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20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205节(1 / 1)

推荐阅读:

韩子仁:“西北人也不是谁都教。他们之所以对奴婢知无不言是托了大将军的福。”

昭平君心动:“这人在哪儿找的?”

“我的奴仆皆来自上林苑。”小太子道

昭平君转向陪他们过来的小吏, 博望苑小吏解释上林苑还有一些聋子。昭平君摇头:“那我不要。”

小太子:“十个聋子九个哑。”

管事巴不得上林苑少一些这样的人, 当即把所有不会说话的人全找出来任凭小吏挑选。小吏考虑到做油做纸需要人手就全要了。

如今做胡麻油的人皆不能言。

韩子仁教他们做胡麻油那日十分震撼。傍晚回到太子宫依然感到不可思议, 逢人就说也不知道小吏怎么了, 竟然弄来一群哑巴。

昭平君不知内情:“比划什么呢?哑了?”

小太子点头。

公孙敬声:“我们带去太学写字,同窗看了自然会问那是何物。”

小太子问昭平君:“今年给你们一成利。明年你们就可以做了卖了。即便价钱下来也比猪油贵。这学还去吗?”

昭平君脱口道:“去!必须去!五经博士不撵我我可以学到老!”

第139章 7w2营养液加更

小太子听到急促的脚步声, 不由得循声看去,年岁不大的小奴跳起脚挥手。

小太子希望他在太学待到及冠之年,盖因他周身还能看到淡淡的雾,像青烟。小太子不指望他周身白雾笼罩,也不希望他身上还有灰烟:“倘若一斤胡麻出半斤,不,三四两油,我和父皇母后用胡麻油做菜也吃不完。”

“卖?”二人再次异口同声。

小太子看一下小吏:“我听他说早两天做糊了也比猪油香,还没有猪油的腥臭味。我认为可以定做一些好看的瓶瓶罐罐,一瓶装一斤,一罐装两斤,一斤一二两黄金——”

二人倒抽一口气。

哪怕他们不会做菜也听说过,最好的食用一斤才百文钱。

小太子令小哑巴把漂浮在表面的油撇出来。

早在前天博望苑小吏就进城买许多玲珑小巧的酒坛,每坛都可以装一斤酒。小吏之所以没买五斤十斤装的,盖因他始终认为一亩地顶多得三四斤油——胡麻太小,看起来就不出油。胡麻被小太子分出去一半,留着做油的那些顶多五亩地胡麻。一二十斤油给太后、陛下、皇后、大将军等人分,再给小太子留一些,一人也就一两斤的样子。

然而小哑巴灌满一个酒坛锅里还是油汪汪的。博望苑小吏轻呼:“还有油?”

小太子朝他看去,小吏的双下巴很明显。他怎么胖成这样?如果没记错,两年前他好像跟出征回来的舅舅有一比。

小太子叫小吏吩咐庖厨蒸几样他爱吃的菜,他和公孙敬声等人在此地看哑巴们做油。

韩子仁:“应该还能出很多油。但这些东西不会消失。”

“也可以吃?”小太子想起猪油渣。

冬日里菜少,太子宫厨子希望小太子多吃几口,曾给他做过几次猪油渣炖菜干和猪油渣炊饼。

韩子仁也想到猪油渣:“前日这些东西一股子糊味牲畜都喜欢吃,也没见它们吃闹肚子,人应当也可以吃。”

公孙敬声和昭平君相视一眼,昭平君把勺子给小哑巴,公孙敬声问:“不如叫他们继续做油。等实在不出油了我们试试?”

昭平君不甘其后:“也给我闻闻。”

小太子前世见过太多好东西,并不稀罕此物,把勺子递给他,改问韩子仁西北人有没有提过此油怎么用。

韩子仁仔细想想:“饭菜蒸熟后倒一点进去。”

“没说可以炸捻具?”

韩子仁:“没提。也没说可以炸饼。不如叫庖厨蒸几个菜您试试?”

公孙敬声沉吟片刻算算所需人数:“我们还差二三十口。”

小太子微微颔首表示知道:“到了。”

公孙敬声抬眼,闻到一股令人口齿生津的香味。

小哑巴显然听到小太子的话了,手舞足蹈的像是为他介绍此油多香多好。

小太子笑着点头:“孤先看看。”

昭平君不想承认也得承认公孙敬声比他懂得多, 他眼神询问公孙敬声, 要不要?

小太子先前跟二人提过, 他们合作一年。一年后他们再叫匠人做纸就得公孙敬声或昭平君出月钱。二人打算令奴仆学做纸。现在秦岭的奴隶得种地, 他们势必还得再买几房奴隶。如果新添的人可以很快学会, 还能守口如瓶, 为何不要呢。

公孙敬声问韩子仁:“上林苑的农奴是陛下的人,陛下能给我们吗?”

韩子仁:“公子有所不知, 如今上林苑人多的农闲时有一半人无事可做。”

公孙敬声转向太子表弟。

小太子给公孙敬声和昭平君的胡麻原本只能种八亩地。剔苗的时候剔出的苗没扔,农奴种在空地里,长得不是很好依然有收获,所以总得得到近二十石胡麻。

小太子没想到能得这么多,因为以前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小麦亩产才两石。

财大气粗,小太子给两人四石胡麻。随即他令吴琢往太子宫送五石,又令上林苑小吏留两石备用,余下的做成胡麻油。

昭平君和公孙敬声知道今日农奴来送胡麻,所以很早就在城门边等着——城门一开他俩就来了。

二人到时正好听到小太子吩咐小吏,“这些做油。”

昭平君问小吏:“是这样?”

