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武侠仙侠>我在人间修身证道三百年> 我在人间修身证道三百年 第二十三章 翰林院的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人间修身证道三百年 第二十三章 翰林院的故事(2 / 2)

推荐阅读:

说到这里,王德发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许平生,“许老哥,现在你还以为,加入翰林院,是一个多没出息的选择吗?”

许平生瞠目结舌,“真这么厉害?怎么以前从没听说过翰林院的事迹?”

“朝廷拿出去撑门面的永远都是皇城六部,但内部的道道,岂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王德发说道,“另外多提一句,各部的官员入职之前,其实大都会先进翰林院进修一段时间,学习朝堂的文化和为官之道。所以过去那些年,曾流传过一句'大夏文臣出翰林'的典故,只是被举报有大不敬的嫌疑,便渐渐被明令禁止了。”

“而且等你进入京城时你就会发现,翰林院的大人们,虽然自身品级不高,但是认识的熟人却全都是朝堂内部的核心人物,这你受得了吗?那位翰林学士王大人,目前还兼任着吏部左侍郎的职位,虽然只是挂着名,但足以说明他的底蕴和背景不得了啊!据说,他和书院孔院长还走的很近,能量有多大,不用我多说了吧?”

“咱继续说翰林院,想要弄清楚这个部门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就得先知道里面到底是干什么的......”

王德发拍了拍许星牧的肩膀,“凤麟啊,既然你即将入职,那王叔就刚好给你分析分析这里面的门道,你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许星牧这下真得肃然起敬了,王德发是真有点东西的。

他坐了下来,恭敬递出一杯酒,这次他没喊王大人,而是叫了声王叔,“王叔,请多指教......来,您先喝一杯。”

王德发点点头,明显很受用,他饮酒入喉,想了想,说道,“翰林院的第一大职责,便是负责起草机密诏制和其他重要文件,有‘天子私人’之称,试问若不是绝对的核心官员,并且深受陛下信任,他能担此重任?”

王德发闻言呵呵一笑,“许老哥,这我就得说你两句了,官场的事儿,你还是知道的不够清楚啊!你真以为,这翰林院像你说的那么简单?”

此话一落,不仅许平生愣住了,就连许星牧都有些意外,他虚心请教道,“莫非这里面还有说法?”

“说法大着呢!”

王德发难得宣教,顿时拽了起来,口气也变得官方,“你先要记住,朝廷里的官职大小,权力高低,绝不仅仅是看品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龙虎山的老天师和咱们的教宗大人,他们甚至都没有官职在身,更别说品级了,只是挂着个朝廷供奉的名头。但你们谁敢说,他们的权力不大?朝廷里有哪位官员,敢在他们面前放肆?”

这倒是事实......许星牧顿时想起了六部尚书当夜面对老天师和教宗大人时的卑微态度,似有顿悟。

“好说好说!”

王德发拍着胸脯保证,随后压低声音问道,“凤麟,听你的意思,似乎已经想好去哪里了?是不是武灵候府?听说那位将军一直在等你啊!日后咱这桃源县,可就全靠你这位京城的自己人多多照料了!”

听到这里,许平生顿时来了脾气,“别提了!武灵候府的那位将军确实诚心招揽,可凤麟却给人家拒绝了!这你受得了吗?”

“啊?为何啊?”

王德发大惊失色,“武灵候乃大夏右柱国,官拜正一品,在京城的地位那是绝对的权威啊,跟着他混,可比直入皇城六部还要厉害的多!侄儿,你怎么想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许平生好奇道,“你犯了什么事儿?”

王德发摆摆手,“不提了不提了,都过去了。”

“王叔,你这不是吊人胃口吗?快说说吧!”

许星牧催促起来。

王德发无奈,只好尴尬说道,“那个,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一不小心把当时的顶头上司,修撰大人的夫人给睡了......事先声明,绝非逼迫,而是她先来勾引我的。”

“王大人不必多说,这些人情世故凤麟还是懂得。”

许星牧说道,“凤麟走后,我爹一个人待在桃源县中,我始终有些不放心,日后生活起居,日常消遣,还请王大人多多费心了。”

“好说好说!”

