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农家福娃> 农家福娃 第4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家福娃 第44节(1 / 1)

推荐阅读:

翡翠姑姑目光平视前方,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回大皇子的话,九减五等于四。”

没过多久,大皇子就悲催的发现,自个儿好像被算学给包围了。

所有见到他的人,不管是宫女还是内监,都会在与他对话的每一句末尾都加一句十以内的加减法,听得他一个头两个大。

“母妃,尚书房的课业繁重,日后我就不过来了。”大皇子想要逃离苦海。

贵妃笑得一脸温和,“可以,我儿心向学习,母妃心中甚是宽慰。为了我儿能够尽快学会算学,母妃决定给我儿身边换一批下人过去,每日都同我儿念叨算学中的这些加减法,直到我儿什么时候闭着眼睛都能将算学学明白为止。我儿意下如何?”

贵妃火急火燎地找到了苏鲤,伸手就掏出一个玉镯子来套到苏鲤手腕上,言辞恳切地说,“苏女师,我儿算学不行,你可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苏鲤想了想大皇子的问题所在,建议道:“娘娘不妨让宫里人多在大皇子耳边念叨念叨,十以内的加减法是所有算学的基础,纵然刚开始记不住,但听人念叨的时间长了,肯定就记住了。就好比说宫里人这么多,但我天天在这条路上走,就算从来都不与当差的人说一句话,混个脸熟还是可以的。”

贵妃娘娘能在嫁给这么一位薄情寡义冷心皇帝的基础上,还稳占四妃之位,她自然有过人之处。

贵妃娘娘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她的执行力超强。

她将苏鲤的话奉为经典,回去之后就安排了下去,她宫里的人见到大皇子之后,请安后面都得跟一句十以内的加减法。

皇帝选妃,并不是挑脑子好的选,而是挑脸好的选,有些妃子入宫没几天就因为脑子不够好使当了炮灰,她们肚子里怀着的孩子能聪明到什么地方去?顶多算是中等之姿,想要同苏茂林和苏修竹比,他们哪有那个能耐?

苏鲤在去尚书房之前就摆正了心态,她为了让这些‘龙的传人’们更好的吸收算学的精华,还让尚食局的人准备了黄豆,每个皇子给分了一布袋,第一堂课就教皇子们数黄豆。

“先拿一颗黄豆,在拿七颗黄豆,一共几颗?”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不少皇子就呆愣住了,让他们拿着黄豆数,他们都能数出一个错误的数来。

苏鲤意识到这些皇子们在算学基础上的匮乏,临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改为让皇子们识数字。

“教授兄弟俩知识的先生也是当代大儒,那教书先生看我们家俩崽子是北疆来的,还给兄弟俩开小灶吃偏饭,兄弟俩跟着站了不少的便宜。宝丫头自个儿机灵,跟着宫里的女官们谋差事,日子也过得不错,听说吃的穿的比家里都好,可我就是不放心。”

“宫里头再好,能有家里好?宝丫头生来稳重老成,想来肯定是报喜不报忧的,她在家书里说自己过的不错,谁知道背地里吃了多少苦?年纪轻轻就寄人篱下,还是在那虎狼汇聚、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

“我倒是宁可她在家书中多同我和崇文抱怨抱怨,说说自个儿吃了哪些苦,这样当爹娘的心里好有个数,反倒好过一些。她在家书里说自己什么都好,谁知道真正的情况是什么?哎,我的宝丫头啊,我的茂林修竹啊……”

————————————————

叶桂枝哭得肝肠寸断,以为自家老实巴交的闺女带着俩儿子寄人篱下,肯定吃了不少苦,殊不知,真正吃苦的是那些宫里人。

别看都是掌事姑姑,可脑子和脑子还是有差别的,有的掌事姑姑学三遍五遍就学明白了,有的掌事姑姑学二十遍都学不明白,还极有可能把人的思路也给带跑偏了。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些掌事姑姑是宫里头学习热情最高的一茬人。

