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我在汉朝养老> 我在汉朝养老 第8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汉朝养老 第85节(1 / 1)

推荐阅读:

谢琅:“那你们是不是得往后退一下,让人家过来先换?”

众人连连后退,让开一条路,谢伯文背着麦子过来,“我家只有六亩麦地,一石就足够了。”

“一石?!”众人惊呼。

谢琅家总共才五十二石,他一人换走一石,口气真大。

“现在一石,晒干后会少好几斤,种六亩地刚刚好。”谢琅看向谢伯文,“种太密也不好。”

谢琅双手叉腰,睨着众人,“我答应谁了?”

没人回答,连呼吸声都弱了。

金猴到谢琅身边,就站起来仰头看着他,叫我干啥?

“去山里抓只鸡,我给你炖鸡肉。”谢琅指着东南方向,咕咕两声,又指着自己的嘴巴和猴子的嘴。

金猴放下前爪,四肢朝地。

谢建业:“所以这里有多少,就说明三郎一亩地见多少粮食?”

谢建康点了点头,“是的。”

“那究竟多少?”谢广忍不住问。

谢建康长叹一口气,“六石零一斗!”

“一亩地?!”

谢伯文和谢仲武的麦子也割好了,见姚桂芝领着儿媳妇去帮忙,他们也过去帮忙。

人多割的太快,谢琅不得不借用谢伯文家的驴和场地,让谢伯文帮他打麦子。

两个场地打麦子,以致于还没到傍晚,谢琅家的八亩地就全收上来。

起风时把麦壳飞掉,谢琅就让谢大郎和谢二郎装麦粒。

谢建康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秤,他们装一袋,他称一袋。所有麦粒装好,谢建康惊得合不拢嘴。

“还做不?”谢广问。

谢琅点头,“继续。我觉得前里正口中的纸跟我想的不一样。”

“你还能做出别样的来?”村里人不信。

谢琅看向说话的人,“我做出来了,回头我家割豆子的时候,你们一家老小都先去帮我割?”

黄豆比麦子更脆弱。麦穗掉了可以捡起来。豆子熟透,豆荚炸开,要一个豆粒一个豆粒的捡。说话之人可不敢跟他打这个赌。

谢琅震惊,“你们怎么知道?”

第59章 人多力量大

难不成在他之前有人来过。

谢琅看向前里正谢建康,“你会做?”

“我不会做。但我跟人学过。我家也有纸。”谢建康道。

好在有村里人帮忙,这场农忙没怎么累到谢琅,麦粒不好,谢琅也忍了。

在家歇三天,给家里几个小的做几顿肉,天空飘起细雨。雨停了,地晾晒一天,谢琅就牵着牛扛着耧车下地种黄豆。

豆种自然也是来自江山图。

种豆不需要再犁地,谢琅特意天蒙蒙亮去种。等他种好,村里人才下地。没人看到他的豆种,也没人发现他的豆种颗粒饱满,也没人要跟他换豆种。

豆苗出来,也可以收糜子了。

“没怎么种,这边连粪都没放。”指着靠东边的那片地,“只有西边撒了一点粪。”

“难得是因为没撒粪?”

谢琅摇头,“我觉得是因为以前犁的不够深,种的也不均匀,地有劲也没使出来。明年风调雨顺,也不一定能收这么多。”

“不多一亩地也能见六石。”谢伯文道。

谢琅看看麦粒,都挺好的,“差不多。”

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

“听你的,你是里长。”谢建康道。

谢琅看向众人,“现在行了?”

有些人担心换不到,可他家就这么多粮食,逼谢琅也没用,不好也只能这样。

翌日,没换到麦种的人吃过早饭就去谢琅家。

姚桂芝立刻说,“三郎,也给我留点种子。”

“三郎,也给我家留点。”

“三郎叔,也给我家留点。”

谢琅脑袋一抽一抽的痛,“停停。我已经答应我大伯,前里正大伯和谢广,除了我自家留种的,全换给你们成了吧。”

“我们都听见了。”

“可是你家才五十石。”有人提醒道。

谢琅指着麦秸垛,“还能打出几石。也不是每家都有六亩地。”

“你大伯家十几亩。”

谢琅看向谢建业,“那要不地多的只给换一石,麦地少的按地来换?”说完,就转向谢建康。

谢建康很后悔当众提醒谢琅,早知道就偷偷找他了。

谢琅指着虎子,“跟你猴哥去爪鸡。”

金猴扭头看到他指小白虎,冲小黑狼唧唧两声,小黑狼抛下小七跑过来。

金猴领着虎子和小狼远去,众人才敢大喘气。

谢琅再次问,“我答应谁了?”

