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玄幻奇幻>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0部,大结局_第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0部,大结局_第三(1 / 2)

推荐阅读:

曹操似乎早看穿儿子心思,不紧不慢对钟繇道:“留守之任事关重大,恐相国忒过操劳。替孤传诏,调东曹属徐宣接任魏郡太守,原太守徐奕改任尚书令,协助留守,兼涉选官之事。”说罢扭头瞥曹丕一眼,“这颗定心丸如何?”

“父王英明。”曹丕脸上一阵羞红,心里却果真踏实了。

众臣俯首

被丁仪整倒的徐奕迁任尚书令,复典选官之事;而且此番南征单由曹丕相随,并携带家眷、属官同往。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举措意味着什么,曹丕的地位已一天比一天稳固。

正在调兵遣将之际,又有喜讯,曹丕的侍妾李氏产下一子,曹操又得一个孙儿自然欢喜,为孺子取名为曹协,竟与当今天子同名;他还难得开通一次,命曹丕举办家宴接受百官祝贺,宴会的地点选在了魏宫建章台。

曹操左手一张一握,轻轻活动着:“你等以为孤每日深居宫中就是与方士厮混?现今大敌乃是刘备,巩固汉中最为要紧,但我若西进,孙权必作乱于后。前番合肥之役其势稍挫,当趁此良机再度征之,使此儿不敢北窥,后顾无忧才可再征蜀中。再者我魏国王业方立,耀兵江表也可助长声势,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钟繇不无忧虑:“大王所言极是,不过今岁时气不正冷暖失衡,恐生疠气。”

“多备医药,料无大碍。”曹操何尝没想过可能会有瘟疫?但局势已不容他考虑太多。他设想了一个战略,先威慑住孙权,既而入蜀灭刘备,那时便可借长江之势水陆并进平定江东。以现今曹魏的实力办到并不难,但谁知又会有什么变数?况且路要一步步走,他年逾六旬老病之身还能熬到那天吗?再者还要牵扯精力谋夺九五,怎能不急?莫说瘟疫,他自己还不是被中风困扰,为了社稷只能咬牙坚持。

曹丕不能不有所表态:“父亲若执意南征我等不敢阻谏,但千万保重身体。”

曹操笑了:“你随为父同去,时时照顾不就行了?”

甘始笑呵呵答:“养生之道一动一静,静者固然好,动者疏通血络更利身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大王勿急,改日老朽为您演示导引之术。”

“嗯,明日一早便来。”曹操这才放他们走,又对孔桂、秦朗道,“现有机要之事,你们也出去。”

“诺。”二人领命,又朝曹丕施了一礼。孔桂想趁机攀谈两句,却见曹丕侧脸眺望窗外,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只得无奈而去。

钟繇将臧霸密奏奉上,趁机进言:“这些左道之人言语可信吗?大王可别练坏了身子。”

“寡人原也不信,但连着听下来却也有些门道。就说这采气吧,昔日张仲景也曾有类似之论;导引之术又类乎于华佗的五禽戏。”说到这儿曹操叹口气,“昔日两位名医在孤身边,却弃如敝帚,如今真后悔啊!”这才打开密奏。

曹丕一笑而置之,与钟繇登台,又转入阁楼,却不闻丝毫动静;来到曹操避暑之处,隔着纱帘一望,不禁莞尔——老爷子和三个方士都双目紧闭盘膝而坐,不知练什么功呢。

严峻守在门口,一见他们赶紧挑帘,朝里高喊:“五官将与相国请见。”曹丕更觉好笑——这小子八成也不信那一套,故意要搅他们修炼。

曹操睁开眼,长叹一声:“方窥门径又被搅扰,寡人百务缠身,注定难以修行啊。”

曹丕施礼入内,这才看清,原来父亲身边还有两人伺候。一个是孔桂,另一人相貌俊美,还不到二十岁,乃是杜氏夫人与前夫秦宜禄所生之子秦朗,小名叫阿苏。这小子身份甚为尴尬,不过他尽得母亲美貌,又很会巴结继父,所以曹操不把他当外人。见曹丕进来,秦朗赶紧过来请安:“小弟给将军问安,昨天我娘还说让我去看看您呢。我说将军如今打理政府,忙得昏天黑地,我去拜望不是捣乱么?将军素来孝顺,咱把大王侍奉好,让老人家高高兴兴,便是天下人之福,也替将军分忧了。”

曹操一笑:“好一张巧嘴,连他带我都捧了。”

