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表妹软玉娇香> 表妹软玉娇香 第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表妹软玉娇香 第59节(1 / 1)

推荐阅读:

孟二夫人甚至猜到圣旨是为了宫宴的事情、以及为何传旨的公公特地点了盛卿卿的名字。

有了孟二夫人的猜测,在听到传旨太监口齿清晰地念出自己的名字时,盛卿卿并不太惊讶。

她只是在认真地思索自己究竟什么地方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若不是皇帝,那至少也是宫中的某人。

想到这里,盛卿卿不动声色地用余光扫了一眼后方的胡氏的孟六姑娘。

第59章

刚刚从福寿园中散开的一群人又在孟府正厅碰了面。

盛卿卿跟在孟二夫人身后迈入正厅时,余光瞥见果然如同方才通传的那样,大厅里左右站着两拨人。

一拨佩着兵器一身冷肃,另一拨则是衣着华丽面白无须。

这两方人像是隐隐对峙着似的,各自之间隔了五六步的距离。

一个丫头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夫人,外头来了大理寺的人,说要带四夫人走!”

孟二夫人脚步一停,“那便按照老夫人说的,让他们带走便是,慌张什么?”

丫头满脸通红、断断续续地说,“还来了一队人,说是宫中的,来传圣旨!”

“圣旨?”孟二夫人道,“去通知其他人了吗?”

“去了去了,”丫头飞快地瞟了一眼盛卿卿,低头道,“那领头的公公点名说要表姑娘也一起去领旨,张管事才让我快些来找表姑娘的!”

一开始,孟老夫人对这笔财富的由来讳莫如深,盛卿卿以为那是孟府的秘辛,便不曾详细询问。

可今日孟老夫人脱口而出的解释,却将盛卿卿拉入了更为疑惑的深渊。

若真有这么多钱,盛淮为何要伪装成一个小小的护院藏身于孟府之中?以这笔巨富,光明正大上门提亲都足够撼动整个汴京城了。

再者,非要离开的话,为何将钱都留下、去边关过那样贫苦的生活?

父母的过往对曾经的盛卿卿来说已是个谜团,如今了解得越多,却反而越陷入迷雾之中。

上次在街上意外碰着时,也是因为孟珩办差凑巧撞上,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孟珩便离开了。

“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盛卿卿想着想着喃喃自语出了声。

青鸾耳朵尖听见侧了个脸,道,“方才来的那些大理寺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认识大将军?”

听青鸾这么一说,盛卿卿立刻又想起了大理寺那人临走时看自己的眼神,又连着想到魏梁和闻夫人,不由得拧了眉。

她明明是第一次来汴京,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却好像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深陷其中了似的。

盛卿卿早在来汴京之前就听说过武定侯夫人的英勇事迹,正是从父亲盛淮口中听来的。

不过武定侯夫人却不是那么好见的,盛卿卿也不能贸然自己递拜帖上去。

她思虑再三,最后先联系的是闻夫人。

闻夫人回信倒是很快,信中力所能及地讲了她所知道关于盛淮的事,却没有多少能用得上的。

无论这回信的内容是真是假,盛卿卿对此早有准备,通读了信后倒没有太失望。

江陵一役死了太多人,盛卿卿在脑中努力地搜索一阵,却也数不出几个能问询盛淮旧事的人。

王敦太过年轻,孟老夫人闭口不谈的态度相当明确,而孟府的四位夫人都是在孟云烟定亲之后才入的孟府,不可能听说过孟府里一个下人的轶事。

盛卿卿将自己认识的人来来回回数了一遍,除了有些神秘的闻夫人,竟再没有一个适合打听消息的人。

如今看来,孟老夫人或许是唯一一个可能知道内情的人了。

想到这里,盛卿卿出了一口气,“青鸾,母亲应当不曾提过汴京里别的旧识吧?”

孟六姑娘看起来好像要冲上来和盛卿卿决一死战,让孟四爷皱眉令人拽走了,哭声渐行渐远。

孟四爷临走时,深深看了盛卿卿一眼。

他看过胡贵妃的信件后,当即拍板决定去找孟老夫人摊牌,那时怎么想得到,才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事况急转直下变成了现在这样?

胡家信誓旦旦许了天花乱坠,却连一场宫宴中的位置都保存不住。

——莫不是盛卿卿手里的钱还八字没个一撇,胡家先自个儿垮台出事了?

孟老夫人扭头看了看他们,叹着气摆手让其余人走开,将人群中央的胡氏暴露了出来。

孟六姑娘尚且知道哭个不停,胡氏却整个人跟傻了似的被大理寺的人扣住带往门外去,一点反抗也没做。

直到她被押着走出了十几步时,才猛地回了魂地回头对孟六姑娘和孟四爷尖声喊道,“找人救我!胡家……我父母亲一定不会不管我的!”

