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穿回古代搞刑侦> 穿回古代搞刑侦 第57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回古代搞刑侦 第570节(1 / 1)

推荐阅读:

庭渊都没想明白他要拜什么。

伯景郁道:“感谢先生今日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

庭渊:“……”

哥舒原本是有意和庭渊提出让他帮助伯景郁遍巡六州,做他的幕后军师,如今听了庭渊今日一番话,他反倒有些犹豫了。

庭渊的提议与伯景郁的利益是有冲突的,这种冲突他不能视而不见。

他的祖上是跟在女君身边的,他们传承的思想是男女平等。

统一提高百姓知识水平,思想背后就是人人平等,人人都平等了,权贵都不要了,还要帝王做什么?

庭渊提到的这一切,与女君推行的制度吻合度非常高,且更加大胆。

女君提倡男女平等,创办青天学院的初衷也是教育平等,却没有进一步实施。

而庭渊在女君的制度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

庭渊说道:“如此,也不必太在意这些东西。”

小二给他们送来做好的饭菜。

庭渊早就饿了。哥舒琎尧帮助庭渊创建书院的时候倒是没想这么多,他的想法是从这里培养出一批出色的学生,送进青天书院,将来或许能够改变朝堂的格局。

但他没有想到那么深层次,通过提高百姓整体的知识水平,缩减他们与贵族之间的差距,最终让平民取代贵族。

所有人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财富知识等资源被垄断的状况。

内心难以平静,像一阵风吹过旷野后草地上的露珠滑落。

叮咚……惊风有些惊讶:“陈余部早不是三十年前西州起义被镇压后就已经降了吗,难不成他们又起了反心?”

许院判道:“陈余部分成了两支,一支参与了当年的叛军起义,还有一支没有参与,叛军被镇压后八部中除了陈余部都遭受重创,这些叛军一直躲在原始森林中,以瘴气和蛇虫做掩护,拿他们毫无办法。”

“如今西州南部除了民化的部落外,仍有不少部落存在,这些部落还是以打猎为生,倒也不必如此惊慌。”

即便这图腾出自陈余部,也不能说明便是与叛军有关。

他们与杨家签的是工契,是自由身,想走随时都可以走,又不是卖身给了杨家,杨兰玉不同意他们离开就不能离开了?

陈县令忙道:“这确实是昨日严刑拷打问出来的,下官觉得他们没有必要说谎。”

伯景郁进入牢房,杨成忠坐在床上,低着头,一点反应都没有。

叮咚……

对于这样一个热烈的情感纯粹的人,待人真诚掏心掏肺,这一刻庭渊知道自己对伯景郁心动了。

伯景郁也不意外:“你对贺兰筠了解多少?”

“我所知道的,我都告诉你们了,贺兰筠也只是与我见了一面,隔天他就被人给杀了,我想去霖开县找贺兰通判还没来得及。”

“贺兰筠与你见面时,可说过什么让你记忆深刻的话?”

林玉郎道:“他只是说他相信闻人政不会杀人,相信闻人政是清白的,一定会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结果隔天他就死了,得知他的死讯,我连夜出逃。”

见林玉郎也说不出其他有关的信息了,伯景郁也就没再继续追问,转去了杨成忠的牢房。

这几日先是熬夜通宵查案,又出去陪着伯景郁探访村庄,今日又遇上了杨庄的惨案,现在他处于一个用脑过度的状况,不抓紧时间好好休息,后边指不定遇到什么事情。

庭渊要保存体力。

隔日天亮,伯景郁与惊风去了县衙。他昨夜想了一夜,还是放不下图腾的事情,决定去县衙问一问杨成忠,顺带看一眼林玉郎。

林玉郎与苏月娘关在相邻的两间牢房,县令领着伯景郁进了牢房。

苏月娘的案子刚升堂审判,大家都不支持在农神祭期间杀人,于是挪到农神祭结束后再行刑。

他想要更多的平民鱼跃龙门,与权贵形成制衡,而不是要完全消灭权贵。

男女可以平等,但绝不可以威胁到帝王的地位。

平民也可以学习知识,但绝不可以每个人都能够跨越阶级。

哥舒道:“方法可行,但不可执行。”

伯景郁与庭渊说:“明日我们再休息一日,飓风和赤风明日也该到了,后日我们启程入霖开县。”

伯景郁问:“舅父,你觉得庭公子对于科举公平一事提出的解决办法可行吗?”

哥舒反问他:“你觉得呢?”

伯景郁笑着说:“我觉得是可行的,你先前不是说过,庭公子说:跨越阶级最好的办法是消除阶级,他没有说消灭阶级,而是说消除,缩减平民与权贵之间的差距,确实能够消除阶级。”

这一点哥舒不反对,确实能够做到,也是他从前没有想过的。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消除阶级,而是想要消除权贵。

“我推测于娘子抄近路是因为天要下雨,想快些回家收家里的被褥,她遭人残害后,我们去了她的家里,院子里晒着好多床被子,应该是看天气不错,将屋里所有的被褥都搬出来晒了,若是赶不上下雨之前回家,晚上就没有被子盖了。”在庭渊炽热的眼神中,谁都不可能忍住的。

