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2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225节(1 / 1)

推荐阅读:

刘彻脸色微变,揪住儿子的耳朵:“朕先给你记下。”

小太子拨开他的手:“父皇,您的假人做好了吗?做好了我们给祖母个惊喜?”

“惊吓吧。”刘彻瞪儿子,“此事朕自有安排。你休要胡闹!”

小太子点头:“孩儿听话不胡闹。父皇,孩儿可以走了吗?”

“你这一天到晚还挺忙?”

春望想笑:“谁送你们都一样,不会有人为难你们。我跟你们出去了,谁伺候陛下和太子?”

二人恍然大悟,又想跪地道谢。春望连忙拽住他俩:“使不得!你们和我同为陛下分忧。往后咱们就,就算是同僚了。可不能跟同僚行此大礼。”忽然想起一人,“大将军除外。但大将军为人和善,你们就算不认识他,他也不会怪罪你们。”

二人连连点头一脸受教的样子。

春望望着二人下了台阶就进去复命。

刘彻:“你观二人如何?”

刘彻好奇,儿子在哪儿找的人。

小太子:“还有别的事吗?”

两人头摇的像拨浪鼓。小太子见状也很无语:“不必紧张。宫里虽说有不少规矩,而你们安分守己,偶尔殿前失仪父皇也不会降罪于你们。听说过东方朔吗?”

东方朔爱娶妻的名声长安皆知。

小太子此言一出,两人想起东方朔醉酒在殿内撒尿陛下也只是把他贬为庶人。前几年还令他为五原郡太守。

“小人还需要一些东西。殿下能否宽限几日?”

昭平君和公孙敬声怕小太子等急了,给二人置办一身体面的衣裳就把人送过来。小太子对此很无语,这么多天都等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啊。

考虑到二人以前只懂得吃喝玩乐,小太子安慰自己,表兄们往后经历的事多了就周到了。

小太子笑道:“宫中有匠人,也有见多识广的术士,并非装神弄鬼的术士——”

刘彻轻咳一声。

“可以试着种棉花。先在屋里育苗,天暖和移到地里。”

小太子眼中一亮:“父皇不愧是孩儿父皇。孩儿就没想到!”

第153章 铁锅煤炭

刘彻要被儿子的迷魂汤灌晕了。

“据儿, 说完了吗?”

“儿子,真乃一语惊醒梦中人。”

小太子满心无奈,糊涂成这样确实像做梦。

“但关东不能种水稻。”刘彻不禁感到可惜。

小太子好奇地问:“关东不如会稽等地雨水充足?”

“可能吧。”刘彻点头。

刘彻听糊涂了:“你怎知水稻可以?”

不是常识吗?小太子被问糊涂了,“水稻就是先在水池里育苗,然后移到田里插秧。既然都要育苗,为何不能把育苗池移到室内?就算屋里很冷,也可以点两盆炭火啊。水稻育苗时间不长,天天砍柴点火也用不了几个钱。何况父皇也说关东如今地广人稀,路边的枯树也够他们生火育苗了。”

刘彻越发奇怪:“谁跟你说水稻插秧?”

小太子眨了眨眼睛,还用听谁说啊。

“水稻不插秧怎么种?直接撒水里啊?”小太子好笑,忽然想起早几年他改良耧车前,上林苑的小麦皆是撒播,“不不,不会吧?”

“松手!不知道自己手劲多大?”刘彻的手臂被他抓得生疼。

小太子松手:“父皇,小麦时常被冻死,我们可以改种水稻啊。”

儿子不愧是他儿子,异想天开方面真真青出于蓝。

刘彻转向春望:“送太子回去。”

春望过来:“殿下,请!”

刘彻轻笑一声,很是不屑。不过他依然把专管官员呈上来的奏章递给儿子。小太子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关东怎么这么多贫民?”

“那里极寒,跟上天抢时间一年也只能种一季小麦。时常小麦还没成熟就下雪了。”

小太子惊讶:“这么冷?”

大汉真乃幅员辽阔啊。

刘彻:“五月初关中的小麦可以割了,那边的小麦才露头。朕听说经常进了九月就下雪,有时八月初就跟现在一样冷。麦粒还没长实就冻死了。”

刘彻令二人起来回话,他二人爬起来个不敢站直,弓着身子耷拉着脑袋,仿佛犯下大错。

小太子冲春望招招手低声说:“一人一贯钱,说是父皇赏的。”

刘彻听到此话认为一贯少了,小太子眼角余光见他欲言又止,趴在老父亲耳边,“父皇,他二人擅口技不擅骑射,又是平民,小门小户谁jsg都能进去,赏太多反而会为他们招来杀身之祸。”

刘彻欣慰,儿子考虑的周到。随即刘彻问二人师从何人,又在何处谋生等等。

二人一一应答,不敢有半句虚假。

小太子摇头:“孩儿怕父皇还有事。”

