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19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192节(1 / 1)

推荐阅读:

余家本是杏林世家, 若是这都治不好,想来确实病得不轻。

坐下后, 李氏让八娘给伏危上茶, 说是茶, 不过是用一个砂碗装了一碗水罢了。

作为流放的,时间还不长的,条件自然不是很好, 就算兜里有几个钱, 也得低调。

端来的时候, 余八娘有些拘谨,总怕姐夫嫌弃。

伏危到岭南的时候, 比余家过得不知惨了多少倍,倒是没有什么好讲究的,接过水道了声多谢后抿了一口。

余家也就四人在家, 其余的都下了地。

李氏和余八娘,还有怀胎八月的余大郎媳妇,以及余九郎。

余八娘听到是姐夫来了, 便知是自己的事情有了转机,也一块出来了。

几人望着兄弟二人,心思各不同。

李氏让儿媳和余九郎回屋去,就八娘留下来陪她即可。

伏危直起身,应道:“而六娘医馆事务繁忙,抽不出空,且小婿公办,正好路过石地村,才前来拜访,她也不便同行。等过些日子,小婿再与六娘来探望岳母。”

听到伏危的话,李氏沉默了下来。

事务繁忙,抽不出空?

她心里明白,这是托词。

这伏危都不惧余家的拖累而来拜访了,可六娘为什么没来?

下床时很急切,可在门前停了下来,略微踌躇。

扶着她的余九郎问:“大娘怎么不走了?”

李氏这才回过神来,继续朝外头走去。

出到院子外,想的人却没有见到,见到的是两个眉目间有些相似的男子。

一个身穿黑衫,又黑又高大壮硕,紧抿着沉,面无表情,似乎是沉默寡言的性格。

伏危看得出来李氏的变化,没有再多言,继而起身一揖道:“小婿尚要赶路,便不久留了。”

李氏听到他说要走了,恍然回过神来,忽然又想起了女儿,心下有了些心思。

她问:“能不能再等一会,待我写一封信给六娘,很快的。”

伏危点了头。

李氏喊来余九郎,让他拿笔墨纸来。

若是哪一日六娘不再与他是夫妻,他便不会帮余家。

这话听着合理,但又好像蕴含着一丝威胁,是错觉吗?

而且……

听他的语气,他似乎很喜欢六娘。

但以他这样有才有貌的郎君,怎会对六娘那样的性子生出这般深厚的感情?

李氏眼神变了变,随即又黯然道:“去年大赦,伏家也在其中,但也是被流放了二十年才得赦免,这去除罪臣贱籍的帽子,谈何容易?”

“两年内,我必然能让余家去了罪臣的名头。”

伏危语气甚是真诚,让人生出信服之心。

李氏面露狐疑:“你怎么这么确信?”

伏危微微向后倚靠,淡然一笑,语气闲适:“我既能一年的时间内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便能更上一步。”

李氏沉思了半晌,应:“那就按照女婿的法子来吧。”

“行,岳母和八妹只需要拖住那恶霸,起码拖得四十日……”伏危似乎有了法子,看向余八娘,道:“还劳烦八娘装一装,若是逼得急,你便假意寻死,舅兄懂得医术,应该知道如何能让人看起来伤病很重的法子。”

余八娘把这些话暗暗记在了心中,紧张地点着头应:“我听明白了!”

李氏虽然不知道伏危是什么想法,依旧应道:“这些倒是可以做到,只是这一次的麻烦事,可会对你和六娘造成什么影响?”

说到后边的话时候,面上带着浓浓的担忧。

二人面上露出不明所以的神色。

伏危解释:“多说恐会生出变故,如今只需再拖一个月,等到了时候,我会让人来传信,届时八妹按照我说的来做,就能有九成把握。”

李氏闷咳了两声,道:“听说女婿你得玉县知县大人重用,便是太守大人也对你颇为赞赏,你只需出面说几句,那恶霸自然会放弃,又何须做那么多?”