看的比打的更积极,段昭早择出两根三尺许长短一样的甘蔗,交到二人手中。曹丕平素谨慎,他敢挑战邓展其实早有准备,最近他从民间征召了一位名叫史阿的剑客,不仅让其保护府邸,还向其习学了不少剑术,心里有点儿底。不过邓展乃是绝顶高手,凭这临阵磨枪的两下子绝不成,不出奇无以致胜。

在座众臣憋着看这场热闹,皆停杯落箸瞩目观看。邓展跟王子比剑怎敢先动手?手擎甘蔗岿然不动,静候曹丕出招。哪知曹丕却不忙动手,大大咧咧往对面一站,竖起甘蔗边摩挲边观看,宛如手中握的真是一柄剑,许久未作理会。邓展等了好一阵,实在有些不耐烦了:“将……”刚说一个字,但见曹丕倏然进身,甘蔗直朝他腹部刺来。

邓展眼见这一击来势迅疾、招式狠辣,心中暗忖——还真不错。攻人不备料敌机先,若等闲之辈倒也难防。这招所刺位置也颇巧妙,刺上身仰面可避,刺下身退步可避,刺左右闪身能躲,唯小腹难防。躲上身,剑转下路可中双腿;若退步,上身闪躲不及,剑转上刺可中头胸。五官将不经实战何以通晓此理?必有行家传授。

这起手招是不错,但邓展岂是泛泛之辈,毫不迟疑将甘蔗一竖,欲格挡于外,就势化去曹丕招式,进而刺其前胸。曹丕有自知之明,就自己这等膂力,若邓展真使上劲,一碰“剑”就撒手了,不敢与之接剑,连忙收回,继而迅速左跨一步,转刺邓展侧腰。

邓展不禁暗赞——高明!我封挡之势已老,他二次出剑,若刺我上身,我剑往上去后发先至,先中其胸;若刺下身我也可变招抵挡;他却换个角度在我身侧下家伙,这样我转身不及就没法破了,看来教他的人还是个高手呢!

如今的邓展已不是一介护卫,早官拜奋威将军,统领千军,听说最近他为了增加涵养又开始研读《汉书》,不过其剑术高超依旧驰名魏营,空手夺白刃的功夫更是世所罕见。曹丕对他素有仰慕之意,但今天却一反常态,笑道:“将军膂力不错,只怕久不亲突敌阵,剑术有所退步。”

“嗯?”邓展收敛笑容,“将军忒小觑邓某。莫看我年逾不惑,昔日功夫尚在,如若不信可叫众将与我比试,看他们哪个能胜我。”

曹丕道:“不劳众将,我便胜得了您。”

莫看曹丕顶个五官中郎将,也有些排兵布阵的本事,白刃格斗却不行,那可是勤修苦练加之多年厮杀练就的,翩翩王子怎么成?邓展以为他说笑话,哪知曹丕说完竟把氅衣脱了,又挽起衣襟塞在腰间,紧了紧玉带。

“来真的?末将岂能……”邓展蒙住了。

(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他声音不大,众人都停酒聆听,初时只觉太悲了,描述一只孤雁仓皇无助饱受疾苦,有些不合喜宴的气氛。但后来风格一转,言“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紧接着颂曹丕之礼贤好客,渲染宾朋欢悦之状,实是欲扬先抑。应玚的寓意更是值得玩味——我们这些人就好比行于仕途风雨中的孤雁,饱尝艰辛前途莫测,唯有依附在五官将您的羽翼下才能安乐无忧。

曹丕深受触动,亲自满了一盏酒端至应玚面前:“德琏过誉了,我由衷感念你这番厚意。”一切尽在酒里,应玚自然要喝,但他心情激荡加之身体不佳,这口酒竟呛了,不住咳嗽;曹丕帮他揉背,亲手扶他就座。

郑袤、任嘏等瞧在眼里喜在心中,曹丕对应玚的态度说明一切,似他们这帮曹植的属官看来无需对日后前程过于担忧。杨修与孔桂却不一样,他们涉入储位之争远比郑袤等人要深,曹丕开恩似乎也不会包括他们。两人今日恰同在一席,正思量如何应对,曹丕已端着酒走到他们近前。杨修暗暗拿定主意,欲避席开言,孔桂却抢先站起来:“五官将,小的给您贺喜!似小的这等鄙陋之人,无才无德全靠大王和您的栽培,以往不当之处请您海涵。”

