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农家福娃> 农家福娃 第1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家福娃 第19节(1 / 1)

推荐阅读:

杨绣槐心里十分肯定,只要张春芽和李大妮不作妖,养猪养鸡绝对赔不了。

第32章 入V第十章

尚有理智的杨绣槐是这么想的,已经沦为三房狂热崇拜者的张春芽和李大妮会想不到这个?

在回来的路上,张春芽和李大妮就已经商量好了。

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巴结三房’作为家庭方针,坚决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扫把星离自家远远的,才能保证自个儿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叶桂枝嫁过来之后,已经给过杨绣槐不止一次惊喜了。

撇开给老苏家生了一个转运的宝贝疙瘩不提,单单是上头两个嫂嫂撺掇着闹分家,她都不吭一声这件事,杨绣槐就高看了叶桂枝一眼,这人沉得住气。

明知道两个嫂嫂闹分家是因为看不起自家男人,现在有了本事还想着帮衬兄嫂两家,杨绣槐就得给叶桂枝竖根大拇指!

就苏崇文拿基本上拿着媳妇儿的话当圣旨听的耙耳朵,要是叶桂枝不同意带着兄嫂两家发财,苏崇文敢吱声?

杨绣槐心里感慨,“这个三媳妇真是娶到就是赚到,人家眼睛里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在一根针两粒米的事情上计较,看着就像是有本事的。”

————————————————

而张春芽和李大妮摸着黑从县城回去之后,一进门就遇到了黑着脸的杨绣槐。

杨绣槐瞅着李大妮皱眉训道;“你这婆娘,自个儿挺着个大肚子,都不知道早点回来?全家人都替你操心。要不是你大嫂跟着,我们这会儿都出门去找你了。”

不等李大妮开口解释,张春芽就亲亲热热地挽着杨绣槐的胳膊把杨绣槐拖到屋子里去了,“娘,你先别急着训,我和二弟妹这次去县城得了咱家福星福将的指点,见识了一下老三家夫妻俩赚钱的速度,回来是同你商量大事儿的。”

这短短几句话里蕴含的信息量太大,杨绣槐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

睡了一觉起来,叶桂枝感觉自个儿全身都要散架了,可是想到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卤肉和卤蛋,她只能咬牙爬起来,将就着做了顿早饭,然后便掂着锅勺上灶台去了。

苏崇文和叶桂枝商量过佟掌柜的提议,一共三分利,佟掌柜愿意让出两分来给他们夫妻俩,还将最让他们夫妻俩头大的事情给兜了过去,已经算是仁义至极。

虽说佟掌柜也是无利不起早,她看中的是卤肉和卤蛋给吸引来的客人,但苏崇文与叶桂枝夫妻俩心里依旧感激。

苏崇文的私塾开了起来,叶桂枝的小生意也做了起来。

其中四两是她和苏崇文给的,余下的四两是苏崇梅给的,苏崇文还在这上面卖了个文字游戏,他说,“既然大哥和二哥祝崇菊‘事事如意’,那我和崇梅就祝崇菊‘好事成双’!”

除了出嫁之外,还能有啥好事?

当然是生奶娃娃了!

苏崇梅被苏崇文隔空羞了一把,红着脸把那十六两银子塞到箱子里去,心里同样感慨个不行。

时间往前推一年,那个时候的她哪敢想这些啊,她以为自个儿会嫁一个老实巴交的后生,然后将余生用在同婆婆斗智斗勇上,没想到短短一年,娘家日子过好了,单单是银子就给她添了十六两做嫁妆,这还不说杨绣槐给她添的那些新衣裳和新被褥。

————————————————

猪崽儿买了回来,猪圈也都搭好,张春芽就投身到了养猪大业中去,每天一睁眼就忙活个不停,到天黑透了才能歇下。

随着猪崽儿渐渐长大,张春芽的盼头越来越强。

日子一晃就进了五月的门,吃过粽子后,老苏家的另外一件喜事到了。

苏崇菊要出嫁!

“不怕不怕,我婆婆和二弟妹也一起养呢!娘,要是你愿意相信我,你就也赶紧买几头猪崽子养,不然到时候可别看着我赚钱眼红!”

张老太又问,“买这么多猪崽子可不便宜,你有那么多的钱吗?”