小吏点头。

昭平君皱眉:“又聋又哑怎么用?”

韩子仁:“又聋又哑有时比我们学得快。他们心无旁骛。”

昭平君容易受外因影响。比如他难得想看一会书,一听到热闹立刻没心思看了。

昭平君愣了愣, 不敢信:“真是个哑巴?”

“过去看看。他这样兴奋想必出油了。”小太子冲哑巴小奴摆摆手,小奴停下挥舞手臂, 原地等他过去。

公孙敬声对他有印象,杀牛的时候见过此人。他一直认为此人胆小腼腆不敢言语。听闻此话他也大受震撼:“你这里竟然有哑巴。”

博望苑小吏:“公孙公子有所不知, 他们不识字不会书写才能守住做油的法子。”

公孙敬声:“可是西北人会啊。”

此人是个哑巴。

有一年很多人涌入上林苑自愿为奴,小奴一家就是其中一户。他还有个妹妹, 跟母亲学针线织布。

小奴原本随父亲养牲畜。小太子得知他听得见不会说,就吩咐博望苑管事,以后做纸、做油这类暂时不可外传的活都带上他。

先前小太子答应给他父皇两名做纸的匠人, 博望苑小吏送二人去上林苑的时候趁机找管事要两个不憨不傻的哑巴。

上林苑最不缺天聋地哑缺胳膊少腿之人——这类人在外生活艰难,自愿入上林苑为奴, 上林苑管事不敢把人往外撵, 盖因他们也是陛下的子民。

“物以稀为贵。一天只卖五到十斤价钱翻一倍也有人买。长安有钱人多。我们的油香。”

公孙敬声不解:“这跟他去不去太学有何关系?”

“太学有钱人多吗?”小太子问。

二人恍然大悟。

小太子又问:“以后纸多了你们打算怎么卖啊?令伙计在门口吆喝?”

约莫半个时辰,小哑巴又舀出一坛油。小吏勾头看看:“还有?”

小太子:“这里有多少斤胡麻?”

小太子:“美味可口的话也留着卖?”

公孙敬声点头:“喂牲畜多可惜。你有青稞还不够?”

博望苑土地不多,小太子今年就把青稞种子送给上林苑。上林苑送青稞秸秆和青稞那日正巧公孙敬声也在。博望苑的匈奴人会用青稞做吃的,公孙敬声还吃了一顿青稞炊饼。不过他更喜欢白面炊饼。

小太子:“既然你这样说,回头你替我们先尝尝?”

“尝尝就尝尝。牲畜都吃不死,还能吃死我。”

“也行。”小太子问两位表兄,“你俩想吃什么?”

昭平君的手伸出去缩回来,缩回来又想伸出去,始终过不了心里那关——他长这么大没用手戳过油,更没有嗦过手指头。

小太子想jsg笑:“别为难自己了。说不定闻着香吃着却不如猪油美味。”

小哑巴又忍不住手舞足蹈,仿佛说不可能。

小太子见油底下还有很多沉淀物:“这些还能出油?”

小哑巴停止挥舞双手,改把所有哑巴拉开,为小太子让路。

昭平君在公孙敬声耳边嘀咕:“除了不会说话跟常人无异啊。”

公孙敬声点头:“所以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不敢说话。”

“你们过来看看。”小太子用勺子撇出一点油,“尝尝?”

公孙敬声看看自己的手:“太脏了。我闻闻。”

“改日我帮你们问问父皇。”小太子提醒他,“我从上林苑调人不必去官衙登记。你们得给他们个身份证明。不然会被当成私下买卖人口。”

刘彻诏令天下给奴隶登记时提到私下买卖人口者罚一半家产。

这点倒是没人敢公然反对。盖因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缺人。否则也不至于令十五至三十岁不婚女子纳税。此税还有等级,年龄越长税越多。朝廷收这个税并非缺钱,刘彻决定向匈奴用兵前朝廷不缺钱也不缺粮。甚至传出粮仓里的粮食生虫,串铜钱的绳子放烂了。

公孙敬声反倒认为陛下为了收税。奴隶每年都得交税,虽然比平民少很多,可是要有上百名奴隶,对主人家而言也是一笔巨款。所以很多人瞒报奴隶数。也是因为“税”,很多奴仆成群的世家公卿大夫对刘彻很是不满。

不过无论哪种原因,公孙敬声都可以理解——无人当兵无税收,他父亲也没有机会因军功封侯。

顺着小太子的手看去,昭平君惊呼:“这得做多少油?”

小太子:“做好后父皇、母后和祖母一人十斤,舅舅八斤,给你俩各五斤。”

二人异口同声:“做!”

小太子笑了:“昭表兄,你过几日就成亲了,怎么还有空来我这儿?”

“大事有母亲,小事有奴仆。我在家也是碍事。”昭平君想起一件事,“你说我都成家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去太学?”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