曹丕一脸微笑:“孔大人不必多礼,你我同僚谈不到什么海涵不海涵,这几年劳您费心服侍父王,我还得谢谢您才是。”这话倒是挺客气,却一派官腔。

得之会,我等受将军礼遇心甚感激,在下愿作诗一首以酬谢将军。”

“德琏要作诗?甚好甚好,我等洗耳恭听。”曹丕很高兴——众文士中刘祯、王粲作诗甚多,应玚虽与他们齐名却以长篇大赋见长,很少作诗,曹丕都没听过几首,这机会太难得。

应玚缓步走至中庭,朝左右作个罗圈揖,他近来身体也不太好,比之先前清瘦不少,但这种应酬不能不来,多少同僚在他后面,他得以临淄侯庶子的身份代表大家向曹丕表示忠诚。他本不似刘祯、王粲那般快意风趣,构思很慢却十分缜密,抿着酒思量良久,才缓缓沉吟道: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再议南征

事情发展恰如杨修所料,在曹操召集群臣训示之后,朝局出现新动向。曹操对外宣称身体有恙退居内宫,除军务和重大事务外,其他日常政务交与诸尚书与相国钟繇、五官中郎将曹丕协同办理——父亲主军政,儿子理民政,曹魏统治的新格局水到渠成般产生了。

曹操这次再不是心血来潮,选择曹丕绝非贾诩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所能决定,实是反复推敲的结果。首先,曹操已六十有二,身体又不好,选择一个相对有政治经验的儿子培养要少下许多心血,曹丕以稍长的年龄和担任五官中郎将的经验胜出了;其次,曹丕身为长子,符合传统的宗法原则,选择他会少许多争执,也为子孙后代长治久安开好头;更重要的是,曹魏若想长久稳固必要走儒家正统之路,目前而言就是联合世家大族为主导的统治,那么“赘阉遗丑”的曹家也必须提升地位,成为最强的世家大族,因此曹家、夏侯家必须紧紧抱成一团,牢牢控制住军政大权,祖宗子弟中曹真、曹休、夏侯尚、夏侯懋等那些日后将委以重任的人,曹丕明显比曹植更有资历凝聚他们。家族之路与为政之道密不可分,这才是曹丕胜出的根本原因。贾诩的那番话虽掷地有声,但充其量也只是倾斜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八月初举行朝会,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群臣未见到魏王的踪影,只知他居于铜雀台,养病兼避暑,大家交代政务的对象换成了五官将和钟繇,而钟繇名为相国,却常以辅助者自居,曹丕声势日渐上升;临淄侯则只剩下闭门思过的分了。所幸局势太平,孙权惨败于合肥,瘟疫侵扰,声势受挫不小。蜀中虽未平定,有征西将军夏侯渊、益州刺史赵昂坐镇汉中,诸部转攻为守,新近又收拾了武都、下辩等地的几个氐羌部落,得粮谷十万余斛;侍中杜袭留守长安居中联络,军情传递倒也灵便,整整一月无事,直到九月初镇东将军臧霸的一封密奏引起了事端。

“琅琊王刘熙密谋投奔江东?”曹丕有些不敢相信——曹氏篡汉早有端倪,任何刘氏诸侯都欲避祸。但是哪个诸侯王投敌都可理解,唯独琅琊王刘熙实令人想不到。前任琅琊王刘容崩于黄巾兵祸,宗国名存实亡,皆因刘容之弟侍中刘邈于曹操有功,因而曹操在民间寻到刘容的庶子刘熙,使其继承封国。曹氏废刘姓宗国无数,只对琅琊国青睐有加。但血缘就是原罪,刘熙不自安,想要南渡长江投奔孙权,不料走漏风声被臧霸发觉,拘禁在府,致书魏王请示如何发落。

建章台在魏宫文昌殿与西苑之间,原本也是宴会所用,但自有了铜雀三台,建章台就不甚使用了,台侧的楼阁都改为藏书之用,颇似昔日的洛阳东观,规模却小很多。魏王设宴在铜雀台、曹丕设宴使用建章台,俨然已是大小两个主子。

这场宴会所为“弄璋之庆”,但来的官员却着实不少,除了五官将府的属官、部分家眷,朝廷和幕府的不少官员也到了——以前储位之争大家各为其主,不少人曾与曹丕党结怨,还不趁这机会赶紧改换门庭?恐怕这就是曹操的本意,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从此和睦相处捐弃过往之事,当真老谋深算。