原因无他,她们不仅要比过其它宫院的同僚,还得回去帮着自家主子给皇子公主们批改作业,说不定还得临时充当一个答疑的角色……真是要了这些掌事姑姑们的老命。

苏鲤在尚书房和勤文殿三个时辰的课,都不及给这些掌事姑姑们上一个时辰的课累。

-------------------------------------

皇帝就喜欢吓唬苏鲤,见这一招奏了效,他又问苏鲤,“既然你说谈到老十三的优点,你可以讲个三天三夜,那就同朕仔细讲吧,莫说是三天三夜,就是九天十夜,朕都允你讲!反正朕今日正闲的无聊,听你在耳边叨叨,也挺不错。”

苏鲤嘴角抽搐了一下,脸上堆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的假笑,“陛下……”

皇帝哈哈大笑,笑得全身舒坦通泰后,才同苏鲤说,“从今日起,你每天都拟一份单子,让内监送到御书房来,朕想看看朕的这些儿子究竟是什么成色。”

“对了,公主那边呢?”

皇帝这么随口一问,却是给苏鲤出了个大难题,她字斟句酌道:“公主们倒是挺天真烂漫的,可就是有些天真烂漫了过头,依旧在学十以内的加减法,不过陛下吩咐过,公主们无须学太多太难的东西,日子也长得很,倒也犯不着着急。”

因为主动作妖,淑妃成为后宫里头一个需要学算学的妃子。

二皇子好歹还能把加法减法学明白,淑妃却是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阿拉伯字母就头痛……这件事成为了后宫当年十大笑柄之首。

-------------------------------------

大皇子和二皇子表现出来的差劲让皇帝十分担忧,他特意召来苏鲤,问苏鲤尚书房中各皇子的情况。

苏鲤哪敢妄议皇子?指不定哪天哪位皇子就当权了,甭管傻的还是聪明的,这些皇子都是得罪不起的潜力股,她想了想,同皇帝提议道:“陛下,若说聪颖,微臣不敢妄断,只能说在算学一道上,十三皇子的天分最高,也最勤奋踏实,不论是加法减法还是乘法除法,亦或者是四则运算以及近日才讲到的解方程,十三皇子都学得很好。”

皇帝被问得凡了,索性直接说了,“你说加减法够用,那朕问你,大燕朝供二十四省六十九州,倘若每州每年都能缴纳赋税三千一百八十石米,最后进入国库的粟米,共有多少石?”

淑妃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

皇帝问她,“怎么,爱妃好歹也是出自书香门第,连这么点东西都算不明白了么?”

淑妃赶紧道:“陛下且荣臣妾想想,每州每年都能缴纳赋税三千一百八十石米,一共六十九州,那就是六十九个三千一百八加起来,给臣妾一晚上……不,给臣妾三天时间,臣妾一定能算清楚。”

皇帝冷笑,“三天?何须三天?随便从六局一司提溜一个女官过来,半盏茶不到的工夫,就能将这数目给算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乘法的用处!民间虽早有匠心之人琢磨乘法,但从未被人重视过,如今朕才知道,算学居然有如此大用处,之前从来都是守着宝山而不自知!”

“皇儿,你一定要给母妃争气啊!现在的宫里头,谁不知道那算学有用?母妃听一些女官说,学了算学之后,感觉自己的脑瓜子都灵光了不少!”

“那些女官们都能学会的东西,皇儿你怎么可能学不会?”

二皇子有一肚子的理由,“母妃,那加法与减法有用,乘法与除法有何用?宫里的女官当差也好,内监当差也好,哪个不是一件东西一件东西地数,不是我不愿意学乘法与除法,而是乘法与除法实在没用啊!”

淑妃一听,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她第二天就去找皇帝吹耳边风了,“陛下,臣妾有一事不明,您让皇子们在尚书房跟着那小丫头学算学,加法减法不够用吗?非要学乘法与除法。学那乘法与除法有什么用?”

叶桂枝同娘家的关系好,书信往来也最频繁,没错过娘家的太多事情,同娘家人聊起来也没太大的隔阂,只是让这十年里娘家新添的侄子侄女们认了一下姑,然后又同娘家的亲戚熟悉了熟悉。

她亲娘问,“桂枝,你们这次回来还走不?”

