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二百九十七章 梁国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七章 梁国公(1 / 1)

推荐阅读:

“打!”朱允熥重重的点头。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越走越慢,突然叫了一声,“李景隆,你觉得呢。”

李景隆马上凑过来,“皇爷,臣愚钝。不过臣倒是觉得,吴王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这鞑子都跑去雁门关了,咱们却还是无动于衷。”

“若不是永昌侯来了信,咱们怕是还蒙在鼓里呢。除去这次,定不止一次。既然不止一次,那便来个一劳永逸。”

朱元璋又看向了朱允熥,后者清了清嗓子,“皇爷爷,如今四叔与赵思礼已经是越过了高丽,直往大宁府,这可是鞑子的腹地。”

“吃饭时,您也是听到的。再不让鞑靼、瓦剌、兀良哈这蒙古三部安分些,只怕逃到河南的灾民只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朝廷若是还想着遣送回原籍贯,或是以正国法。”

“如此一来,只怕会适得其反。因此,孙儿觉得,该搏一搏了。”

北边打仗,百姓大量南逃。

在朱允熥的印象之中,整个洪武、建文一共是三十五年的时间,北边的社会稳定,一直是不如南边的。

自永乐朝起,将朝廷部分衙门、在京的富商、官员迁往北平后。

此刻,朱允熥的手里,握着一本从兵部转来的军报。上面的一些圈圈划划,看着实在是揪心。

良久,朱允熥放下折子,再递回给朱元璋。

“咋说。”

见朱允熥眉头紧锁,一副十分深沉的样子。朱元璋瞧着好笑,不禁问道。

朱允熥也跟着笑,渐渐的,笑容平息,变得郑重许多,“皇爷爷,打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蓝玉在武安村的所为,已经是告诉了鞑靼、瓦剌,他蓝玉就在北边。”

“信国公的船,也一直在金州府,枕戈待旦。先前,咱们担心女真绕后,三家联合。”

“如今,女真不敢轻动,兀良哈也断然不会再出兵。这个时候,让蓝玉直奔捕鱼儿海,活捉脱古斯,灭了黄金家族。如此一来,大明高枕无忧。”

两人一句一句,说动了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成,传旨蓝玉,灭了帖木儿一族,咱封他梁国公!”

在这些富商、官员的打点之下与运作之下。大明与蒙古的战乱,便是从北平蕲县移到了宣府。

不得不承认的是,朱棣治国还是有些手段的。

至少,许多朱元璋留下来的问题,都在永乐朝时,被朱棣很好的去解决了。从那时起,北方人口流动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朝廷都在这儿,百姓自然也没心思跑。

“打?”

“每次,咱们打过去,他们就会避开锋芒。这一次,可不能再让鞑子给跑了。”

朱元璋沉吟几分,“说的倒是简单,粮从哪儿来。饷可以先欠着,可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

粮与饷,都是打仗不可或缺的要素。

缺一,这场仗也打不起来。

朱允熥试着说道,“皇爷爷,孙儿先前瞒了您,抄了几个在凤阳府官员的家。从他们那儿搜出来的储粮,是足够大军所用的。”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