君不进臣宅,父不赴子宴,曹操身为君王不能露面,一切宾客皆由曹丕自己招待,众兄弟自然少不了,除了尚在闭门思过的曹植几乎全到了。陈群、曹真、曹休、夏侯尚、任福、吕昭、朱铄等亲信之人也来了,独缺司马懿与吴质,司马懿因受曹操斥责如履薄冰,每日忙完公务归家闭门,不敢参与任何庆吊;吴质与曹丕的关系最好,但还在朝歌任职,没有征调不得随便入都,甚是遗憾。孔桂、杨修、郑袤、任嘏等曹植亲近之人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来,倒是丁仪执意不肯屈从。军中将领也到了不少,列卿之流的高官却一个没来,毕竟是老资格,有身份的人,岂能为一孺子庆生?曹丕也不敢惊动几位老人家。

宴会不算丰盛,一应菜品皆由五官将府自备,不过是用了建章台的地方,恪守礼法毫无僭越之处。与会众臣明知这是日后的主子,岂敢放肆。大家皆恭敬守礼,不敢有丝毫马虎。曹丕坐于正席之上,虽感荣耀却也嫌不热闹,干脆下位亲向众官员敬酒。

众官员避席还礼,更有甚者平素为曹丕所不喜,趁机说几句奉承话。人太多曹丕也便不与他们一一对饮,颔首而过转敬下一席。当曹丕敬到临淄侯庶子应玚时,应玚手捧酒盏站了起来:“今日难

“孩儿同去?”曹丕没料到他有此安排。

“不单你去,这次你母亲也跟着去,植儿、彰儿他们就不用了。你不妨把我那孙儿、孙女也带上,咱们一家三代同赴军戎,还可顺路回乡祭祖,你看如何?”

曹丕双眼放光——祖孙三代祭拜先祖,这不是在家乡父老和众将面前公然展示我的特殊地位吗?这等好事当然要去。

曹操想得更周全:“你若愿意还可把你府里属员也带上,让他们与众将多接触,日后参谋军务也方便一些。”其实曹操并非对曹丕的才能有更多肯定,可既已决定立他为储,就得巩固其地位,为他顺利接班扫清障碍。

曹丕越发欣喜,不过高兴之余也有顾虑——他和心腹属员都走,邺城怎么办?固然三弟失宠不能再负责留守,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些曹植派的大臣尚有余威;就拿丁仪来说,还在西曹掾的位子上,若趁自己不在选拔亲党,谁盯得住?虽然有钟繇,但相国政务繁多,难以处处周全,不免让他钻了空子。

钟繇见他深信不疑,又所论有理,也不好再劝了。

曹操略扫了两眼密奏,便抛到一边:“人乃世间最无情无义之物,罪证确凿没什么可说的。拟个表章上报朝廷,立即将刘熙连同其子嗣全部处死,琅琊除国为郡。”现在与以前废除八国时不可同日而语,在曹操看来反而动静越大越好,正好杀鸡儆猴,震慑其他封国。

时局不同了,钟繇也不似荀彧那般执著,不会在这种问题的处理上与曹操有分歧,转而道:“刘熙罪无可恕,但是否与孙权通谋还未可知,其中阴谋尚待查明……”

“哼!”曹操不屑地摆摆手,“没什么好查的,必是刘熙自己一厢情愿要过江的。孙氏久欲坐断江东,要一个汉室宗亲有何用?孙仲谋也算俊逸之杰,有识人之明、驭人之术,绝不会瞧上刘熙这等废物。”说罢他斜眼瞅曹丕,心下思量——我儿子若比之孙权逊色多少?固然怨他资质不高,更怨我没给他机会,若早决定下来,放手让他历练,何至于如今这么费心。想至此曹操狡黠一笑,“此事虽非孙权所谋,寡人却偏要扣在他头上。可将刘熙之事遍告百官及各部将领,说孙权招降诱叛再生衅端,寡人正好以此为借口调集人马再讨江东!”

“呃?”这太突然了,曹丕、钟繇都没料到。

曹丕、钟繇也笑了。孔桂也想来奉承两句,曹丕却没理他,转而向三位方士攀谈——郄俭四十多岁,身材瘦削面貌清癯,他通晓药理又擅辟谷之术,据说一两年都不吃饭;曹操原也不信,派人考察过,结果他真的一月未动五谷,这才召他入邺城。甘始是个满头白发的小老头,百姓传言他已百余岁,未知真假;但他皓首童颜,二目如炬,还会些吐纳导引之法,驻颜有术却是不假。左慈则高大魁伟,自诩为练气士,有采气之能,还擅长房中术,自称能采阴补阳。

钟繇对这些都是一概不信的,赶紧请奏:“臣有机要之事禀奏。”三个方士自然不能再逗留,起身告退。

“且站一步。”曹操叫住,“你等方才说吐纳养气当择其时,那是什么意思?”