第一次意外,第二次是主动。

庭渊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速了。

怦——

怦——

因此他要好好考虑一番,不能贸然向庭渊提出这种请求。

伯景郁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这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若是他们真的采纳了庭院提出的想法,每个县都承办书院,教育国有化,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权贵,但也同样会遏制他们,这就意味着自断双臂。

午饭是在书院吃的,午饭过后,庭渊要回府中用药,他着凉没完全好,药一顿都不能落下,哥舒也就没有挽留。

送庭渊上马车后,伯景郁和哥舒琎尧沿着来时的路,慢慢地往回走。

从前哥舒与庭渊聊过很多,但他从未与庭渊聊得这么深,如今才发现,或许他与庭渊之间也有理念不合的地方。

哥舒没有挑明,而是想等回了府上再与伯景郁细说。

伯景郁此时再看庭渊,只觉得他整个人都浑身冒金光,他确实如他舅父说的那般,眼界思想都很有远见。

伯景郁突然弯腰行礼,“先生,请受我一拜。”

庭渊:“???”

伯景郁这下是对庭渊的看法完全地改观了。

舅父说得对,庭渊虽才识不高,但他的眼界和思想确实很高。

当然,庭渊也有许多话没有说出口。

当社会整体的知识水平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力提高,缩减了与贵族之间的差距,那么帝王作为贵族中的贵族,伯家的帝位,很可能会保不住。

伯景郁想不到这一层,但哥舒琎尧想到了。

八大部落人口加起来超过一千五百万,当年参与起义的各部叛军总数不过十几万,剩下一半人口都选择了民化,还有一部分人口来了西府定居。

许院判道:“当年战乱四起,不少部落居民逃亡西府,叛军被镇压后,也有许多部落居民走出部落主动民化,倒也不能一棍子都将他们打死,如今朝中也有不少官员祖上出身西州八大部落。若对方没做反叛的事情,不必惊慌。”

伯景郁也比较赞同许院判的想法,西府本身就有非常多祖籍是西州的人迁居过来,还有不少做生意或务农的普通百姓。

杨成忠说自己当年是因为战乱跑来西府,倒也说得通,因战乱从西州来西府的人数少说得有几百万人。

伯景郁:“往来的书信我都看了,全是家中弟弟写给他的,书信内容十分正常,都是讲述一些家乡的情况,让他回家探亲,或是一些表达思念的书信,从书信内容上看不出来他有反叛之心。”

心只有一颗,一旦给出去了,就再也要不回来了。

若真的把心给了他,自己没多少日子,于他来说太不公平。

自己或许还能够回到原来的世界,把心留在了这里,回去以后,真的还能和从前一样吗?

他呢?他又该如何?用自己余生去思念一个死去的人吗?

杨成忠、沈玉黎、杨兰招三人分别关在了不同的牢房,昨夜被带回县衙后,都遭受了酷刑。

县令道:“昨夜经过严刑拷打,他们都已经交代清楚了。”

伯景郁问:“怎么说?”

县令:“沈玉黎为了杨兰玉留在了庄子上,与杨兰玉相认是她的执念,杨兰玉不愿意认她,对杨兰玉失望透顶,在杨兰玉屡次拒绝承认她才是生母,还要带着林漫漫去祭拜他的父亲和母亲,沈玉黎便对杨兰玉起了杀心,杨成忠与沈玉黎早就有了私情,被小公子发现了,小公子不接受沈玉黎和杨成忠有私情,也不能接受沈玉黎是自己的母亲,想把杨成忠赶出庄子,又不接受沈玉黎和杨成忠一起离开,正巧杨兰招找上了他们,只要他们配合自己杀了杨兰玉,会给他们一大笔钱,往后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于是三人一合计,就把杨兰玉给杀了。”

伯景郁有些无语:“你自己不觉得这理由很扯吗?”

林玉郎见伯景郁来了,只是看了一眼,便低下了头。

伯景郁让县令去外面等着。

林玉郎这才抬头,“有什么是他不能知道的?”

伯景郁问他:“你在中州可知道哪个官员与青山有关?”

林玉郎摇头:“从未听过。”

他们已经在这金阳县耽搁了好几天,该启程前往霖开县调查闻人政的事情了。

庭渊应下:“好。”

对于去留,庭渊没什么所谓,他选择跟着伯景郁,这一路必然都是在路上,这是一条漂泊不定的长路,而他也不知道自己会死在哪个地方。对于生死,庭渊早已看淡,早晚都是一死。

“明日我去县衙就不叫你了,休息好了你也可以在城里逛逛,侍卫留给你保护你的安全。”

庭渊嗯了一声,比起去外面闲逛,庭渊更愿意留在客栈里面休息。

正是因为这些权贵的存在,对他们推行新政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他动的是杀心。

把这一批权贵拔除,新政就能够顺利推行。

从女君时代开始,到如今荣灏称帝,一百多年时间里,每一次推行新政,都是要拔掉阻碍他们的权贵。

庭渊倒是给他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但是这条路太危险了,一个不小心,他们就会失去现有的地位,失去对权力的掌控。

怦——

伯景郁捂住庭渊的眼睛,若说方才那个眼神是炽热,那么庭渊发懵时眼睛里流露出的慌乱与纯粹的朦胧也让人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会忍不住。”

庭渊:“……”

伯景郁主动拉开了和庭渊之间的距离,怕自己真的认不出再扑过去亲庭渊。

庭渊也坐到另一边看着窗外。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