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科幻灵异>互身> 地底迷程 第四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地底迷程 第四十一章(1 / 2)

推荐阅读:

我尴尬的说。

“放屁,就你自己在嚷嚷,我们谁都没出声。”康小强脸色煞白,看起来非常生气,“开玩笑也不看个场合。”

“我没开玩笑。打开封闭的盖板,空气应该往里吸,怎会往外吹,你们自己想想,这正常吗?而且,我的确听见有人在笑。”

“让开,我看看。”老谢扒开我,举着火把又朝石椁内观察,“来,将盖子再推开一点。”他说。

三人合力,又将那盖子推开一些,然后都举着手电往里看,只见那石椁内空空荡荡,果然没有底板,而是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是的,连骸骨都没有。”

“行了,继续吧,别耽误时间。”沈新忽然对我们说。

“来,加把力,”老谢对我和小强说,“帮忙推一下。”

他说,考古队上次来的时候,椁盖跟石椁之间连个缝都没有,是以胶泥密封的。这盖子上次开启过,所以容易开。

他让我和康小强站在一边,他站在另一边,两人推,一人拽。那石椁的盖子又大又沉,非得几个人才能搬动。好在咱们仨还算健壮,一起用力,那二十公分厚的石头盖板瞬间开了一尺多宽的口子。

“对,”老谢拍了拍椁盖,“还在下面。”

“那些人为什么要在活着时下葬?”

“生葬的解释有多种,并不是没有先例。除了选择在将亡之际,把自己给活埋了,信奉这种方式的人,也有的因为没赶得及,是在死后再下葬,仪式程序大体相同。不同的是,仪式结束后,需要有人帮忙,送死者最后一程。”

“最后一程,是干嘛?”

“目前,这个阶段的操作程序,还是个秘密。毕竟,大部分享受这种待遇的死者,最后一步都是独自在密闭环境下完成的,因此罕为人知。”

“不会是被盗了吧?”康小强问。

“那倒不是。考古队来的时候,这里没有发现被盗迹象。而且,实际上这地方也没什么东西好偷。”

说着,老谢往台上走来。他边走边介绍这船棺的来历,说这其实并非停放遗体之用。据书中记载,它只是运送和存放“遗体”的容器,设计十分独特。

“怎么个独特?”我追着问。

“盖子厚,底板薄。装殓之后,盖子会被封死。但棺底却是薄木板。在完成仪式之后,躺在棺中的“遗体”将凿破底板,进入下一层墓室。”

下了几级阶梯,老谢稍作停留,回头看了看那入口,然后才又往下走。我猜他在找什么暗门之类的设施。没多久,果然到了一堵石门前,他蹲下身,认真检视起来,然后伸手在两侧岩壁上慢慢摸索。

对我来说,深入墓穴这种事毕竟是头一次,心里自是免不了有些好奇,有些期待,同时又感到有些紧张。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乱箭齐发,或大石滚子一路碾压过来的情况。尤其是刚才疑似听见过奇怪的笑声,我就更加小心防范。但我很快就失望了,什么都还没见着,就听老谢说,经过他刚才仔细检查,证实这里面的机关已被破坏,可以安全通行。

没有惊险,没有刺激,三十分钟后,终于到了墓主人真正的栖息之处。

*

墓室大体呈方形,内壁全是有气孔的玄武岩,面积约有五十平米,空高将近两米。里面空空荡荡,一览无遗,并没有预想中的排场。火光下,可见四壁上隐约有些描画,随着岁月流逝而色彩斑驳,内容已无可辨。作为喜欢壁画和岩刻的人来说,这多少有些令我失望。如此难以进入的墓穴,当然也并非毫无令人惊叹之处。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地下穴窟里,竟非常突兀的开着一口井。那口井占据着地面中心位置,显得非常扎眼。如果不是老谢提醒,发现岩壁上隐藏着一道设置精巧的石门,我几乎要认为,墓主人的最后归宿是在那口井里。

围着“渡”转了一圈,除了造型古怪,我没看出有什么名堂。

“既然叫‘渡’,为啥不用木头做呢。”我自言自语道。

刚说完,好像听见有谁应答了一句,便转头问小强:“你说什么?”