叶桂枝扯着嘴角笑了笑,“得走,崇文被当今的皇帝调去南疆了,我们就是在老家这边待一两天,昨儿个傍晚到的,今天回来看一天,明天早晨就走了。陛下还在京城等着崇文入宫汇报这些年北疆的情况呢,不敢在家里多待。”

她亲娘急了,“十多年不回来,回来一次,就待个一天不到?”

叶桂枝苦笑,“娘,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崇文太忙,走不开,而府里上上下下大小事情都得我管着,我哪能走得开?有心回娘家,可实在没那个精力。”

大皇子瞠目结舌,良久之后,掬了一把辛酸泪。

-------------------------------------

二皇子的加减法学得都不错,乘除法却是一窍不通,算出来的答案……那叫一个一言难尽,苏鲤觉得就算自个儿喝醉了,也绝对不会算出像二皇子给的答案一样那么离谱的东西!

二皇子是淑妃所出,他有一个心比天高的母妃!

淑妃自认为自个儿的才情、相貌样样都比贵妃好,却始终被贵妃稳压一头,心里气得要死,却还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将自己的这份压力都加诸到了自家儿子身上。

宫女内监们只懂得伺候人,她们哪懂得十以内的加减法?不过这个可难不倒贵妃,她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了一招。

请六局一司的女官们过来教,不需要让宫女内监们学会,只要这些宫女内监们能够记得住一句就行,就和记自个儿的名字一样。

第59章 入V第三十七章

尚书房放学后,大皇子如往常一般,打算在贵妃这边吃过晚饭后再回皇子所,怎料一进门,跟在他母妃身边伺候的翡翠姑姑就冲他来了一句,“大皇子安好,九减五等于四。”

大皇子愣住,“翡翠姑姑,你说什么?”

识完数字之后,再开始数着黄豆学加减法,然后再学乘除法,因为皇帝要求给这些皇子们学的东西难一些,苏鲤还特地给这些皇子们加入了‘解方程’这种应用型极高的算学方法。

这些皇子们有个好处,不调皮不捣蛋,也没因为苏鲤是个小姑娘就轻视苏鲤,只是交上来的功课,实在是良莠不齐。

十三岁的大皇子算加法还算可以,一算到减法,脑子里就糊成了一锅粥,做题全部靠懵。

大皇子是贵妃所出,贵妃看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所拿的功课本上全都是朱笔批注出来的红叉叉,还以为是被苏鲤给针对了,赶紧从六局一司请来女官看,从女官嘴里得了确切的回复,苏鲤并没有针对大皇子后,她越发着急了。

这问题是出在自家儿子身上啊!

苏鲤在宫里办起了女官学班,带着六局一司的女官学起了算术,女官们本身就是相当有才华的女子,脑瓜子灵活,有眼力见儿,自制力也强,跟着苏鲤学算数的时候,这些女官们都个个脱了一层皮,尤其是那拗口的九九乘法表,差点把一些官话说得不地道,喜欢在话里夹几句方言的女官们给逼疯。

女官们虽然遭了罪,但收效很明显,六局一司的办事效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了起来。

皇帝下令让苏鲤上午去尚书房给皇子们讲算学,下午去勤文殿给公主们讲算学,还得抽时间给各宫的掌事姑姑以及内务府的内监们讲,俨然在宫里掀起了一股‘全民学算学’的风潮。

不管是皇子、公主,还是各宫各院的掌事姑姑以及内务府的内监,在学习基础上,都是无法同历经层层选拔的女官们可以相提并论的。

女官们的那一手好字就超越了绝大多数人,平时她们当差时也会用到一些基础的算学,勉勉强强算是有基础,人也有恒心,愿意坚持。

苏鲤看着一把老骨头都顶着压力发奋学习,那些皇子公主们却学得漫不经心,憋出一个损招来。

皇帝不是想了解皇子公主们的学习情况吗?那她就日日都给出一份成绩单,差内监送去御书房,将皇子公主们最真实的学习情况汇报给皇帝看。

皇帝又问,“那各宫的掌事嬷嬷以及内务府的内监呢?她们学得怎样?”