左慈答道:“春之气浊,夏之气暑,秋之气雾,冬之气寒,吐纳久之皆受气害,故当择其时。宿气为老,朝气为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故呼吸采气最佳之时乃在清晨。”

“除了清晨采气和静心打坐,就没什么养生之法了吗?”

无奈之下邓展只得后撤一步,避开甘蔗。他是堂堂名剑客,竟叫曹丕逼得不架而走,众将方才还以为随便玩玩,这会儿才知曹丕果真有两下子,也不再嬉闹了。曹丕见邓展躲过这一刺,并不缩手,反倒又进一步,剑走偏锋上刺敌胸——这也是有道理的,凭他的本事要战高手必须抢先,现在对手已经退后,若要进招还得再跨前;上刺一剑正当其胸,邓展这一步就迈不回来了。

西边坐的都是行家,此招一出众将齐声叫好。邓展险些中招,只得停步,把甘蔗向上一撩,哪知曹丕不过虚一比划,又把“剑”收回去了。邓展长出一口气,瞧出了门道——惭愧惭愧,竟叫他唬住了!一下都不碰,原来就这点儿本事啊!

瞧热闹不嫌事大,众将一个劲推他:“上啊!跟五官将比比!”

曹丕左右环顾,见食案上有几根甘蔗,随手一指道:“咱们小试剑法,点到为止,就以甘蔗代剑如何?”

邓展其实怕伤了贵人,不动真兵刃便放心不少,起身道:“比试倒也无妨,不过末将倘胜了将军,只怕……”

“小小比试又有何妨?将军久经大敌,胜了我也不怨,何况您还未必胜得了我。”

“哦?”邓展毕竟是武夫,又以剑法见长,见他一再轻视自己,斗志也激了出来,“既然如此,末将不客气了。”

孔桂暗暗咧嘴——不妙不妙,他还真记仇,越打官腔越不好办!

杨修也随之站起,尚未开言,忽闻对面西边席上一阵欢笑。原来各部将领来了不少,这些武夫有的买曹丕面子,有的是与曹真、曹休相厚,还有的单纯就是馋酒吃,跑来凑热闹的。这帮人在曹操面前都没正形,又怎会在意曹丕?兀自猜拳行令好不痛快。

曹丕见他们玩得痛快,也颇觉有趣,没容杨修说什么,转身奔了西边,正见邓展笑得前仰后合,便问:“将军为何如此欢喜?”

邓展指着将军段昭鼻子道:“这厮与我比腕力,输得一塌糊涂!”

段昭连灌三盏酒,抹着嘴道:“甘拜下风,邓兄不光剑法高明,膂力也不弱。”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和颜既已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刘熙虽无兵无权终是汉家诸侯王,此事又关乎孙权,曹丕与钟繇不好擅作决断,携带密奏恳请觐见。说是恳请,内侍绝不敢再挡曹丕的驾;二人入禁宫、转西夹道,至西苑——往年这会儿已秋高气爽,芙蓉池南侧栽有桂树,芳香四溢甚为可观;今岁时气甚怪,该冷不冷该热不热,天色老是不阴不晴白蒙蒙的,桂花竟没有开,铜雀三台被一片说黄不黄说绿不绿的树丛环绕着,大减雅致之色。

曹丕、钟繇没心思观景,径赴台下。今日率卫士当值的是许褚和典满,一老一少端坐杌凳,有小校旁边伺候,正天南地北聊得热闹,见二人前来忙起身施礼。曹丕笑道:“你们说什么呢,这般高兴?”跟着曹家出生入死,都是至近之人,曹丕也不见外。

典满嘴特甜:“许将军正说当年他和我爹护卫大王之事呢。末将一介后生,听听老人家功绩,也好多多勉励,报效大王与将军。”他虽是猛将典韦之子,却只继承了父亲的魁伟身材,性情完全不似。

钟繇却没心思说笑:“我等有事觐见,大王是否得便?”

许褚道:“别人也罢了,二位只管上去便是。大王这会儿正跟那三个江湖骗……江湖方士聊天呢。”继郄俭之后,曹操又征召甘始、左慈两个方士,听他们讲解养生延年之法。许褚却对这些完全不信,背地里骂他们是骗子,今天差点儿说走嘴。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