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契丹萧太后> 第二十七章荡舟城淀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荡舟城淀湖(1 / 2)

推荐阅读:

“算了,放开他。”

两护兵松手退下,范廷召躬身施礼:“谢元帅不责之恩。”

“不必了,”傅潜脸色平和多了,“本帅仔细想来,你要求出战忠心可嘉,而且未必没有一点道理,所以同意你领兵出击。”

众将都觉意外,不明白傅潜为何突然改变主意?范廷召却是喜出望外,赶紧表示决心:“末将一定奋勇杀敌。”

傅潜立即传令:“着范廷召领马军八千步军二千出击辽军,桑赞将军为副,共同领兵作战。”

众将本来请战之心不死,有人领头立刻群起响应,便跟随范廷召一拥来到帅府。傅潜不得不出来见面,但是却黑着脸:“尔等意欲何为?”

范廷召决心一人担当责难:“元帅,北胡猖狂,我们不能守株待兔了。”

众将异口同声:“我等请求出战。”

傅潜大怒,拍案而起:“混蛋!你们全是蠢才,八万人马怎敌二十万大军?本帅爱兵如子,是为部下为尔等着想,你们反倒不领会本帅一番良苦用心,真是气煞人也!”

“元帅,国土沦丧,黎民涂炭,我们按兵不动又于心何忍?”范廷召下定决心要力争到底。

“末将有下情回禀。”

傅潜根本不听:“违抗军令,杖责二十军棍。”

护卫不由范廷召分说,上前按倒举棍就打。范廷召忍痛争辩:“元帅,城外营盘不该撤除,八万人马挤在城内,不利于守更不利于攻……”

“如何攻守布防,本帅自有主张,何劳你多言多语。”傅潜待二十棍打完,又当众宣布,“范廷召身带棍伤,难以征战,暂且收回兵权许其将息。”

“元帅,末将仍能上阵冲杀。”范廷召急忙恳求。

中军诺诺退下,傅潜站在城头想了想又传下号令:“城外驻扎的四队军马,立刻收缩入城。”

“这使不得。”桑赞忘了刚刚受过训斥,“元帅,辽军即至,城外四座大营,可以拱卫中山城池,等于中山城多了一道屏障,也便于机动出击。”

“你懂什么!”傅潜双眼瞪圆,“你如此精通兵法,万岁为何不拜你为帅?”

桑赞不服地小声嘟囔:“八九万人挤到弹丸之地的小城内,如何施展。”

“我告诉你,”傅潜看出众将俱有不满之意,其实是说给大家听,“辽军决非战败,而是乘胜推进。敌众我寡,不能硬拼,我们只能据城固守,只要城池在我手中,萧太后便有后顾之忧,就不敢过于深入。”

萧太后在黎明前到达河间裴村,马上对康保裔实施了包围,并且毫不停歇地发起了进攻。四万对一万,康保裔又是仓促应战,宋军大败,只有桑赞领十余名亲信血战杀出重围,康保裔一万骑兵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生擒。

“我不能明知是圈套,还硬要往里钻。”

“那么一万弟兄的生命你都不管了!”

“你回去告诉范廷召,让他设法突围。”

“元帅,一万弟兄已死伤过千,血战两日元气大失,况且说不定辽军又已增兵,突围岂非送死?你身为统帅,不能见死不救呀!”

傅潜看出众将俱有不平之色,只好再玩个花招:“这样吧,本师给你令箭一支,你去高阳关召副元帅、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带兵往援。”

夜幕降临,战事间歇,范廷召遥望中山,顿足长叹:“傅元帅大军若能按约定中午赶到,萧太后和她这三万胡兵早就成网中之鱼。何故迟迟不至,错过这大好战机!”

桑赞想得更深一层:“我看傅潜根本就不打算出兵,他是有意看我们的笑话。”

这话使范廷召猛醒:“傅元帅若真这样想,我们这一万弟兄岂不都有性命之忧?”