刘彻确实还有事,政事。

日前刘彻令关东贫民迁移到陇西、会稽等地,总得有七十多万人。这些人贫民到了这些地方得朝廷安置。长江南天暖,冬季无雪,当地官员可以慢慢安置。陇西等北方的贫民得妥善安置。刘彻想到儿子提过西北棉耐旱。恰好上林苑存了许多棉籽,刘彻打算趁着今日无人打扰,仔细考虑如何分配,还得确保到贫民手中。

想到几十万贫民,刘彻叹了口气:“朕确实有事。”

“父皇不妨说来听听。孩儿虽不懂政务,但可以令您茅塞顿开。”

春望:“很寻常的乡野小民。多数平民皆如此。”

小太子点头:“像栾——”

“据儿,这事过不去了?”刘彻打断她。

小太子指春望:“叫他说。”

春望不敢说,他点头表示像栾大那般胆大包天的更为稀少。

小太子看向老父亲,刘彻颔首:“春望,送他们出去。”

“诺!”春望送他们二人到殿外,招个小黄门送他们出宫。

二人欲言又止。

春望:“忘了什么?”

其中一人试探地问:“不是您送我们出去?”

小太子假装没听见,继续说:“你们告诉他们,或需要什么工具,叫他们帮你们置办。孤可以容你们在家中准备,可父皇日理万机,三五日才有空听你们演一盏茶的时间,那你们平日里做什么?”

二人跪下谢太子提点。

刘彻揉揉额角,膝盖这么软吗。

小太子令二人起来:“你们同百官一样五日一休。家中若有急事可以告假。父皇没有你们认为的那样不通情理。孤见你们年近不惑,是否收徒?也可以令徒弟随你们进宫,孤给你们一人两个名额。”

口技不能养家糊口,二人就是想收徒也没人愿意学。可小太子此举令二人感动,又跪地谢恩。

小太子很懂见好就收:“孩儿告退!”

刘彻望着儿子轻松欢快的背影无奈地笑笑。随即他令春望明日宣专管农事的官员以及大农令、少府等人觐见。

小太子不敢相信老父亲:“您都不会种水稻,怎知关东不能种水稻?孩儿听说以前中原也可以种水稻。”

刘彻点头:“很早以前中原有些地方比现在暖和,你的象都可以在此生活。”

小太子了然:“您认为在很早很早以前长安也有荔枝,所以令上林苑匠人种荔枝?没种出来还把人砍了。”

刘彻又忍不住揪他的耳朵:“你知道的太多jsg了。”

小太子拨开他的手:“关东如果跟鲁地一样不可以种水稻就当孩儿没说。”

这这太落后了吧。

小太子惊得微微张口,观历史已脱离刀耕火种很多年,怎么还这么种地啊。

刘彻总算听明白了:“你一直以为水稻是先育苗后插秧?”

“不然往水里一撒岂不是飘得到处都是?”小太子很奇怪,天下能人辈出,怎么就没人想到这点啊。

刘彻点头:“这一点朕知道。所以水稻出来还得——”说到此如梦初醒,他怎么没有想到,既然需要忙两次,何不提前育苗。田里的水稻还没成熟就育苗,等地里的水稻割下来苗也长大了,届时立刻种下去,一年完全可以种两季水稻。

“我认真的!”小太子冲他挥手,“你不要捣乱。父皇,真的。您听孩儿说嘛,说嘛——

刘彻打断他:“好好说话,不许撒娇!”

小太子轻咳一声:“父皇,外面比殿内冷?”

这还用他说?刘彻无奈地瞥他:“少故弄玄虚。”

“父皇应当知道春小麦才露头,冬小麦就到孩儿膝盖这么高了。关东天冷肯定不能种冬小麦。我们可以先在屋里育苗,等天暖和了移栽啊。孩儿不知道小麦能不能移栽,但水稻可以啊。”

小太子算一下:“前前后后只有三个月啊。”

刘彻点头:“也不能把关东贫民全迁走,否则日久天长那里必然会被朝鲜占去。幸好有你的冬小麦以及犁和耙,加上地多人少,留在当地的人可以活下去。”

小太子托着小脸:“要是可以缩短小麦的生长时间就好了。”

刘彻:“你倒是比朕贪心。”

小太子忽然想起什么,抓住他的手臂:“父皇,有了!”

刘彻令二人跟宫里的术士同住,俸禄也跟他们一样,此时春望也把赏钱拿来了,二人激动的跪下谢恩。

朝中没有动不动就跪的礼节,百官也只有大朝的时候跪拜天子,他二人频频跪地的样子令刘彻感到十分怪异,仿佛他是个杀人魔王。

刘彻无奈地笑笑令二人先回家,家里安顿妥了就去金马门,届时自会有人带他们进来。

二人看向小太子,欲言又止。

小太子:“直说便是。说错也无妨。孤恕你们无罪。”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