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网游竞技>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237章 赵二:兄长,你看见了吗?赵大:我看见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赵二:兄长,你看见了吗?赵大:我看见了。(2 / 2)

推荐阅读:

而且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人总是缺什么,补什么。

比如朱老四给自己补了个亲娘,李二给自个爹补成了庸碌老头。

赵二笑了笑:大唐李二,吾辈楷模。

反正横竖皇帝肯定是不会有错的,错的肯定都是你们这群带兵的。

再加上曹彬又是个听话的老实人,既然已经心甘情愿的表示愿意给老板背锅了,那回朝后再跟史官对一下口供更是问题不大。

这些捷报被源源不断传回开封,送到了赵二的办公御案之上,每到一封捷报,就让赵二肾上腺素飙升一个档位,自信心直接爆棚。

可是赵二看到这些中路和西路的大胜捷报,翻来覆去的等,作为东路的主力却是迟迟没有动静,自信心爆棚的赵二,忍不住了。

所以高粱河车神选择亲自出手了,微操大法之下,大手一挥,一道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曹彬的东路军中。

曹彬一看,既然老板都下旨让自己上,那还管什么战机不战机,眼睛一闭,上就完了。

打输了顶多给老板背锅,抗旨可是要全家玩完的。

曹彬这个人行军素来稳重谨慎,明知道与他对刚的是辽国第一战神耶律休哥,自当更加谨而慎之,怎么还敢闭着眼睛猛冲?他曹彬莫不是脑子缺根筋的大傻子?

另外还有一个事,也很值得令人玩味。

宋军二次北伐结束之后,在赵二的移民圣旨及其西路军监军的一番迷之操作之下,杨无敌身死,潘美作为西路军主帅,自然受连带责任,直接被连降了三级,并且就此彻底被赵二排除在了中枢核心之外。

然而崩溃了的东路军主帅,名义上导致二次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鲁国公曹彬,仅仅只是被赵二不痛不痒的降了两级,并且在几个月后又火速升了回来,同时还加了封赏。

这套路,就问你像不像给大哥背锅,进号子蹲了几个月的小弟。

“曹彬镇不住麾下将领?!”

赵大听的一愣一愣,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话,说出来谁信?!

曹彬是何许人也?

自幼出身武将之家,后周太祖郭威的亲外甥,这般显赫身世之下,生性却是仁敬和厚,不以等第威势自异于人,在大宋统一南北的过程中,一人灭两国,被后世誉为大宋第一良将。

PS:时间如梭,一晃眼小小妖都已经出生两个月了,体重也有十一斤了,现在每天得抽出几个小时带小小妖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据说这是给小孩储备视力。

PS:等小小妖再大点,时间充裕些,看能不能适当每天多更一些字数~!

(本章完)

一道淡漠之音,在这万岁殿冰冷紧随而起。

“我看见了。”

‘解。’

季伯鹰于心中一念而动,六道身影(仙师、老朱、祖龙、李二、赵大、柴老板),骤然出现在这万岁殿中,出现在赵二以及这帮宋臣眼中。

嗡~!

扫了一眼这帮即将出征的将帅,赵二脸上洋溢着浅浅笑意。

接着,脸色正肃。

“朕御极之初,收归吴越、漳泉。”

“朕御驾亲征,北破契丹,平定贼汉。”

“当年兄长之所以选择了朕,那是因为他相信朕,将这大宋的江山社稷托付于朕,当今中原天下,仅剩燕云未归,无日无夜,无时无刻,朕不在思虑此事。”

谁不服,分分钟直接毒死,真当绝命毒师这个称号白领的?

赵大没有理会老朱,眼眸微寒,目光落在这殿中的赵二身上。

来自于尼古拉斯·老赵的愤怒,即将迸发。

而此刻,这殿中赵老二,双手背于身后,一双眼眸扫过诸将,眼神中透着睥睨之意。

“此次北伐,朕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

季伯鹰瞥了眼说话的赵大,赵大显然还是高估他家的这个善于微操的高粱河车神了。

“宋太宗二次北伐,以曹彬所率东路主力军在岐沟关全军崩溃大败告终,就此宋朝彻底失去了对辽的进攻之力,由攻转守,再无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可能。”

听到这里,赵大一懵,东路主力军崩溃?!