“不能坐以待毙。”桑赞已有主意,“我突围出去,回中山逼傅潜出兵。”

范廷召想想也别无他法,就给桑赞挑了一百精骑,保他连夜突破辽军围城防线,马不停蹄赶到了中山。

朔风呜咽,飞沙扑面,成群的受惊麻雀“扑楞楞”从城楼顶飞到树梢,又嘁嘁喳喳乱叫着飞上灰暗的云天。傅潜不顾如刀的北风,坚持逐一查看城防准备。而今,城墙加高三尺,护城河加宽加深又加大了水量,城头上,备好了成捆的箭矢,成堆的火药瓶,每个垛口都架上了火炮。再加上八万余众的雄厚兵力,充足的粮草,中山州可说是固若金汤,傅潜感到放心和满意。

跟在傅潜身后的一干部将,都知其意在固守中山,虽有看法但不敢明言。只有桑赞不避虎威提出了疑问:“大帅,遂城一带杨延昭等以劣势兵力,正与北虏苦战,我八万大军龟缩中山,这样消极防守,怎能驱逐辽兵?”

“你懂得什么!”傅潜大为不悦,“敌军势盛,只能避其锋,以逸待劳,静候时机……”

中军匆匆来报:“元帅,杨延昭送来急信,辽军败于秦州,正向中山窜犯。他请求元帅率大军至宁边军设伏,再请高阳关总兵康保裔发兵配合,他与杨嗣、魏能、石普引兵从背后夹击,定可大败辽贼。”

桑赞听了忍不住叫好:“太棒了!趁辽军新败,一战可胜矣。”

范廷召、桑赞同声应答:“得令。”

但是桑赞又说:“元帅,末将与范将军领区区一万人马,若为先锋足矣,但恐难与二十万敌军较量,不知元帅大军何时出动?”

傅潜心说,你也知寡不敌众呀!你也知道害怕呀!这次就让你尝尝厉害。但他表面上却是满口答应:“本帅随后自会引大军为继,二位将军尽管放心。”

当时,二十万辽军已像五指一样分散开活动,萧太后自领三万人马驻扎在宁边军。范廷召、桑赞按傅潜部署,引兵突袭宁边军。辽兵没想到宋军敢于主动进攻,疏于防范。加之宋军早就憋足了劲,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阵猛攻,首先杀上南城。萧太后一时也摸不清宋军来了多少,下令退出了宁边军。

范廷召杀伤辽军两千,一举攻克宁边军,尚未从初战获胜的喜悦中平静下来,萧太后就指挥辽军发起了反攻。三万辽军有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督阵,攻势甚猛。桑赞鼓励将士们,只要守住半天,傅潜大军就会赶到。那时内外夹击,定能将三万辽军全歼,说不定能生擒萧太后和辽圣宗。然而一天过去,连续打退辽军七次进攻,宋军已伤亡逾千,仍不见傅潜大军踪影。

“你大概是忘记了那二十军棍的滋味。”傅潜恨恼得咬牙,“来呀……”

中军又匆匆走来:“元帅,兵部侍郎李大人有急信呈递。”

傅潜顾不得处罚范廷召了,李侍郎是他至交密友,这急信定有关乎他的大事:“快呈上来。”

中军交上密书,傅潜立刻拆开,急速从头阅下:傅兄台鉴:杨延昭派人进京面奏,谓兄拥重兵怯战不出,万岁甚为不悦。望兄火速做做样子,以塞他人之口……傅潜收起信来,不觉沉吟。

两个护卫适才已听唤上前扭住了范廷召,中军见傅潜迟迟不做发落,便试探着询问:“元帅,范将军如何处置?是否再责以军棍惩戒?”

