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百二十章 大元求和!朱元璋才是真命天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章 大元求和!朱元璋才是真命天子?(2 / 3)

推荐阅读:

“所以,让朱元章实封吴王,无所谓的事!”

关先生的话,让刘福通顿时心气儿顺了些。

“对啊,从古到今,全都是从北向南一统天下,等到咱们夺了北方天下,那就可率百万大军南下江南,就不信朱重八这个小和尚,还敢不服?”刘福通说道。

与众人商议完毕,立刻就是派人去给了朱元章回复,不仅答应了朱元章请奏,而且还以大宋皇帝韩林儿的名义,赐予了朱元章节钺、车马、仪仗、黄伞、华盖等一应超越规格的封赏。

在历史上,拥有这些的人,可都是一个个名满天下的大权臣。

“就算是朱元章要实封,那也是没有办法呀,如今我们距离金陵那么远,怎么管得着朱元章?而且,朱元章兄弟也不会眼睁睁看咱们渡江南下金陵的吧!”关先生冷静地说道。

刘福通等人这时候才逐渐消气,一个个低头沉默不语。

别看他们嘴上一个个叫嚷的厉害,但心里对于朱元章还是非常忌惮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有本事击破蒙古人的百万大军,还能在战场击杀了元朝皇帝!

做到这一切的全都是朱瀚朱元章兄弟,不让人忌惮才怪呢。

“丞相!”

“丞相息怒啊!”

在一旁的关先生连忙出言劝导。

“现在朱元章和朱瀚兄弟,掌控着江南江北,是我们后方的钱粮袋子,可不能得罪他!”

“不能得罪他?难道就看着朱重八这个贼和尚,在江南吃香的喝辣的,还要当他的土皇帝吗?那把我们这些人拼死拼活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在开封这底吃糠咽菜不成?”刘福通依旧没有息怒,继续怒吼道。

红巾军刚刚大败归来,虽然击退了从徐州一带进犯的山东元军。

却也是损失惨重,丢失了大批的军需粮草,还有不少的军队被打散。

而且河南当地的许多团练,听说元军又杀回来了,纷纷叛乱。

红巾军现在四处灭火都来不及呢。

他朱元章竟然派人送来了想要实封江南的请求。

世世代代都可以继承做官,那可不就是魏晋时期的门阀吗!

大门阀和小门阀,都一代代传承不灭,这可比什么考科举还要好多了啊。

而且这种事情,如今都是赶得巧不如赶得早。

一个萝卜一个坑。

谁要是有先发优势,那后世子孙可有了大大的大大的便利。

他们觉得一个文质彬彬的老头儿不可能是什么孔子形象,一时之间,许多蒙古首领们纷纷向朝廷汇报自己的这个发现,肯定是发错了图画。

对于这个建议,大元朝君臣展现了非常灵活的底线,只要能够在草原宣扬孔子忠君思想,什么模样的孔子都是可以的!

很快一个崭新的孔子形象就是草原各部流传开来。

这个符合蒙古人心中的孔子,就从原本穿长袍配长剑的和善老头儿,变成了一个留着蒙古发型,穿着一件蒙古摔跤服,上半身赤裸肌肉,腰间左边悬挂着弓箭,右边配着弯刀,背上插着一壶羽箭,身后飞着一只雄鹰,满脸横肉的壮汉!

这就是让大多数蒙古人认同的孔子形象!

草原蒙古诸王,在各部中必须宣扬儒教经典,而且还要每个部落首领营帐中悬挂孔子像。

其实对于草原各部来说,许多人一辈子也不会来到中原一趟,他们在草原上安稳当自己的牧民,对于谁是孔子,孔子是谁,压根就是不知道的。

“这孔子,到底是个什么厉害的人啊?”许多蒙古藩王纷纷向大都派来的使者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从大都城内使者却是对一帮子文盲蒙古人很难解释。

“孔子这个人,自然是顶厉害的人,他让手下三千弟子听命!”

草原后方上的部落诸王们,反而是一个个出工不出力,哪怕调集兵马,也是尽量拖延或者调拨一些老弱。

对于这个现象,奇皇太后等人都是觉得中原的蒙古官员和汉人官员们,都是受到了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于大元朝才真忠心耿耿。

儒家的忠君可真是个好东西!

这一次变法,必须大大的把提升儒家地位,甚至恨不得提高到国教的地位。

全大元所有人都是忠臣的话,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反贼了啊!

面对这个局面,奇皇太后立刻趁机在元朝推行变法图强。

经过几次三番的挫败,元朝上下不少人都觉得要改变之前的施政策略,才能够保住大元朝的江山社稷。

面对这个建议,奇皇太后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他们的地盘儿如今丢失了大半,若是再不变法图强的话,连唯一的大都都恐怕都要保不住了。

要是变法惹出了大乱子,那也无非就是丢掉大都。

朱瀚此话一出,朱元章基本赞同这个建议,当李善长从江北回来金陵之后,也是立刻赞同。

“吴王实封江南江北,建立吴国,这个举动顺天应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如今天下讨元大业,刚刚遭遇挫折,必须要挺身而出,令天下人都看到刘福通虽然败了,还有大王这个盖世英雄所在!”

