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26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269节(1 / 1)

推荐阅读:

新梁帝禅位后, 霍善荣没有第一时间斩草除根, 而是把人也囚在了高塔之上。

霍善荣自豫章离开后,便撕破了那伪善的面具,手段可谓残暴。若说是为了安抚旧梁党部而留下新梁帝这个隐患。 此说法并不可信。

伏危自升为豫章郡议曹使后, 便掌握了周宗主安插在各地的大半情报, 自然也清楚霍善荣为何不杀,只是囚禁的原因。

新梁帝自登基后, 便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他悄无声息中几乎把国库搬空,用一些不值钱的玩意来移花接木,充当障眼法。

他问了,她便应:“自然是要去的,军医年轻,我尚要坐镇指点他们。”

她知道战争的到来,也曾畏惧过,却也无法改变,曾经只想躲得远远的,明哲保身。

可如今去前边拼命的,有她的爱人,有她的亲朋,有她的学生,她也想在他们在需要自己的时候,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201章 二百零一章

豫章的势力逐日增长, 各地小势力被四地吞并。

伏危不甚在意的继而道:“不便把他们都逼得太紧,得松松手,日后才好解决。”

虞滢……

也不知是他越发聪明了,还是她越发笨了,竟越来越听不懂他说什么了。

伏危便解释的直白一些:“总归现在逼急了他们,也只不过是内耗,从而让旁人乘虚而入,不若日后等真正成为皇城的主,才解决。”

这话虞滢听明白了。

汝南王世子只道是来送礼,道是祝豫章又得彭城一大助力,却没提提亲一事。

就在虞滢纳闷之时,不过是两日,汝南王世子便改了口,道是自己已然到了适婚的年纪,特来求娶豫章郡公府家的八姑娘。

虽时下顾家依旧得势,周宗主自然不会让顾家扩大势力,所以在周宗主这里,同意的可能性不大。

可谁想,周宗主竟是同意了。

虞滢琢磨来琢磨去,大抵猜到了真相。

众人沉默地望向了周宗主,有人道:“伏先生说的并没错,但便是要与那陇西暂时联合,也不能全信了,须得留一条后路。”

周宗主忽挑眉,不疾不徐开了口:“后路,不是已经有了?”

周宗主的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见周毅和伏危似乎没有什么意外的,随即恍然,想到了彭城那支悍猛的军队。

他们能拖住陇西大军。

只是,他们对那彭城王却没有十足的把握,便是彭城与豫章已经联姻,可便怕万一他们中途倒戈了……

伏危的话已经够明显了。

原本便是谁先到皇城,谁就是王。

只是现在三足鼎立,谁都不愿意给对方机会,所以现在就长久僵持不下。

再僵持下去,便是霍善荣得利。

而这一点又是几方不想看到的,所以皆会在短期内采取行动。

都沉思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有人问:“若是陇西背信弃义,又当如何?”

折子是陇西送来的。

并非要结盟,而是商议先联合起来铲除蜀郡,再在十月初七之前,谁先入主皇城,那便为王,另一方俯首称臣,以此减少伤亡。

但问题在于陇西可靠吗?

周宗主拿起折子展开,览阅了一遍下来,眉头一挑,抬眼看向伏危:“陇西可信?”

伏危道:“未必可信,但绝不能给蜀郡这个机会。”

众人看着二人打哑谜一样的对话,露出了狐疑之色,都想知道那折子上到底都写了什么,何至于提起陇西和蜀郡。

周宗主点着桌面沉思片刻后,把折子合起,往桌上一放,按着略一用力朝着二儿子推了过去。

折子正好停在了周毅的面前。

霍善荣只是千算万算,却没想到这笔可固皇位的财富却消失了,只有新梁帝最清楚这笔财富的去处。

便是周宗主暗中调查过这笔财富的下落,却也无果,可时下首要的是拿下皇城,再另费心思寻找。

就着何时攻打皇城,周宗主把众人唤到了议事帐。

伏危:“霍善荣便是因为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富,才会在势力刚形成,多有弊端,如同一盘不牢固的散沙的时候急切入主皇宫,如今没有找到这笔财富,我等攻之必陷。”

帐中不过是八九人,周宗主和周毅,还有牧云寨的莫叔与五当家,以及几位官员。

提及战场,虞滢道:“我听周二娘子说,又要打仗了,是吗?”

