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科幻灵异>大明超时空公司,总裁朱元璋!> 118.第118章 宋徽宗and宋钦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8.第118章 宋徽宗and宋钦宗!(2 / 2)

推荐阅读:

“你那不争气的爹也不知道是吓得还是怎么的,最后气塞昏迷,跌倒在床下。还是群臣赶快灌药急救。宋徽宗赵佶苏醒过来,伸手索要纸笔。”

“难不成又有变故?”即便是一向还自认为算是文和的赵匡胤,这个时候也忍不住的抽下来了自己的腰带。

“当时,是不是内侍前来催促说,皇后朱氏已经准备好动身离开开封。结果你一听,脸色都变了,坐都坐不住了。”

“赵桓得到消息,就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李邦彦主张除了割地求和,理由也很简单,勤王的兵一直不到,他觉得打不过。”

“但是当天夜里,宰相白时中、李邦彦连夜进宫,又劝你尽早离京,你就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动身。第二天早上,李纲入朝,走到午门,看见禁卫军整装待发,乘舆也准备好了。”

“即位后,你虽然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终究因为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求和。”

见着赵桓不再说话了,笑着问道:“后面的怎么不说了?”

“对了,我记得李纲还留下来问你,不选他的原因,你是怎么回复他的?”

萧然默默侧头看向他,好心的提议道:“要不官家你先吃一粒速效救心丸?”

见着他面色不对,赵匡胤的视线落在了他的身上,开口问道。

“萧先生,你尽管直接说,这个不肖子孙到底是多么的不争气。”

按道理来说,听着萧然说出来的这番话,赵桓面上也应该是火辣辣的才对,但是现在,却宛若麻木了一般。

其中有胆大的,甚至是还抬起头来,看向萧然。

看着面前的萧然和太祖赵匡胤,默默地低下头。

“当时我问,谁能担任统帅,指挥抗金?”

“但是当年,李纲跪下,一边流泪,一边磕头,以死挽留你别走,你又开始优柔寡断我开。”

“但是当时太常少卿李纲请求上殿面议,他对宋钦宗赵桓说:道君皇帝把宗社授给陛下,您却打算弃而去之,这合适吗?”

“禁卫军齐声答道:父母妻子都在这里,愿死守京城!”

这生活,比起强盛时期的皇帝是差了一些,但是比起萧然这个现代人,曾经的社畜,依旧也算得上舒服了。

他们自然是看得出来,如今萧然是真正的话事人。

萧然也就不客气的直接说了,哪怕是当着赵桓本人的面:“宋钦宗赵桓最主要的问题,与其父宋徽宗赵佶一样,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

“赵桓,当时你是如何做的,如何回的?”

就连来自于千年之后的萧然,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也不是真的识人不清,为人所蒙蔽,只是他自己也是个怂货软骨头,怕打仗,怕打不过,想要割地赔款过几天舒服日子。

这一点,比直接告诉赵匡胤,你的子孙就是蠢,就是识人不清,还要叫他难受。

萧然这话说出来,顿时又叫他放松了一点的脸色变得紧绷起来。

一九二.二二七.二四九.二一八

但是想着他这些年来养出来的逆来顺受的性子,又觉得做这些,也是毫无意义。

“但是这位忠臣良将,不仅仅要操心兵马,还要为你的犹豫寡断,犹豫不决而操心。”

赵匡胤捂着胸口,看着子孙这不争气的模样,紧紧的咬着牙,恨不得将手中的茶盏砸上去。

只不过,宋徽宗最后被自己的血脉给背刺了,最后活生生的冻死。

“这可是你说过的话?”

赵构也咽了一下口水,默默地往后退了一些,跪在赵桓的身后。

“于是,你这才醒悟过来,下令召回皇后。”

赵匡胤都要被他给气了个仰倒。

萧然装作记性不好的对着赵桓问道。

“李纲答:白时中、李邦彦虽然未必熟悉军事,然而身为宰相,抚慰将士,抵抗金兵,乃是他们俩人的职责。”

“但是,能在关键节点将事情给办得一团糟,你也是功不可没的。主要是怕死的话,那就是真的没有解救的办法了。”

让他好好做重视一下子孙的教育,后代能出现这种荒唐的皇帝,还真不排除家学渊源的缘故。

“当时,当时我说,卿性格刚直,前去议和不合适。”

赵匡胤:???

听到萧然如此说,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但是紧接着,听到了萧然的下一句话,脸色又跟着变得僵硬起来。

“是啊,当年的李纲也被你这性格给气得不轻,李纲知道你又改变了主意,他着急地大声问禁卫军:你等究竟愿意留下守卫宗庙社稷,还是愿意随皇上逃跑?”

感情这小子心中其实知道,谁才是有着铮铮傲骨的人,谁又事软骨头。

他看向赵桓,是真的不明白这家伙怎么想的。

于是接下来的事儿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不过一句“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听着这件事儿,跪着的赵桓脸色开始渐渐的红了起来。

“只要坚持下去,等到各路勤王之师前来,那时内外夹攻,就能解围获胜。”

这一下,赵桓的面色算是非常难看了。

“我记得没错的话,在宣和七年十月的时候,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宋朝,直逼宋朝国都开封。”

(本章完)

“那你还先说你吧,赵桓,伱只当了两年的皇帝,造成如今僵局的主要原因确实不是你……”

“朕不能留在这里了。卿等不要留我,朕要同皇后一起启程。”

于是,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受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那些臣子们即便是有功也有过,但是,在关键的护国之时,还是有人站出来。”

萧然微微一顿:“若是此番没有我和官家两人这变故,在历史中,你是被乱马踩死的,极为痛苦。”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