“我什么也没说。”他看了我一眼,表情莫名其妙。

“你没说?”我看了看老谢和沈新,那两人正在低声交流,这会儿肯定没空搭理我,“那刚才是谁在小声说话?”我又问小强。

我感觉纳闷,不知那几声冷笑是从哪里传来的。

这时,老谢取出一个小仪器,检查里面的空气。他看了看读数,然后对我们说没问题。“里面的空气可以呼吸。”

检查完毕,下一步就要钻进石椁内的暗道。这种事,自然还是老谢带头。只见他一手举着火把,先探下去照了照,见那火苗燃烧得十分稳定,然后便一佝身子,当先跳了进去。跟着是沈新,然后康小强。我走最后。

我再也没提刚才那声音的事,糗死了。

石椁内,果然是一条地下通道。通道虽不宽,但高度够,稍微弯着腰,就能通行。里面也不潮湿,只是从里面吹出的风,有一股微腥的味道。

老谢将火把伸过去,想照着看看石椁内的情况,却只听得“呼”一声,就像里面有个肺活量极大的人,朝着火苗猛吹了一口气。那火苗被风刮得直晃,差点熄灭。恰在此时,我再次听见面前不远处,传来一声嘿嘿的冷笑。这声音离我如此之近,分明不是从他们三人口中发出。恍惚中,我猛地一惊,身子不由自主朝后退了一步,嘴里情不自禁大叫一声:“什么人!”

我忽然间举止失措,将他们都吓了一跳,三个人不约而同往后闪开。小强还差点从台子上跌下去,状态十分狼狈。人家说,人吓人吓死人,果然不假。

重新站定之后,大家举着手电,照着开了一角的椁盖,似乎在等着有人从里面坐起来。但过了好一阵,石椁里什么动静也没有。

“咳咳,”老谢干咳两声,“我说你乱叫什么,哪有人?”

“刚才我明明听见有人冷笑。”

“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怎么还有这么些怪癖的人。”我啧啧称奇,“那么,既然这里面的确还是埋了人,即便当时没死,早晚也会死掉。上次来的考古队,后来发现尸体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跟辛追一样?”

“还不错,你已经猜到了。”老谢对我笑了笑。

“我又不笨。”

“奇怪的是,当年在这里面,没找到尸体。”

“没找到?”

“凿破......我操,‘遗体’还会干活?”康小强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我没说过吗?这船棺不是装殓尸体的。所以,躺在里面的也非死人。”

“老谢呀老谢,不是死人,谁他妈躺棺材里。”我也不信。

“这是他们的一个仪式。现在知道了吧,为什么这石椁,还有里面的木棺要做这么大,这么高。方便在里面活动呢。”老谢看了看我俩,接着解释,“等下你们自己看,这石椁根本没有底板。当年考古队进来,不仅在石椁下面发现了通道。还找到一把破旧的铜镐。怎么说呢,跟资料上的记载完全吻合。”

“你是说,这里还不是最终目的地?”我问。

那口井显得很古老,井台由条石围了一圈,形成石栏。石栏不高,内圈最高处约有二十公分,外圈略低,形成一种倾斜角度,井口因此显得很开阔。水井的口径并不大,不超过一米五,但深度非常可观。我扶了扶头灯,举着手电,探身朝井里观察。井壁修砌得非常规整,上面一段是交错的条石,可以落脚,几十米之后,井壁就全是光滑的岩石了。令人惊奇的是,这口井里的水异常清澈,并因此可以看见黑色的井壁一直向下延伸,深不见底。

沈新又在拍照,老谢举着火把,替她照亮。我和小强不敢擅自乱动,便坐在井边休息,等着他俩先完成拍摄工作。

老谢说过,这次来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拍照。

“就你一个人嘀嘀咕咕,哪有人说话。”

“真没有?”

“没有。”

“老谢,你说,这石椁里有没有棺材?”我又朝老谢喊。

“原本有。”老谢抬头答道,“不过,上次考古队进来就发现,里面的棺材也是空的,底板上被凿了个大窟窿。”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