苏鲤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给了皇帝回答。

皇帝一看,心中和明镜儿一样,摆手道:“能教多少教多少吧,他们若是学不会,也莫要强求。”

各宫各院的掌事姑姑都一大把年纪了,好些人比杨绣槐的年纪还大,这些人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伺候人,现在突然让她们拿起笔杆子学东西,这才是真正地强人所难。

最要命的是,这些掌事姑姑们攀比了一辈子,遇到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想比比。

“老十三?”

皇帝眼中有疑惑闪过,转而又变成了恍然,“老十三乃是中宫嫡出,皇后虽然近些年有些疯疯癫癫,但不论是品貌还是才情,都是其它妃子无法比肩的。小丫头,你同朕说说,在你看来,老十三身上有哪些缺点?”

苏鲤缩了一下脖子,仔细斟酌好才回答,“十三皇子性情坚韧,守心自律,品性亦是优良无双。若是陛下叫微臣说十三皇子的优点,那微臣定然可以讲个三天三夜,但若是叫微臣讲十三皇子的缺点,微臣可得仔细想想,不知道过分早熟算不算?十三皇子与微臣本是同龄,但看着太过老成持重,这点固然好,但少了些孩提时期应当有的天真烂漫,也算是一种遗憾。”

皇帝挑起眼皮看苏鲤,“你说十三太过老成持重,怎么就不看看自己?朕一直都纳闷,苏爱卿是如何教你们姐弟三人的?”

苏鲤立马噤声。她一个穿越来的老灵魂,怎么能和那货真价实的十三皇子比?

“至于那除法,真问你一个问题,朝廷共收上赋税四千八百万石,若按省来分,各省均缴纳赋税多少石?”

淑妃:“……”这他娘该咋算?

皇帝不愿再看淑妃那张满是惊讶的脸,他说,“你自诩聪明,殊不知,却是从头到脚都傻透了!这等简单的算学题目,随便找一个女秀才过来,都能在一息之间给出答案,便是各省均出两百万石,这便是除法,你同朕说除法无用?”

“朕看你这脑袋才是无用!从今日起,你别出来了,找个女官抄一份九九乘法表,何时学会算学,能将九九乘法表倒背如流,你再出来!”

淑妃天天听自家儿子抱怨说那九九乘法表有多么难背,根本就不是人该背的东西,这会儿乍一下听到皇帝让她也背,当下就感觉天都要塌了。

皇帝放下手中的书册,问,“你这话是听谁说的?”

淑妃哪敢把自家儿子给供出来了,她想了想,道:“臣妾看二皇子每日为攻克烦忧,不堪困扰,心中忧虑……这些都是臣妾自个儿琢磨出来的。”

皇帝冷笑一声,“你若是闲着没事,就多出去走走转转,少琢磨这些不该由你来琢磨的事情。女官们当差,都说那加减乘除有用得很,到了你这儿,怎么就变成无用之物了?”

淑妃:“……”

她不甘心,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求陛下明示。”

叶家老太太又问,“宝丫头呢?怎么没见你把宝丫头给带回来?你不是说你还生了双胎儿子吗?怎么着,不打算让你那双胎儿子渐渐外祖这边的亲戚,不打算让你那双胎儿子认认舅家的门?”

不提苏鲤和苏茂林、苏修竹还好,叶家老太太这么一提,叶桂枝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开始往下掉,可把全家人都给吓坏了。

“桂枝,你别哭啊,咋了,是娃儿生了什么事,给没了吗?”叶家老太太也急的跟着掉泪。

叶桂枝把泪擦干,长吁短叹道:“娃儿都好好的,就是皇帝给下了一卷圣旨,把三个娃儿都接去京城了,在宫里养着。”

“得亏宝丫头懂事,皇帝看在崇文的薄面上,对姐弟三人也还算照拂,宝丫头给家里写家书说,她们姐弟三人在宫里都活得挺好,茂林和修竹跟着皇子们一块儿念书,每天都得去尚书房,累是累了点,但学的东西很多。”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