刚欲开口问,季伯鹰声音再起,将其打断。

“东路军之败,核心在于曹彬镇不住麾下将领。”

“小赵啊,习惯就好。”

“你这小老弟对外的路子虽然不行,但是对内手段还是很可以的,不然你也不会着了道。”

老朱笑呵呵的拍了拍赵大的肩膀,示意赵大看开点。

这话,确实是说的很贴切。

纵观赵二上台之后,对内实行的一系列措施来看,那是一整套的行云流水,丝毫不逊色赵大当年的杯酒释兵权,从文臣到武将到宗室,就没有不服气的。

而等到东路军第一次折返回雄州之后,车神的下一道催促圣旨又到了,曹彬只能是硬着头皮又继续上了。

一个打了几十年仗的统帅,绝不可能在这种常识问题了上连续错两次,除非脑残。

至于史书是怎么写的这一段。

比如太宗告诫诸将‘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比如太宗传旨给曹彬,命其不得向前进军之类,用以彰显太宗皇帝虽然身处京师,但依旧时刻掌控全局,北伐失败属实是这些将领不听太宗英明号令所致,坚决维护了太宗皇帝在历史上伟岸光辉的正面形象。

但是从高粱河车神在第一次北伐战场的综合表现来看,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他能说的话。

而曹彬这个人,还有着一个很著名的特点,那就是特别听话,坚决贯彻执行来自于领导的任何指示,并且不管自己觉得这个指示是对是错。

宋太祖赵大就曾言: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

这个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说,只要是皇帝下的令,不管是什么,曹彬都一应照办。

既如此,不妨大胆做一个假设。

二次北伐,宋军三路齐发,负责打掩护的西路军和中路军都干的风风火火,捷报频频。

在太祖时代就已经是枢密使这等军方第一高官,绝对的军方第一大佬。

从战功、从经验、从资历、从官阶,说曹彬镇不住麾下将领,着实是有点讲不通。

当年宋灭后蜀之际,赵大说过只要蜀地之土地,其他统统都不要,由此引得入蜀诸军疯抢,唯有曹彬所辖之军,军纪严明,不动蜀中百姓分毫。

一个这般重视军纪,能把部队带成这样与民秋毫无犯的统帅,你说他压不住麾下将领?

而且。

脑瓜子嗡鸣不止,包括赵二在内,皆是‘???’!

同一刻。

洪武醉仙楼,主堂。

身处全息投影直播的大明一众天子储君们,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不加掩饰的兴奋之色,身前桌案上都是摆放着刚刚切好的鲜红西瓜。

———————————

“待到燕云之地归我大宋版图之日,朕定当亲往永昌陵祭奠兄长,以告慰兄长在天之灵!”

“倘若太祖见到今日之大宋,见到今日之朕,必会欣慰。”

赵二仰头长望,一副缅怀之色。

“兄长,你看见了吗?”

话音方落。

“收回燕云十六州,复我汉家江山一统,完成太祖之遗愿。”

话音落。

殿中诸将都是再次行礼。

同时心想,你特么什么事都能扯上太祖,你特么好意思么?!

心里这样想,当然嘴上不能说,都是恭恭敬敬。

“曹彬在众将急功催促之下,贸然突进,接连两次拉长己方战线,最后皆因粮草问题,折回返跑,给辽军创造了绝佳战机。”

简单来描述一下曹彬所率东路军失败崩溃的整个全过程。

第一次,宋军猛突,辽军狂退,等到宋军在急追之下战线拉长,辽军绕后突袭宋军粮道,没有粮草接济的宋军被迫快速回撤雄州,回撤过程中被辽军当成狗一样穷追猛打了一顿,这是第一次折返。

第二次,宋军莫名头铁,未做修整,更是全然不顾粮草问题,只携带短期粮草继续猛突,辽军再一次狂退,同样的戏码接连上演了两次,等到宋军随身携带的口粮都吃完了,宋军被迫再一次折回,而这一次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得到了后方援军补充的辽军全线出击,在辽军的疯狂追击之下,兵疲马乏的宋军终于在岐沟关彻底崩溃,随着身为主力的东路军崩溃,就此宣告北伐失败。

这个事看起来简单,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实在是很蹊跷。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