张春芽连连摆手,“崇山这半年打猎还行,你觉得我缺这点儿小钱吗?等我小姑子嫁出去后,我和崇山商量着重新盖一处院子呢!娘,你们要是钱不够,买猪崽儿的钱我借给你们,等猪养大卖了钱之后你们再还我就成。”

张老太彻底迷糊了,“春芽,你们家的运道……不是一直都不怎么好吗?怎么运道突然就变得这么旺了?”

张春芽神秘一笑,诚恳地说,“都是我婆婆领导得好。至于其他的,我不能和你们说,天机不可泄露。”

张春芽看着那几乎都看不到色儿的糖水,撇撇嘴,嫌弃道:“这叫红糖?这里面有红糖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碗没刷干净呢!”

她嫂子给气了个倒仰,从张春芽手里拿过碗,气呼呼地回了灶房,用勺子直接舀了两大勺红糖放到那碗里,气鼓鼓地塞给了张春芽。

张春芽尝了一口,险些被那红糖味给齁死。

“娘,我嫂子都这么败家的吗?这碗红糖水里都放了多少糖?甜死个人了!”

她嫂子气成了斗鸡眼,“放的糖少了你怪我抠,说我苛待小姑子,放的糖多了之后你说我败家,到底咋样才能让你称心如意?你之后想放多少糖自个儿去拿,我想让你多喝点糖水还有错了?”

张老太正坐在炕头喝稀粥呢,突然听到张春芽这腻死人的嗲声,吓得老太太差点从炕上摔下来。

张春芽她嫂子不乐意了,端着盆水从灶房泼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不是春芽吗?怎么有脸回娘家来了?原先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回娘家哭穷,现在日子过得蜜里调油,又回娘家来干啥?十来嘚瑟你们多能赚吗?”

张春芽火冒三丈,当初同她嫂子掐架的时候,她嫂子一把扯掉她好几绺头发,这个仇她还在心里记着呢!

她自问这次回娘家是打算带着娘家一起赚钱的,结果她嫂子这样阴阳怪气,还拿水泼她,张春芽的无名之火‘腾’地一下就起来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现在得了赚钱的法子,好心好意回娘家来同你们说,你还拿水泼我拿话刺我,呵,张春生,你还在屋子里窝着装死呢!你就看着你媳妇儿这样欺负你妹子?”

屋内静悄悄一片,倒是张老太端着空掉的碗走了出来。

张春芽哪好意思把自个儿拎来的东西再给拎回去,她一个劲儿的说不要,把叶桂枝给逼急了,叶桂枝道:“你要是这样,之后就算养了猪和鸡,我也不收你的肉和蛋!”

张春芽如遭雷击,紧紧抓住原先想推回去的那块肉,就仿佛是扯住救命稻草一样,死活不啃撒手,“哎哎哎,你这是干嘛呀!我拿回去还不成吗?”

叶桂枝脸上这才有了笑意,她故意白了张春芽一眼,道:“赶紧带回去!你和二嫂来就来,还拎东西……你们帮衬我和崇文已经够多了,要是次次都这样,我们俩怎么好意思?”

“再说了,这卤肉又不是只给你吃,你拿回去切了,让爹娘都尝尝味儿,让大哥和二哥也跟着下下酒。”

“鹿娘不是身子虚吗?多吃点肉对她的身体好,我卤肉时用的卤汤里有不少好药材,卤出来的肉和蛋都有滋补功效,你让鹿娘多吃点,说不准今年秋冬的时候,她就不怎么咳嗽了呢!”

第二天一大早,张春芽就起了个大早,等福临楼来的人把山货与河鲜都拿走,张春芽就撵着苏崇山和苏崇水去搭猪圈和鸡圈了。

张春芽把做午饭的事儿拜托给苏崇菊和杨绣槐,在家做了一番心理建设,从家里拎了一块肉就回娘家去了。

要说这张春芽,那是真的拿得起放得下,当初为了保全自个儿,同娘家上上下下都手撕了一遍,如今她想着娘家人手里有小猪仔儿,立马就能把之前发生的不愉快全都忘掉,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样。

只不过进娘家门的时候,张春芽还是心怯了一下。

“娘……”张春芽脸上堆着笑喊了一声。

张春芽一直都翘着脖子张着嘴等杨绣槐给答复,结果杨绣槐却迟迟不吭声,张春芽急了,“娘,您倒是给个准信儿啊!咱家养不养猪?养不养鸡?如果养的话,明儿个我就让崇山去打猪圈编鸡笼,崇山这几个月能挣,我们家就可以养二十来只猪崽子,到时候再养四五十只鸡,猪喂的好的话,半年就能出栏,到过年的时候,一只猪崽子换二两银子,我和崇文能大赚一笔呢!”

