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黑皮书[刑侦]> 黑皮书[刑侦] 第7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黑皮书[刑侦] 第72节(1 / 1)

推荐阅读:

1872年获博士学位,而后举家返港。

夫妻二人共同供职于香港的伦敦会医院。

楼绒家世显赫,是清末医学大家楼氏的长女,父亲楼牧野是当时李总督的座上宾。

楼绒随丈夫在爱丁堡学习时,将杂乱的课堂笔记重新整理成册。

分为了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三类,这便是黑皮书最初的形态,诞生于1866年。

它跳过了自然哲学、机能定位、神经生理学这些启蒙阶段。

直接从细胞神经理论开始整理记录。

他的第一任作者是米睿清。

米和该唤他一声老祖宗。

米睿清1842年出生于广府香山。

折腾了大半宿,殷天终于疲顿,在他怀里昏昏欲睡。

他就这么拥着她坐了一夜。

殷天有几次幽幽转醒, 怕他久坐伤了肩颈,想扯他回屋睡。

眼一抬, 就看到他惘然且沉迷地望着自己, 轻柔地,沉静地,像水一般绵软与坚定。

“睡吧”米和出声宽慰, 他看一会黑皮书, 看一会她, 觉得时间稍纵即逝。

跺地又有何用,卫生间里骷髅似玫瑰,米和正忙着采花蜜呢。

作者有话说:

第56章

Zwarboek

米和抱着殷天走出老洋房时, 老莫终于得偿所愿,能一泻千里了。

点一杯热红酒,记录着黑皮书。

他通过米时督曾经的文字,还原了模糊的父亲形象,并对素未谋面,在港生活的祖父母产生了浓烈的新奇。

1920年,28岁的米汝鑫博士毕业。

在祖父米睿清的再三催促中,他和母亲Jefferson一同归港,在宝云道英军医院供职。

1921年冬,他迎娶了香港博|彩大亨毕道海的长女毕伊依。

他的祖父不厌其烦,恨不得重新誊抄了一份,手把手熏陶。

十几岁的孩童尚在懵懂,追求着玩耍的童心,可米和被硬性规定着背诵、研习、考核……

他时常想起那次车祸殷天对他的灼烧止血,老辣的手法,坚硬的心肠,果敢的作风。

便是那一刻恍惚中,他认定她是与他一般高度,符合家族采选,最终能并肩携手的人。

她冲破儿时创伤,成了一强大的幸存者,比他的老祖宗们都锋锐,都凶蛮。

一家三口生活在皇家医院南侧的贝利斯道上。

1900年母亲楼绒病重。

33岁的米时督独自归国,在印度洋海域遭遇黑风暴,死于海难。

这本课堂笔记在1888至1910年期间,正式孵化成“Zwarboke”。

里面包含了米时督大量的实体解刨数据,并修改了父亲米睿清少许的错误比量。

还热衷大量的实体解剖,凝练成实践经验,并成为了当时以严苛著称的希基教授最得意的门生。

1890年7月3日,布莱克福德郡发生命案。

米时督随教授进入警署协助医学检验,结识了比他大4岁的英国女探员Jefferson Williams,同时协助希基教授完成了英国医学界第一份病毒成瘾的病案研究。

Jefferson果敢干练,英姿飒爽。

完美符合了米时督对女性的所有幻想,他笨拙地坠入爱河,无视母亲的百般阻挠,苦追不休。

父母的课堂笔记是他整个青年时期的学习教材。

可他不满足于理论学识,常常西装笔挺地穿梭在香港博济医局、东华医院、西营盘医院、圣约翰救伤会、海关医务处……旁听旁看。

管家刘妈每日黄昏都会恭候在大门口,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抱怨,“少爷又血迹斑斑地回来了!”

1887年,20岁的米时督干了件大事。

他抗婚不娶,闹得满城风雨。

她在水下睁眼看着米和,毛绒的密发海藻般交横不休,层层叠叠摆荡,娇滴滴,像个玫瑰妖精。

米和哼声笑了,翻入浴缸吻住她渡气。

成叠的浪花扑涌。

他一个侧身旋到缸底,破水而出后托住殷天。

贼兮兮覆到她耳边,“我怕你断片,录音了,别想明儿酒醒了当什么都没发生,你要不承认,我就在42号联排功放,让殷叔和张姨评评理。”