“如此这般,才能鼓舞天下汉人的军心呀!”

在朱瀚李善长刘伯温施耐庵等人的劝谏下,朱元章终于是下定了决心答应点头,同意实封江南江北为吴国的建议。

朱元章实封江南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元朝的京师大都。

奇皇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非常的高兴。

元朝君臣们纷纷觉得,红巾军内部已经产生的内讧征兆。

这一方是刚刚遭遇兵败挫折的皇帝韩林儿,另一方面是掌控大批钱粮军队的一方诸侯,红巾军以后会有惨烈的内斗!

这可给元朝上下君臣,看到了难得的时机!

刘福通等人打一个大名府都没有打下来,又哪有胆去真的跟朱元章朱瀚相争。

“那关先生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刘福通冷静下来之后问道。

“其实,江南已经是朱元章掌控之中,实封也不过是个名义罢了,就算实封给他们,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还能哄着他们开开心心,可以继续给咱们供应粮草军需,等到我们打下大都,号令北方群雄的时候,他朱元章一个小小的偏安吴王,也不过是当年的南唐后主罢!”

“偏安江南从来都是自取灭亡!”

“从古到今,都是以北胜南,却没有谁从南向北征伐天下的!”

“丞相说的对,不能看着朱元章那个臭要饭的嚣张!”

“朱重八在江南吃香的喝辣的,我们也提兵百万杀到江南去把他赶走!”

“人们不是说金陵有天子气吗?咱们护送陛下去金陵,让他朱元章来汴梁这里跟鞑虏拼命!”

这几个红巾军将领的建议,立刻就是获得了许多将领一致赞同,红巾军将领经过接连多年的苦战,纷纷已经有了一些厌战的情绪,特别是朱元章在江南崛起之后,他们早就听说江南的富庶繁华,恨不得全都跑到江南去享福呢。

如今,朱元章趁着在他们大败而归的这个环节,想要实封江南,可真是让他们嫉妒发狂。

“真是趁火打劫啊!”红巾军大宋皇帝韩林儿此时也是面色惨澹。

他这一次兴师动众的御驾亲征,变成一场笑话,一切都让这个少年心中充满了挫折感。

甚至于,他对于朝政都再也提不起什么兴趣。

少年人的兴趣就往往就是这样,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就陷入自我怀疑当中。

不过对于刘福通的暴怒,红巾军当中还是有人能够保持冷静的。

蒙元的这个策略立刻让各地的豪强倒向大元,红巾军在各地纷纷遭遇到了很大的挫败。

双方以河南为中心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红巾军往往攻下一些城池之后,是根本守不了多久,当地的豪强就会串通联络周围的团练兵马进行反攻。

如此一来,红巾军在几次反复争夺当中被消耗的元气大伤。

而在中原之地区的推崇儒家,当然是不能这么搞,你要是把读书人心目中的孔圣人形象变成的一个肌肉版的成吉思汗,那可就要起到反效果。

元朝在各地纷纷鼓励读书人到各地的团练中担任职务,或者是自己亲自去办团练,立刻就能获得大元朝的官职,不仅免除各自的税赋,而且还能获得一个控制地方的实权官职。

各地的县令开始也都是从这些团练当中选拔。

蒙古人的这个手段一出,许多贪恋权势的豪强们纷纷也追随了过去。

这可就是货真价实的土皇帝!

蒙古首领们一听,“孔子那一定是很能打,不然三千个人,怎么会听他一个人的号令!”

使者对于这个说法也是不置可否,毕竟他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呢。

孔子肯定是很能打,不然那三千个刺儿头徒弟,怎么可能乖乖听命呢。

等到蒙古首领们一看发到手的孔子像,却是又纷纷质疑起来。

“孔子长相不大对呀!”

所以,大元朝的这一次变法,第一项就是尊崇儒家!

比当年汉武帝更加厉害的独尊儒术。

奇皇太后和皇帝爱猷下令,加封至圣先师孔子为大国师。

尊号‘文治武功至圣大国师’!

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克坚为任大国师。

做不做改变,总归都是一个结果,还不如拼一拼。

大元朝的这一次变法。

不仅仅是对于中原汉地的变法,也是一次对于草原后方的一次变法。

在接二连三的红巾军之乱中,大元君臣们看到了一个令人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对于大元朝最忠心的人反而是中原一带的蒙古官员和汉人官员。

朱元章请求实封吴王的举动,立刻在汴梁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红巾军大丞相刘福通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他娘的!这个该死的朱重八!”

“他这是想要造反!”

刘福通一脚把大堂之上的一个香炉给踹翻在地,在大殿上咆孝怒吼。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