李大妮想着自个儿大着肚子没办法养太多猪和鸡,只能默默咽了口口水,道:“娘,如果您同意的话,我和崇水也养一些,我大着肚子没法儿养太多,就养五六头猪崽子,十来只鸡,不然等我生了娃儿,崇水一个人忙活不过来。”

杨绣槐点了点头,“养,反正是你们两家掏钱,你们想养多少就养多少。”

要是放在以前,杨绣槐还会琢磨琢磨养多了猪和鸡会不会养不活或者是赔钱的事儿,但这半年里,她亲眼看着张春芽和李大妮殷勤地巴结着三房,然后把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早些年过日子时那种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倒了血霉的心境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人运道差了,喝口凉水都塞牙,人运道好了,躺着都能把钱赚。

“啥?得了咱家福星福将的指点?老三家那宝丫头现在已经开口说话了?不应该啊……这五个月出头的孩子,顶多看到吃食馋嘴,怎么可能张嘴说话?还有你说老三家夫妻俩赚钱的速度,他们俩一个只会念书,一个只会擦擦抹抹洗碗刷锅,靠啥赚钱?”

张春芽‘嗨’了一声,挤眉弄眼地关上门,道:“娘,不是咱家那宝丫头,是老三和桂枝指点我的。桂枝不知道从哪儿学到的卤肉手艺,人家现在卤的肉可吃香了,大早上我和二弟妹去的时候,排队等着买卤味的人快排了一条街……单单是今儿个,桂枝至少能赚个三四五六七八两银子!崇文同我和大妮说,卤肉和卤蛋卖的好,鸡蛋和猪肉肯定得涨价,让咱家赶紧把猪和鸡都养起来,绝对血赚!”

杨绣槐听到那‘三四五六七八两银子’的时候,眼角狠狠一抽,她承认自个儿看走眼了!

当初将叶桂枝讨来给苏崇文作媳妇儿的时候,她心里其实是不大满意的,叶桂枝性子绵软,不像是能立得起来的。要不是老叶家的家境殷实,不像是会来闺女家打秋风的,看似还会给闺女和女婿一些帮助,杨绣槐也不一定能看得上叶桂枝。

当然,不知道老叶家的人是不是眼瘸了,好端端一闺女就看上了倒霉透顶的老苏家儿子,还是屡屡科考都考不中,种地也没多少力气的苏崇文。

卤肉和卤蛋原先还有点冠绝一县的苗头,然而佟掌柜接手得快,直接从叶桂枝手里抢过了‘独家经营权’,叶桂枝便‘如愿以偿’地失去了那个出名的机会。

在叶桂枝看来,闷声发大财就好了,何必将自个儿赚钱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呢?

她觉得现在的日子就挺好,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卤肉卤蛋,中午的时候稍微休息一阵子,下午继续卤,忙活到太阳落山,最后一锅卤肉卤完,她便可以休息了。

只是为难了那些跟着苏崇文念书识字开蒙的孩子,每天都是在卤肉香里念书,学会写的第一个字就是‘卤’。

舍得把孩子送来苏崇文这儿的人家多数都不缺一两口吃的,每天送孩子来上学的时候,给孩子口袋里揣几个铜板,虽然买不到卤肉吃,但好歹能吃个卤蛋解解馋,苏崇文和叶桂枝商议了一下,给跟着他念书的孩子便宜一个铜板,那些孩子都高兴得不行。

苏崇菊头天出嫁,第二天回门,到了第三天,杨绣槐松了口气,她领着苏老头乘上福临楼来拿山货的马车,到县城找苏崇文和叶桂枝来了。

当然,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看苏崇文和叶桂枝,而是看许久不见的宝贝孙女!