伏危神色严肃:“不怕别的,就怕明面上应下了,暗地了却又来阴的,这才是真的防不胜防,那恶霸既然能惦记上八妹,不大会轻易放弃。”

余八娘的脸色蓦然一白。

以前她还会想,若是回去了,他怎么办。若是回不去,父母又怎么办。

可想来想去只会徒增烦恼,所以 现在她只想当下,顺其自然。

伏危外出公办有五日时间,但并非是去新县公办,只是途径石地村罢了。

时间充裕,道余家在石地村,便代妻去探望,顺道歇一歇脚

马车入了村子,旁人停驻侧目,想要知道是哪家来客了。

李氏到底曾是高门主母,很快就缓和过来,看向伏危:“八娘的事情,可是有法子解决了?”

伏危把碗放到竹桌上,语调不疾不徐:“算是有了个一劳永逸的法子,但还需余家和八妹配合一二。”

听到有法子了,余八娘表情一喜。

“什么法子?”李氏问。

“让那恶霸自食恶果,报复不了。”

这似乎不大合适。

李氏儿媳虽然觉得不好,可转念一想,婆婆或许是想要与六妹夫商量八妹的事情,也没说什么。

说实在的, 余家长辈虽然不是什么良善的人, 可也是有那么一点良心的, 把一个还未及笄的小姑娘推入火坑, 那得是多丧心病狂才能做得出来的事情呀。

伏危随着李氏与余八娘入了吃饭的屋子,伏震在外等候。

见余八娘扶着虚弱无血色的李氏, 伏危微微敛眸。

她的六娘,到底是怎么了?

李氏失魂落魄,甚至有些恍然的神色落入伏危眼中,他袖下的手暗暗一攥,心下微沉。

李氏的神色里头不全然是失落,还有些恍惚失措。

显然,她在怀疑。

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

另一个则身形颀长,脸色温润,长相俊美,气质卓然。

这个男子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极其出众,李氏在这岭南从未见过这样气质长相绝然的郎君,便是在京城都少见。

不知怎的,她就想到了六娘女婿。

伏危看到李氏,一眼就认了出来,随而朝她一拜:“小婿伏危见过岳母。”

心底得到了答案后,她往院外的马车往去,迟疑的问:“六娘……没来吗?”

与女儿通信后,家中也备了笔墨纸。

在李氏怀疑时,伏危又道:“舅兄的孩子也快出生了,一直住在这样的环境也不行,等处理了八妹的事情后,我再寻关系让舅兄能离开石地村,起码能到新县做活。”

流放前头三年,入城还需得报备,进城做活,谈何容易?

当初抄家的时候,虽然还留有银子,可路上和安置都花费了很多。到了这石地村没有衙差庇护了,便被地头蛇搜刮去了许多钱财,若非年后得六娘帮衬,只怕日子难过。

听了伏危的话,李氏动心了。

八娘的事情有法子解决了,尚不足以让她激动。可大郎毕竟是她亲生的,就是孙子也是亲的,若能在县城谋生,那自是比现在在地里刨食要好得多。

这般从容的姿态,让李氏动摇。

“帮余家,于你而言到底有什么好处?”

伏危:“六娘是我珍视之人,只要我与她一日还是夫妻,那么我便会把余家纳为自家人,既是帮自家人,为何要涉及到世俗利益?”

话到最后,伏危的笑意深了些:“岳母你说是不是?”

李氏听得非常明白,他帮余家是因为六娘的缘故。

伏危温润一笑:“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岳母不需太过担心。”

听他这么确定,李氏松了一口气:“如此就好。”

伏危静默几息后,冒昧道:“不知可与岳母单独说几句话?”

李氏点了头。

八娘出了屋子,伏危挂着淡淡的笑意看向李氏,开了口:“舅兄得岳父真传,医术定是很好,往后我若是能再往高处去,必然会再拉舅兄一把,去了余家如今罪臣贱籍的身份。”

李氏也沉默了下来。

是呀,谁也不能保证那恶霸嘴上答应了,是不是真的就不再打八娘的主意了,若是有个万一就是不可挽回的了。

看得出来,他们已经有了选择,伏危继而道:“虽然我的法子会慢一些,但起码能一劳永逸。”

只要人进了牢中,取人性命也会简单许多。

人都死了,不就是一劳永逸了?

马车停在余家门前。

院子中九岁的余九郎看到有马车停在院子外头,连忙跑去找大娘。

李氏闻言,想起前两日八娘所言,一愣。

是六娘回来了吗?

她连忙扶着床起来,套上衣衫,理了理发髻后,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向门口。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