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武侠仙侠>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6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61节(1 / 1)

推荐阅读:

“是呀,村里人都很好,我们今年包点饺子,给各家送去几个,也算是尽一份心意?我听说岭南人过年不吃饺子的,正好也让大家尝尝我们北方的味道。”曾茯苓说道。

“可以,这事你想得周到。村里人待我们好,我们也要投桃报李才行,这饺子一家送去几个,也好让大家知道我们得情谊在。”曾老爷子感叹,“这感情啊,是有来有往才有的,咱们做人可不能小气了去。”

曾茯苓抿嘴一笑道:“爷爷放心吧,我都知道呢。”

“只是今天采买,发现今年的面价又贵了,麦芽糖的价格也比两个月前贵了五文。”曾茯苓有些担忧道。

几文钱的价格波动,对他们这样的老百姓来说,是一家人几天的盐钱了。

买完了糖,又在街上逛了一会,将带来的炮制好的药材带到药铺出掉,曾茯苓又买了一些盐、麻布和不少肉,才到城门口找回村的牛车。

曾家爷孙是今年应崔家的招募来岭南的,两人才到的时候,村里就给了一栋茅草房和几块山地,这些在村民眼里不算什么,却让两人有了安家立命的东西。恰好这刘家村后就是延绵的大山,让略识得草药的祖孙两人能不靠田地养活自己。

两人一开始只有能懂破败的茅草屋时,都担心过不了冬天,但第二日,村里就组织了几个青年过来给他们把房子简单的修了修,还给他们去衙门借了农具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及时开垦房子后的几块山地,种点芋头把自己养活。

在刘家村人的帮助下,祖孙两人开了一块荒地种上了平时要吃的青菜,又跟着村民去了几趟山里,发现山上的草药比他们想的还要多还要好,祖孙两人就过上了采药的生活,一点点的把日子过了起来。

后面村里有衙役来说教大家种植药材,还帮忙找药材商来收购,曾老爷子就在山里挖了些生姜、沙姜、艾草、栀子、薄荷等常见的药材回来种。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这几个县令不在是牛车都坐不起的了。岭南有种当地特有的矮脚马,非常适合在当地这种山岭崎岖的地方穿行,王怀玉在发现之后就让人收购培育了不少。现在每个县都能配上十匹马,三两马车了。

这对各县来说可都是一笔巨款,以前出门只能靠走路的衙役官差,现在下村都能配上一匹马了。

带着一年的节礼,还有朝廷发的三瓜两枣俸禄,各个县都准备着过年。

今年岭南的年味比往常还要浓一些,王怀玉走在各县的街上,发现从腊月二十开始,各个县上的小摊贩都开始变多了。

“老板,这个是麦芽糖?咋卖的?”曾茯苓挎着一个小篮子,同岭南的姑娘一样,讲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穿着合身的麻衣裙,落落大方的问着价钱,哪里还有刚来时的破落样。

“北方的消息一来就会给各位去信,前月王将军已经给天家上折子,想要接西北百姓道岭南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中估计会到第一批人,明年春耕尤其重要,除了要养活我们自己人,还要盈余出来接济西北百姓。”

王怀玉把话说到这里,大家压力蹭的一下就上来了。

“郡主,那个做的第一批农具,能不能先给我们县?”符凡灯搓着手笑眯眯地问道。

反应迟半拍的陆川县县令陆勇翔怒瞪他一眼,“好家伙,我们都还在商量呢,你这小子就下手了?”转头立马换成了一副笑脸道:“郡主,你别听他小子说的,这第一批农具先给我们县,我们县的地多,有了铁制的农具能种更多的粮食,到时候再支援给各位兄弟县。”

“你放屁,你们地多好生产,我们的地少不更需要铁农具吗?不然那石头山地拿什么来开荒?难道要用木头,让百姓徒手开荒吗?”

“啊,是我最喜欢的粉色,天啊,这个料子不便宜吧,郡主竟然拿来给我们当被子用了!郡主真的是太好了,呜呜呜。”

“你们看,这个书桌上还有纸笔可以让我们用,这个窗前放书桌可真是太好了。”

十几个小姑娘,瞬间就叽叽咋咋的叫了起来,看到院子李房间里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符合她们心意的。

大厅里,王怀玉也拉着春香讲话。

“今年一年都没有见过你们几次,为了纸坊你们几个都搬了出去,吃住上面怎么样?安排得还好吧?”王怀玉说着,眼里带有看孩子有出息的自豪,“今年你们纸坊可是盈利了不少,大家都是能干的。”