伏危握住了她手:“时下,在所难免。”

战争,依旧是个沉重的话题。

虞滢转开了话题,问了旁事:“前日周六姑娘来寻我的时候,与我提起关于与汝南王要来提亲的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伏危微微拧了拧眉:“倒是听周大人提过,汝南王已然快五十的年纪,这样的年纪,周宗主不会答应。”

旧梁朝先帝搜刮民脂民膏不计其数,无数奇珍异宝堆砌满了整个国库。

新梁帝坐上去后,原本打算用这笔财富扩充军需,以此抵抗叛军,只是各地都叛起,百姓也揭竿起义,征募效果极差,这笔财富却显无用了。

但暂时无用,却能保命。

这笔财富,能助后来坐上位者能稳坐皇位一二。

后来者若入主皇城,也会为了知道这笔财富的下落,不会杀他。

豫章,陇西,蜀郡, 以及刚强盛起来的武陵,四地并足。

武陵与旧梁朝结盟后,以野蛮的方式征战四地,若有不降者,攻之必屠城,武陵的名声让人闻风丧胆。

武陵大军一路向北,目的无疑是那皇城。大军所过之处必然血流成河, 满目疮痍。

不过是七个余月, 武陵大军便攻进了皇城, 让如今的帝王写下禅位诏书, 他霍善荣迅速登基做皇帝,把旧梁朝旧臣扶持上的傀儡皇帝废 黜, 封为梁王, 暂居皇城。

说是封了梁王,可未有封地且暂居皇城, 俨然是变相的囚禁。

确实,内战不伤敌却自损一千。

伏危忽然换了旁的话:“再过三日,我便要离开豫章了。”

静默了片刻,他似才下定决心般,开了口问:“你可要与我一起去?”

周毅便让自己的妻子旁敲侧击询问虞滢,试探地问她是否要与他们一同上战场。

虞滢没给周二娘子答案,是在等伏危来问自己。

伏危给她捏肩时,她便问:“二人是不是已然生米煮出熟饭了?”

伏危默了一下:“我不知道,但我猜十有八九。”

虞滢微微皱眉:“我本以为会是老王爷,结果竟是王世子。”

伏危:“郡公夫人和顾家如今失去了彭城的支持,必然不会放过汝南王府,但又不会让那周八姑娘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翁,所以汝南王世子来时,我便猜到了他们的打算。”

虞滢转头看他:“那你怎不提醒周宗主?”

可瞧着自家主公和领兵出众的二爷,还有那算无遗策的伏先生皆一派的从容,或许这便是他们必须相信底牌。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方联合先铲除一方,然后再争。

天下一定,尚需大部分的兵力镇压不服,而能不与陇西交手就取下天下,保存了实力,哪怕陇西也是一隐患,但势力相当,陇西只是不敢轻易冒进。

起码,最少能让他们有一段时间休养生息。

自开战三年来,豫章实力在增强,可百姓却耗不起了,粮食也耗不起了。

休养生息势在必行。

这个提议会不会是在给他们豫章挖坑,在他们豫章与蜀郡交战之时,乘人之危,先行入城?

又有人道:“且说万一那陇西真的比咱们豫章先一步入主皇城,难不成真的要俯首称臣,让豫章多年的准备都付诸东流了?”

眼看就离那个皇城只有一步之遥了,若是易了主,他们自然是不甘心的。

伏危:“他若背信弃义,我们又何须遵守规则?我们的儿郎自然也不会退却。”

“况且……”伏危看向周宗主,说:“只是加了规则,但实则豫章和陇西的搏斗却没有停止。也没有妥协,只是换了一种兵不刃血的方式来相博罢了,本质上也是各凭本事。”

周毅拿起看了片刻,然后又给一旁的官员递去。

都看了一遍折子,无一不神色凝重,思索着该如何选。

周宗主问:“诸位意见如何?”

半晌后,周毅应:“还需些许时间商议一下。”

周宗主点了点头,随后道:“那便给你们半个时辰,半个个时辰后再把你们想好的结果都说出来。”

周毅:“不牢固,也总好再拖下去,彻底与那皇位无缘的好。”

豫章,陇西,蜀郡三者都比武陵强,若如三者强,武陵抢不过,所以就先下手为强。

伏危:“霍善荣倒不是棘手的,棘手其他两处。”

众人明白伏危说的是陇西与蜀郡。

伏危取出折子,起身送到了周宗主的面前。

不会答应,可周翎分明听到了那前世子夫人,也就是现在的周三娘子信誓旦旦提过,要她嫁给汝南王。

略一琢磨,用以往看宅斗的经验来瞧,定是肚子藏着什么坏水。好在周翎已然离开了豫章,她们就算想算计也算计不了了。

只是,走了个周六姑娘,到底还有一个周七姑娘。

听周翎说,日后她生母与二嫂可一同掌管府中大小事,或可旁敲侧击一二,先给七姑娘寻一门亲事先定下的才稳妥。毕竟她也不是周府的人,手伸不了那么长,也不可能时时都能帮得了这个小徒弟。

周翎走后不过七八日,汝南王府来了人,可虞滢没想到这来豫章的,竟不是那汝南老王爷,而是汝南王府的世子。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