王德发拍拍胸脯,“许老哥是自己人,要是一个人住不习惯,搬到我家便是。”

许平生忽然插嘴,“怎么这么突然?走也不和爹商量一下?这深更半夜的,你一个人怎么出发?”

听到这里,许星牧对于加入翰林院的佛系心态终于有所转变......如此看来,林兄他,无意间已经给我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同时他对眼前的王德发更是五体投地,“王叔,你究竟何方神圣?竟然知道的这么多!”

听到这话,王德发眼神忽然有些躲闪。

本想搪塞过去,但架不住许家父子追问,便只好说道,“实不相瞒,我十七岁那年,曾任职过翰林院的编修,官拜正七品,只是后来犯了事,所以被贬至桃源县,做了半辈子的县丞。”

“还有这事!”

许星牧点了点头,“但凡涉及机密二字,必然都是国之重臣!”

许平生这下也坐直了身子,催促王德发继续。

“这第二大职责,便是负责修书撰史。别的不说,就咱大夏朝最有名的那本,号称天底下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八门问寅》,便是翰林院的那些读书人耗时三十载修订完成,当时一经问世,便震惊全国,就连院长大人都点头称赞,其影响力之深远,足以流传百世。另外提一句,现任的翰林学士王之涣王大人便曾参与其中。”

“这第三大职责嘛,便是经筵侍讲,为皇室成员侍读,传授知识和学问,乃至治国之道,有多厉害,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凤麟,想要常与那些皇子公主打交道,你便可考虑走这条路。”

“第四大职责,我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职责,便是负责科举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夏朝的绝大多数人才,都得先经过科举这一关,方能为朝廷所用啊!实乃养才储望之所,大夏朝堂之根基也!”

许平生摆摆手,“这可不能一概而论!老天师和教宗大人虽无官职,但人家妥妥的一品高手啊,翰林院的那些读书人能和那两位老神仙比吗?”

“许老哥,这个世界上,最不能惹的就是读书人啊!”

王德发叹道,“他们手里的笔头,有时候可比老天师的那头青牛还要厉害!能够杀人于无形!”

对于这句话,许星牧同样是认同的。

王德发这货挺有先见之明吗,以前只做个县丞倒是屈才了。

许平生眼一瞪,忽然就骂了起来,“都怪那个该死的朱如是!”

他这情绪一上来,刚好借着酒劲将朱如是窃诗邀功,雷公提刀杀人,以及林青仗义相救的一切因果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听的王德发义愤填膺,跟着后面怒骂了半个时辰。

好不容易平复情绪,王德发示意许平生杯莫停,随后回归正题,“所以,凤麟其实早就答应了那位林侍读,一旦问诗成功,日后去往京城时,一定会加入翰林院?”

“可不是嘛!这倒霉孩子!”

许平生无奈叹气,“你说这去翰林院有什么出息?一群腐儒,撑死了是个正五品的翰林学士,白白浪费了凤麟这一身的才华。”

似是回忆起了多年以前的那段往事,王德发的脸上忽然多出了一丝红晕。

许家父子对视一眼,默默鼓起掌来,“还得是你啊王德发!”

接下来又推了几杯酒,闲扯了几句,许星牧便背起行囊,准备告辞。

青云小舍的门却再次被推开,走进来一位穿金带银,腰间挂玉的中年男人。

王德发喷出一口老酒,“老林啊!你怎么追这儿来了?”

说完他又拎起一杯酒,喝的满是愁绪。

儿子要走,这做爹的独守老宅,该有多冷清?

该不会真要搬过去和王德发一起住吧?

那两个人岂不是每夜都要来青云小舍快活?

许星牧说道,“京城那位怕是等得有些急了,久未回应,莫要让人以为我是那种不守信诺之人,还是早点去的好……深夜赶路,一路正好无人打扰,衙门里牵了匹快马,到时候还烦劳王大人帮忙核销掉……”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