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遭,几个姑娘都非常的惊讶。

“好了,难得年末回来了放松一下,也不要想着在府里伺候了,赶紧去看看你们的房间,自己和好朋友挑个喜欢的来住吧。”王怀玉笑眯眯的放手让她们离开。

毕竟有她在,这些小姑娘总是拘谨,她还是不要打扰大家好了。

姑娘们纷纷感激,相约着在梅香的带领下去看自己的房间。

他们在王府做下人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房间,只是都是几个人住的大通铺,只有春香这样的一等丫鬟,才有资格住两人一间的房子。现在他们却是两个人一间。

王怀玉也暂时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忙活起这一年一度难得的节日。

“郡主,我们回来看您了。”春香穿着一身浅色袄裙,头发挽起,动作干脆爽利。

跟在她身后的是十几个差不多年级的姑娘,个个都穿的鲜艳亮丽,一起走过来让人眼前一亮。

从打头的春香起,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大包小盒的,一见面就都放到大厅的座椅上,然后二话不出众人齐齐在王怀玉面前跪下。

“奴婢春香,带着各位姐妹回来给郡主请安、拜年了。祝郡主和老夫人、少爷们福寿安康。”

“就是,廖师傅,给你你就拿着,我们明年还跟着你干,赚更多的钱。”

村民一人一句,廖永钱实在抵挡不住这个热情,抱着十几斤肉回了家。

不过他们村定下的,给县衙打一套架子却是在年前就紧赶慢赶的做出来了。

敲锣打鼓的送到县衙,符灯凡看着这八个比人高,能装得下一库房书卷的架子,感动得不能自已。

天知道,这两年的宗卷堆得库房都已经放不下了,这几个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结实耐用的架子,有多得他的心!

廖家人来了之后,应村里和县衙的要求,做了一个木匠登记,有了这个登记就可以去山里伐木了。不过,同样的,有了这个登记也要把自己会的木工活交给大坡村的村民。当然,这也不白交,交给他们之后衙门会给一份俸禄给廖家人,只要教会一个就能得到一两银子。

衙门出钱给他们交学费,廖家人和村民都十分开心,教的学的都很认真。一边学,衙门还一边在他们村建了个名贵家具厂,由衙门请名家大师花的花样,给大坡村的人来做。

名贵的木材一根根从山里运出来,在砍伐的同时,每砍一棵树就要种上相应的两棵苗。用衙门的话叫不能涸泽而渔。

越是临近年关,大坡村的生意就越红火。除了那些名贵的家具,还有一些平价实用的衣柜水桶,很是受附近几个县的欢迎。

廖永钱作为现在大坡村手艺最好的人,时不时还要到外面去学习,去看别人卖的贵的家具是怎么样的、用的木材都是怎么处理的,回来再交给村里手艺好的人。手艺差一点的就帮助砍树、做些简单的东西。

其他人没有反映过来,则是因为根本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官府邸报上没有说,商队还没有传来消息,他们对外边的了解太迟钝了。

王怀玉沉重的点头,“上个月传来的消息,说是河西四郡守不住了。现在,估计是让出去了吧?”

“这,糊涂啊!”

几人虽然原离京都,甚至容县的县令符凡灯都没有出过岭南,也知道河西四郡的重要性。

“有钱买点粮食回家放着,岭南产稻米,面的价格高些也正常。”曾老爷子安慰道。

照他来看,岭南这里除了瘴气伤人难以居住外,其他的比北方还要容易生活。

和曾家一样,被崔家带来岭南的这一批人,今年都赚了不少。被分到容县上坡村的廖永钱一家就是。

他们家当时带的时候,是真的拖家带口,一家老老小小共有八口人,来了之后因为有一点木工的手艺,在衙门里做了专门的登记,然后就分到了木材丰富的上破村。

红木、樟木、荔枝木,这些在北方难得一见的好木头,在大坡村这里长了一山又一山,而且还是除了村民砍来做房子,基本没有人要的。

别的不说,但是生姜和沙姜还有艾草这三洋东西,今年就给曾家带来了不少收入。

村里其他人看到,也纷纷过来讨教办法,曾老爷子也不藏私,只要人来问了就一定说得细细的,可以说时手把手的教给大家了。

因为曾家不藏私,刘家村的人过来也不好意思,每次都带点家里种的小菜小葱,也让曾家两人过得有滋有味了。

“咱们来这岭南算是来对了。”

曾老爷子接过孙女买的麦芽糖,笑得脸都皱了起来,语气中充满了庆幸和感激。

“是,这是北方最受欢迎的麦芽糖,是用上好的麦子做的,可甜了,姑娘买点回去甜甜嘴?”约莫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很是机灵的用竹棒沾了一点递给她,招呼她试吃。

曾茯苓结果,只沾了沾舌尖,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微微一笑道:“怎么买的给我来五十文钱。”

“好咧,五十文钱三两,我这就给您装起来。”