孟六姑娘哭着应声,大理寺的人却对这母女分离的场景熟视无睹,提着胡氏便出了孟府正门。

盛卿卿不必回头都能觉察到孟四爷深沉的眼神正落在她身上一动不动,像是思考,又像是敌视。

“是娉婷来喊我一道去的,”孟二夫人解释道,“既然事情告一段落,我带你去和她见一面,好叫她放个心。”

盛卿卿了然,“多谢二舅母。”

“你和娉婷相处得好,我心中很是高兴。”孟二夫人欣慰地说,“这孩子心里总是压着许多事,将自己困得严严实实,有你之后,她总归是多了些笑颜,我还得谢谢你呢。”

“是二姐姐对我多有照顾。”盛卿卿不好意思道,“怎么成了我来趁功劳了。”

“今日的事,于你来说也是天降横祸。”孟二夫人轻轻叹息道,“我其实不曾见过你的母亲,但她当年在汴京城中是很有名的。我呀,是听着她的名字,艳羡憧憬地长大的。”

胡氏这会儿整个人懵懵懂懂的,好似还没回过神来,细看还能见到嘴边没来得及擦干净的血迹。

圣旨中,也并没有提到四房任何人的名字。

等太监终于将冗长的圣旨念完,他便主动上前扶起了孟老夫人,笑眯眯地道,“本不该让老夫人您跪的。”

孟老夫人摇头站了起来,神情平淡地和太监交谈了几句,声音并不高,盛卿卿没听真切,只见到他们两人同时朝自己望了一眼。

在旁等待了半晌的大理寺众人也终于有了动静,为首一人上前道,“孟胡氏何在?”

等孟老夫人出来时,捧着圣旨的太监才上前了一步,笑意盈盈地道,“老夫人,接旨吧。”

盛卿卿跟着留在孟府内的众人跪了下去,仔细听了一遍圣旨的内容。

除去一些繁杂的修饰,圣旨的意思倒是很简单——年关将近,宫中即将举办宫宴,孟府中熟人得允参加。

一场宫宴,能去参加都是身份地位的表现,但人数至少也有几百人,每家都宣圣旨是忙不过来的,因而只有最受器重的那几家会收到圣旨。

这些相关的知识,盛卿卿在来前厅的路上已经听孟二夫人和孟娉婷讲解过了。

原本还有些走神的盛卿卿倏地回了神,她讶然地指了指自己,“我?”

丫头连连用力地点了好几下头。

孟二夫人立刻道,“别回你的院子了,叫上娉婷,你和我一起去前头接旨。”

盛卿卿低低应了一声是,心头怦怦乱跳起来。

——孟府接个圣旨不足为奇,可点名要她一起去便说不通了。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雾里,盛卿卿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被不知名的阴影所笼罩。

孟老夫人无意中说的那几句话,仿佛暗示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即便孟老夫人爱女心切,那敬而远之、甚至带着避之不及的态度却叫盛卿卿捉摸不透。

仿佛那不是什么财富,而是阎王的生死簿一般。

盛卿卿沉思到一半时,已经到了孟二夫人的院子门口。

——她却对此一无所知,这感觉叫盛卿卿浑身上下都不太舒服。

“姑娘若是请大将军引见那位夫人,应当也不算什么大事,大将军一定会同意的。”青鸾肯定地说。

“那不然,姑娘去问问大将军?”青鸾又出主意道,“您先前不是惊喜地说,大将军同老爷曾有过一面之缘吗?”

“一面之缘罢了,父亲应当不会对人轻易讲那些。”盛卿卿按了下额角。

不过若是孟珩引见,或许能有理由去拜见那位同样是军伍出身的武定侯夫人。

只是这又少不得麻烦孟珩帮忙,盛卿卿多少有些不想因为一点琐事就去打扰他。

毕竟近些日子来孟珩似乎很忙,孟府里压根见不着人。

青鸾苦思冥想了半晌,过了个把时辰才突然道,“姑娘,我想起来一个人,不过不是夫人提过的,是老爷提过的。”

盛卿卿坐直了身体,“是谁?”

“就是那位最有名的打过仗的夫人!”青鸾道,“我记得老爷说同她一起打过仗。”

“武定侯夫人……”盛卿卿喃喃念出了这个名字,“确有此事。”

江陵多战事,除了守城军常驻,也有别的编队来交换驻扎或只是途径。

盛卿卿无视了孟四爷的打量,她也同众人道别往自己的院子里走,步速很慢,脑子里一时间想着许多事情。

这短短一个时辰里透露的讯息太多,还得好好静下来整理清楚。

从前盛卿卿只当自己知道母亲的身份已经够晚的了,谁想她知道父亲真实身份的日子来得更晚。

由双亲身亡而引向汴京的一切线索,竟都同父亲的身份缠绕在了一起。

盛卿卿见过那么多的财富,却不知道名不见经传、看起来只是个普通人的父亲究竟从什么地方得到这么大一笔财富。

这两拨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太监一行人将旨宣完后拿了赏就走,大理寺一群人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只有其中一人坠在后头落了些距离,像是审视般地盯着盛卿卿打量了两眼。

盛卿卿难以形容对方的眼神——那人仿佛早就认识她了一样,又像是今日才第一次见她。

等到这两方人马都离开后,孟老夫人路过盛卿卿身边,低声说了句,“有的事该知道时总会知道,问了也没有用。”

这便是让她不要多费工夫去问的意思了。

盛卿卿垂眼不语,等孟老夫人的身影缓缓消失后才重新抬起了脸来。

盛卿卿打趣道,“便如同现在的二姐姐在汴京城里一样?”

孟二夫人失笑,“我便厚着脸皮点头吧。想娶她的人,同过江之鲫一般多,青年才俊之间争得头破血流,王公贵族也比比皆是,你母亲却不曾为谁动容过。因而你来孟府之后,我便想,你父亲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才让你母亲愿意同他一起背井离乡。”

“我父亲在我看来却是个相当普通的糙汉了。”盛卿卿想了想,道,“若不是今日外祖母说了出来,我也不知那些东西多是我父亲留下的。”

“我是做过母亲的人,大抵明白你父母的心思。”二夫人柔声说,“总归是为了你好、护着你,才会这么做的。”

盛卿卿恍然想起郊外那一密室的巨量财富,低头笑了一笑,“可惜我听不到他们亲口告诉我,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