“你答应你大伯,前里正,和谢广。”

谢建康:“一亩地!”

“三郎,三郎,先给我换!”

“三郎,你答应过我,先给我换。”

谢琅翻了个白眼,“猴哥,虎子,过来!”

打麦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风吹麦浪的声音。

围在地头上等着换麦种的人连忙问,“多少?”

“三郎,麦秸垛里还有不少吧?”谢建康不答反问。

地里割的快,谢琅匆匆压一遍,把大部分麦粒脱下来,就把麦秸垛起来,打算明天再仔细压一遍。

谢琅这样搞的时候,谢建康也在跟前,不怪他这样问,“不多,一点点。”

“你的麦子没晒,晒两次会少一点,就当那些是折损好了。”谢建康道。

当了半年农夫的谢琅也听人说过豆子的事,便故意问,“怎么不说了?”

“我就随口一问,又没怀疑你。”

谢琅心中一凛,试探着问,“那我怎么没见你用过?”

“没法写字。”停顿一下,谢建康道,“擦屁股都扎人。”

不会吧。

谢琅面露怀疑,“你,去拿过来我看看。”

谢建康见他不信,而又不想陪谢琅瞎忙活,就立刻回家拿纸。

糜子收上来,谢琅家最东边的那间房也堆满了粮食。

歇息一天谢琅就带人上山,把水里的竹子捞出来,让村里人把竹子砍开,把竹子里的那层白皮揭掉。

众人满心疑惑却不敢问,便撺掇谢广问谢琅要做什么。

在谢琅家门口干活的都是男人,谢琅也没瞒着他们,“做可以写字的东西。”

“你要做纸?”众人齐呼。

“那也比我们自己的好太多。我们种仔细点,说不定也能和你一样,一亩地见七石粮食。”谢伯文道。

“你快别说了。三郎这些给我们,那个麦秸垛再摊开晒一天,再压一遍,说不定还能再出点。”

谢琅想说不可能。可见众人包括谢伯文在内都希望他再压一遍,便点头说,“好。”

翌日,忙活一天,只弄一斗粮食。而这一斗也被人给换走了。

谢琅家除了他自己留的一斗,全是村里人的粮食。这些粮食有的很干瘪,有的麦粒瘦长,谢琅都不想吃。可他家没大磨盘,出去磨面粉,只能用这些粮食。用他江山图里的一定会露馅。

谢琅叹了一口气,牵着牛,叫谢广牵着他家驴,去打二遍麦。

下午,不甚热了,谢琅把麦秸垛起来,看到地上厚厚一层麦子,不禁惊呼,“还有这么多?”

“多少?”谢伯文扒开一看,“还能再打四五石?”

谢琅点一下头,就把昨天买换到的全部叫过来,扬掉麦壳,装起来称一下,足足八石。加上昨天的五十二石,谢琅家八亩地见了整整六十石粮食。

比谢琅估计的四百斤还多了五十斤,谢琅有点意外。养蚕里的人震惊了。就连已有预感的谢伯文都忍不住问,“你怎么种的?”

谢琅想翻白眼,“我谢三郎一个吐沫一个钉。”

众人放心下来就说,“你家收麦子的时候跟我们说一声。”

“不会忘了你们。”谢琅上山打猎,下地挖井都行,就是割麦子不成,弯下腰干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乐得村里人都跑去他家地里“抢麦子。”

三天后,养蚕里大部分麦子都割掉了,谢琅才拿着镰刀,领着孩子下地。

谢建康和谢建业家都只剩一小块麦田。见他下地,立刻把家里的女人赶过来帮他割麦子。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