仁心堂的葛大夫和葛夫人给的聘礼相当丰厚,杨绣槐稍微意思意思地留下了一些不太值钱的,将大多数聘礼都撞到了苏崇菊的嫁妆箱子里去,让苏崇菊又抬回了县城葛家。

杨绣槐担心葛夫人看不起苏崇菊,又自个儿掏腰包给苏崇菊添了不少东西,除此之外,她还动员苏崇山、苏崇水、苏崇文给苏崇菊添东西。

苏崇山和苏崇水忙着上山下河养猪养鸡,恨不得把时间掰成八瓣儿使,哪会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

兄弟俩各自从房里人商量一下,各自掏出四两银子来,凑了个‘事事如意’给苏崇菊压嫁妆箱子。

张春芽拜托福临楼来取山货河鲜的伙计给县城的叶桂枝带了个信儿,知会了叶桂枝一声,第二天,叶桂枝就揣了八两银子回来了。

张老太:“……”

张家嫂子:“……”

张春芽在娘家说完正事之后就走了,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她娘家妈和娘家嫂子却跟着兴奋了好一阵儿。

张老太一个劲儿地感慨,“春芽的日子是真的过好了,一口气买那么多猪崽儿,居然还说是小钱!那是小钱吗?还要盖房子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啊……杨绣槐还有这本事呢?要是早知道跟着杨绣槐能把日子给过好,别说是被杨绣槐骂一顿,就是骂三顿五顿都行啊!哪怕是我给她在咱门口搭个台子,瓜子花生开水供应着,只要能赚钱,她天天骂都行!”

张家嫂子在心里捏了一把汗,论脸皮厚的程度,张春芽深得她这个婆婆的遗传,这点是她拍马都赶不上的。

张老太眼看这对冤家又要掐起来了,赶紧打圆场道:“行了行了,春芽,你又不缺这一口糖水喝,你这么早来是要说啥事儿?”

“娘,我记得我那远房表舅家的猪好像生了崽儿,是吧?你能不能帮我去买几只?同我远房表舅说,卖给别人多少钱就算我多少钱,不用给我便宜,我要的量挺多的,不能让我表舅吃亏。”

张老太好奇,“你打算要多少?”

“我得买三十头猪崽子,还有小母鸡,娘,我记得我有个远房老姑家是养鸡的对吧,你帮我去问问,我要买下蛋的小母鸡一百只,小公鸡来个十只就可以……还是之前那句话,我那远房老姑卖给别人是多少钱,卖给我就多少钱,用不着给我便宜。要是讲究情面的话,给我挑点儿精神的,好养的,成不?”

张老太傻眼了,“乖乖,你养这么多干啥?能养的过来吗?三十头猪崽子,吃都能把你给吃穷咯!”

“咋了,咋了?一大清早就来闹腾啥?”

张春芽见亲娘也是这个态度,气得转身就走,“我一遇到赚钱的法子就想着带上你们,你们可倒好,就这个态度?指望我帮扶娘家,你们配吗?就你们这德行,我能帮村头的王寡妇也不帮你们!”

张老太一听到‘赚钱’俩字,立马急了,她一改之前那无精打采的模样,一溜小跑冲到张春芽跟前,拉着张春芽的手亲亲热热地说,“闺女,你这是闹啥?王寡妇就是那带缝的蛋,你敢招惹?你嫂子刚刚是和你说笑呢。”

“春生家的,你还愣着干啥?赶紧给你妹子倒一碗糖水回来!之前那事儿你心里还有气呢?我又不是没和你说过,你妹子她婆婆太凶,你妹子要是不把这口黑锅甩给咱,她根本没法儿活,之前给咱甩黑锅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儿。现在她日子过好了,这不就想到咱了吗?都是一家人,斤斤计较个啥?”

张春芽她嫂子黑着脸进了灶房,用筷子尖轻轻蘸了一点红糖,然后倒了半碗开水,端给张春芽喝。

张春芽和叶桂枝上演了一出妯娌情深的戏码,看的苏崇文感慨不已。

这人真是会变的,就像他这大嫂,看着就和经受了什么刺激一样……原先人挺不错,突然就抽风撺掇着要闹分家,分家之后没过几天再次来了个性情大变,大抵是脑子有点问题。

他那个二嫂倒是一如既往的性子绵软,既像棉花团,又像是墙头草,哪边的风吹得大,她就顺着哪边倒。

不过这也是好事,甭管出于什么原因,能安生过日子不作妖就是好事。

人就是这样,当你对日子的期待值变低时,不论再看什么,都觉得处处是惊喜。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