老板结果曾茯苓给的罐子,手脚麻利地用勺子将糖装好,一手交货一手接钱。

曾茯苓接过罐子,小心翼翼的放到篮子里,这可不便宜,她和爷爷种的生姜,得卖十斤才买的上这一罐糖。不过想起爷爷平时爱和糖水,曾茯苓觉得这钱怎么也花得值。

眼看着两个四五十岁,已经当爷爷的人了,还在这里你小子他小子的扯头发,王怀玉只觉得幻灭。

“各位不用吵了,第一批都是公平分配,每个县都有份。”

王怀玉一锤定音,几人只能偃旗息鼓。纷纷遗憾要是能把所有农具都薅回自己家就好了。

接下来几天都围着几个县能开荒、能产粮的地转悠,恨不得有个仙法,把这些都给种满。

确定了几个比较好垦荒的地方做安置点,几个县的人便带着明年的计划和王怀玉给的年礼,大车小车的回家去。

还没来得及高兴,当看到比之前宽敞了一倍不止且装潢漂亮的房间时,好几个姑娘都感动得险些落泪。

“这,这房子,竟然时给我们住的?”玉竹眼眶红红,满是惊喜地看着这院子。

院子有一道角门链接着郡主府正院,上书青云苑。一进来就看见五棵岭南独有的火木兰,正挺拔傲立在院子里。木兰周边摆了一圈开得正好的迎春花,屋檐下放着的辟火缸里,还养着几尾颜色艳丽的金鱼。

再往左右看去,西南北三面各有三间房子,房门上都贴着喜庆的福字、吉祥的剪纸。推开门,只见一张八仙桌并四张凳子放在中央,上面还摆了一盆文竹,桌子两边是两扇可拆卸的屏风。再往屏风后面看去,则是两张简单的木床,但都挂着浅色的布幔,床尾是一扇正对着院子的窗,一打开便洒了一室阳光进来。在窗前还有一套桌椅。只要把进来的屏风一拉,便是一间小小的房间。

“玉竹姐姐,快看啊,我们这个跟自己住的一样!这个床好大呀,被子都是新的,闻起来好香啊。”

王怀玉赶紧将人扶起来,“快起来,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赶紧起来。”

这些人说是郡主府的侍女,但能从京都跟到岭南,还听从她的建议安排去外面做工、开店,这一份轻易不管如何说,王怀玉都非常感激。

要知道岭南虽然比京都要好一点,没有严格的男女大防,但一群女孩子想要在这个封建的社会做出一份事业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更何况这群小姑娘最大不过二十岁,最小的才十五六岁,放在她以前还是读书的年纪,现在年纪轻轻就要出来工作,实在让人心疼。

“府里把空闲的房间的装修出来了,分不到每人一间,只能委屈你们两个人一间县住着了。”王怀玉亲切地说道:“家具也只添了几个衣柜和桌椅,你们自己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自己添上也可以,找府里的管事安排都成。”

郡主府买得够大,再加上旁边没有人家可以随意扩建,所以王怀玉想着这些出去工作得姑娘小子们,过年过节回来总是要有个住得地方,就索性让人把房间全都装修出来了。不够的,还往旁边扩了一个院子,全都用来做她们的住所。

“感谢各位,你们实在是有心了!我代表衙门感谢大坡村的村民。”符凡灯给他们深深的鞠躬了个躬,眼泪似乎还闪烁着泪水。

还没有受过这种待遇的大坡村村民顿时手足无措起来,连忙道:“大人,东西我们送来了,我们还要去集市买东西过年,就不打扰你们办事了。”

说完,几个便逃也似的离开。

第86章

街上越来越热闹,郡主府也难得的忙碌起来。在外面做掌柜的、进工厂的、开店铺的,全都提着自己能买到的最好的年礼赶赴苍梧。

短短半年,就让大坡村的人脱贫致富。

“衙门现在可真好啊,今年我们也吃得起肉了。”大坡村的村民包了一只猪,专门杀了分给村民的。

拿到猪肉的村长说道:“咱们能有今年的日子,多亏郡主和衙门还有廖家。新年也没有啥好给的,要不我们给廖家多几斤肉,给衙门打一套架子吧?”

廖永钱听着连忙摆摆手道:“大家能有今天都是自己努力出来的,要谢也是谢衙门和郡主。我同意给衙门打架子,但给肉给我就不用了,村里才刚刚分了好多给我。肉太多了,这个天气可存不住,大家还是分了吃吧。”

“那不成,多点h回去也能做腊肉做熏肉啊。拿着拿着,给你们家的就拿着。我们来年还能一起赚更多!”

这样重要的地方就没了?

实在是让人不知作何反应。

所有人都感觉胸口憋了一口气,吐吐不出来,咽咽不下去。

第85章

西北守不住,王怀玉从一早就知道的,没了王家的西北还有谁愿意掏空自己家的银子去守呢?但只坚持了三年不到,也确实让人意外。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