在1866至1888年间,它是米睿清的医学笔记。

由楼绒记录,米睿清填补完成,部分专业术语用拉丁文及英文记载。

这些冗长的历史米和悉数于心,这是家族生生不已的传承,是他童年没完没了的睡前故事。

米睿清和楼绒的儿子叫米时督,是个含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儿。

打小继承了父母在医学上的敏锐与聪慧,融汇着西方与东方的文化碰撞。

1856年,12岁的他前往澳门就读于马礼逊学校,并在11月,随校迁往香港。

1862年1月,经由布兰特夫妇资助,拿到了远赴美国求学的机会。

4月12日,米睿清抵达纽约,进入了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并于1864年顺利毕业。

次年,他与未婚妻楼绒共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1867年冬,儿子米时督呱呱落地。

米睿清在获得学士学位的同时,留校医院实习了两年。

快4点的时候他给张乙安发信息, 讲了他追至澳门的始末, 最后提出要看殷天的体检报告。

枯瘦的身骨在今夜给他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他担忧不止是营养不良、贫血、骨质酥松……

长久的高负荷工作必定会带来部分隐秘疾病的前兆。

殷天蹭着脑袋重新入睡,米和看着被花花绿绿包裹的黑皮书哭笑不得。

他拆下包装轻轻抚摩着封面,那是集血泪、荣光、救赎与罪恶共体的书籍,是米家祖辈们辉煌学术的见证与结晶。

她刀子一样的眼神飞射过去,米和无动于衷, 他对除了殷天的女人, 都怀有一种清冷的疏离。

穿过一地火红的塔索花, 两人拥坐在花园吊椅上。

身后是棵盘藤老树,枝叶离离矗矗, 全然盛放, 成了遮天的树伞,庇佑庭院

街面走过一长发赤脚的意大利女人, 拎着高跟鞋向两人投去一眼, 低头抽烟匆匆而过。

那霎间,米和神魂恍惚, 仿佛回到耶鲁的罗克特小宅。

毕伊依曾留学法国和美国,集优雅与乖张的混合气质于一身。

她与米汝鑫碰撞出了激烈的情感火花,正因渴望和迷恋这种棋逢对手的两|性关系。

米和一直想隐瞒家族的隐|性病史,可无论如何掩耳盗铃,它都窥觊在幽暗中,不生不灭。

那源于拥有汉英血统的米汝鑫。

他在父亲米时督去世后跟随母亲生活,在Jefferson的教育及引导下,对脑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1910年,18岁米汝鑫准备去伦敦大学学习神经科学“网状非特异系统兴奋水平所决定的唤醒状态”,Jefferson把黑皮书交予他,让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学习大脑意识功能。

大学时期的米汝鑫内向沉稳,却极其钟爱深夜在繁闹的酒馆角落阅读。

新增了妻子Jefferson所记录的命案及欧洲警署大量的刑侦过程和手段。

密密麻麻的字迹里还有夫妻两人戏谑的美食食谱。

在米时督死亡后,Jefferson将刑侦实践学术化。

用英文和拉丁文在书中写下23篇关于医药、毒物、刑侦手段的论文。

Jefferson的字迹很缭乱,很难辨认,这是米和当初学习时最难攻克的板块。

1年后春花烂漫时,他在爱丁堡的圣乔治西大教堂迎娶了Jefferson。

警察职业的英国妻子让课堂笔记又有趣起来,增加了大量猎奇的命案与欧洲繁复的刑侦手段。

夫妻俩常笑闹地在临街食铺打包芝士、牛肉和红酒,并在夜深人静时,就着美食与微光在阁楼书写笔记。

Jefferson的夫妻有荷兰血统,在一次醉酒狂欢后,他们将课堂笔记正式更名为“Zwarboek”,那是荷兰语的“黑皮书”,并提出了具有仪式感的家族理念:传承与超越。

1892年儿子米汝鑫在爱丁堡出生。

撇下了媒妁之言的未婚妻,握着一方船票,火急火燎地跟随父亲脚步,远赴爱丁堡大学,主攻临床医学。

他性子野,玩得开。

英国的留学浇溉着他的自由与放肆。

他被医学部的“剪刀手”CLUB戏称为“来自东方的手术疯子”。

米时督时常熬夜研读着学术理论,填充着父母的课堂笔记。

殷天噗嗤笑了,搂住他不紧不慢地蹭,满脸戏谑,“瞧把你能的,棺材头上放爆竹,吓死人”。

两人争着争着,都柔滑起来。

楚雨巫山,一场续一场。

门外走廊,是憋尿憋得五官变形的老莫,扭曲地夹着腿,听得惊魂不定!

好好的闺蜜之行,陡然变成情侣夜场,她气得牙酸,又懵然,抱着肚子愤恨地跺地。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