傅潜将手一挥,范廷召便被护卫推走了。北营统领易主,自然也都遵令撤进中山城。

三天过去了,辽军却一直未犯中山。萧太后临时又修改了作战方略,她道是水无常势兵无常形。宋军八万精锐据守中山,而且设防严密,何必消耗过大兵力去硬啃这块难啃的骨头呢。她指挥辽军先攻陷宁边军,饱掠之后又挥师下祁州。甩开中山置于不顾,前锋在中山与高阳关之间长驱南下直达石门,又分兵经赵州东出河间。总之,辽军在河北大地横冲直撞,东杀西掠,遇不到有效抵抗,如入无人之境。

辽军杀掠的战报,一天数起传至中山,将士们无不心急如焚。眼看着八万大军锁在中山城中,而辽兵为所欲为地杀人掠地。连日来,许多将校都曾先后请战,均遭傅潜断然拒绝。这日早饭后,将领们不约而同来看养伤的范廷召,大家的话题自然就集中在战事上面。

桑赞是积极主战者:“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我们眼见辽兵杀我同胞,烧我家园,却自缚手脚不能出去杀敌,实在无颜活于人世!”

范廷召忿忿然:“元帅如此贪生怕死,岂不贻误国家大计!我等既食君禄决不能坐视北胡横行,应再去向元帅陈以大义晓以利害。”

这话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况且元帅说话就是军令,众将大都不作声,有几个还讨好地附和。很快,驻扎在城外的兵马陆续撤进城内,然而北门外的营盘依然按兵不动。傅潜不觉大怒,传来中军发问:“北营何人统领?”

“是范廷召将军。”

傅潜愈加动气,因为范廷召原系曹彬部下,归于己后,一向以多次同辽军激战而颇高傲,并背后攻击自己懦弱怯战,傅潜对他早有芥蒂,如今便欲借题发挥:“传范廷召来见。”

“不必传了,末将来也。”范廷召应声走上城楼。

傅潜板着面孔:“你可接到收兵入城命令?”

“元帅,还要奔波至彼,只恐迁延时间范廷召不保,何必舍近求远呢?”

“本帅坐镇中山不能轻动,万一萧太后经此南下呢?”傅潜把话说绝,“既然时间紧迫,你就快去高阳关吧。”

桑赞一看再多说也无用,就手执令箭飞骑快马来到高阳关。

康保裔见到令箭,获悉范廷召危在旦夕,桑赞又再三敦促,便尽快点齐一万马军,将高阳关交副将守卫,带兵与桑赞驰赴宁边军。辽兵闻讯,在河间拦住去路,康保裔连突几次都难通过,天色已晚,兵士未餐,只得权且在河间郊外裴村驻扎。

宋军增援的军情报到萧太后帐中,萧太后分析了双方兵力,在河间拦阻宋军的辽兵是两万人,围困宁边军的是三万人,两处宋军都是一万,两处都不足以吃掉宋军。而宁边军宋军有城池据守。相比之下,河间宋军无险可守。萧太后立即决定从宁边军移师两万,亲身率领去河间,要先吃掉康保裔一万人马,回头再消灭范廷召。

帅堂之上,桑赞难按怒火,厉声质问:“元帅,何故言而失信?致使战机坐失,兵士死伤!”

“军情不明,怎能贸然出兵。”傅潜当然不会认错,“我要对这七万将士的生命负责。”

“如今情况已明,请元帅即刻点兵出征吧!”桑赞又说,“元帅,将士浴血苦战,死守宁边军,大军早去一时,万名弟兄有救,而且还可以聚歼萧太后精锐,生擒契丹皇帝。”

傅潜嘿嘿笑了几声:“过梁当灯草,被你说得轻巧!那萧太后岂是无能之辈,分明是抛饵诱我上钩。我若带兵前往,她那二十万大军必然会包围上来,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元帅,照你这样说是不想出兵了?”

“你懂什么!”傅潜狠狠瞪他一眼,“说什么辽军败于秦州!杨延昭一万人马怎么能战胜二十万辽军?想不到他竟如此厚颜无耻谎报战功。”

“元帅,我军驰赴宁边军设伏,不失为上策。”桑赞不甘心错过这一战机。

“胡说!”傅潜动怒了,“辽军是乘胜南下并非败窜,我军至宁边军与其野战,众寡不敌,岂有不败之理?断断不可!”

中军请示:“但不知如何回复杨延昭?”

“要他们坚守遂城、梁门、保州,不可轻动出战。”傅潜将手凌空一挥,以示命令不可变更。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