大半,而江浙籍又占江南的一半,可见一斑呐!”

“诶?要说优秀,令公子可无人能及!年纪轻轻就做到了指挥佥事,品级比尊大人你可只堪堪低了两级啊!前途无量啊!”

薛琮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恭维起裴明杰来了。

闻言裴明杰笑容满面,嘴里却谦逊道:“哪里哪里,锦衣卫的差事那算的上正经出息!”

薛琮知他这是谦辞,因而并不在意,一笑带过。

食盐营销,向来一本万利,许多人对此趋之若鹜。

因为大顺朝的食盐由朝廷垄断,而盐商只有拿到盐引才能贩卖食盐,否则就属于贩卖私盐。

大顺律例明文规定,贩卖私盐者,轻者罚款监/禁,重则抄家问斩。

故此,他们口中一再被提及的盐引不仅关系者盐商的利益,还关系着贩盐的合法性。

手握盐引的盐政,相当于扣住了盐商的命门。

他与薛琮有同年之谊,后来家里人又都入了康王门下,关系更进一步。

走的累了,两人便进入一家茶舍歇脚。

小二上了茶点后退下,两人互请入座。

裴明杰往上扯了扯阔袖,四周张望了一下。但见整洁明亮的茶舍大堂,在座的大多是文士打扮,三两知己好友品茗论诗,好不热闹。

裴明杰接过薛琮斟好的茶,笑道:“常闻江南人杰地灵,文气繁盛,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啊!”

对这个无故被牵连的人李令仪感到抱歉,只希望尽可能的保障他的安全。

阿甲发愣之际,茶茶拿起银票塞到了他手里,“快拿着!”

人都走了很久了,阿甲盯着手里的银票仿佛仿佛老僧入定。

长这么大,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印着花纹的棕黄色的纸上清清楚楚印着“一百两”三个大字,字旁边结结实实盖着钱庄的印章,此刻就握在他手里。

这是他当一辈子跑堂都未必挣得到的钱啊!那姑娘说什么来着?

她觉得,他的画甚至不如他那张嘴值钱。

行吧,五十两就当做好事救助孤寡老人了吧。

打发走画师后,李令仪又掏出了一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推到阿甲面前。

阿甲眼睛都看直了,指着银票话都说不利索了。

“这……这是?”

这一想法,虽然再一次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但朝廷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每一张盐引多收二两的税银

二两对于贫民来讲可能会伤筋动骨,但对于盐商却是九牛一毛。

李令仪在系统上查询近五年两浙盐政共预售盐政共计四十万张,一张二两税银,总共八十万两的税银。李令仪又调出户部每年入库账册,却没有相关身影,哪怕一文钱。

李令仪激动不已,若追回着八十万两,不仅能筹足河南赈济款,还尚有盈余。

于是李令仪便往北京写了一封奏疏,一来奏明此事,二来向她皇上老爹详叙近日所见所闻。

两人言笑晏晏间,正对门口的裴明杰,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打茶舍门口路过。

每年盐商们为了得到盐引,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前几日在巡抚衙门遇到的盐商,给李令仪重重提了个醒。

身为巡按钦差,她到杭州之后案子没查,送往河南的赈济款没筹,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被各种麻烦事缠的抽不开身。

私心想着,这绝非巧合。

于是回去扒了关于盐运衙门实行的政策以及相关邸报。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