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玄幻奇幻>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 第6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奉打更人 第616节(1 / 1)

推荐阅读:

刘洪的怒斥声,换来的是老太监更响亮的鞭子,以及呵斥声:“不得喧哗。”

有人撑腰,袁雄一点也不慌,对诸公或冷漠或敌意或打趣的目光视若罔闻,感慨激昂的说道:

“没错,魏渊确实攻陷了巫神教总坛,开历史之先河,单凭这一条,魏渊的罪,便馨竹难书。”

张行英眯着眼,冷笑道:

“攻陷巫神教总坛是罪陛下,袁雄勾结巫神教,叛国通敌,请斩此獠狗头。”

“一派胡言,张行英等人一派胡言,陛下,切不可被这臣蛊惑。”

殿内小小的哗然,诸公们战术后仰,心说这家伙又准备搞什么幺蛾子

元景帝也很不高兴,皱眉道:

“袁爱卿何出此言魏渊是我大奉军神,功于社稷,为国捐躯,他生前,更是朕的心腹。追封爵位是应当的。”

“陛下”

这绝对是武宗皇帝以后,最高的荣耀。

一等魏国公,是最高爵位。

忠武,则是武将最高谥号。

魏渊毕竟不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没有功名在身,否则,张行英敢开口要“文正”谥号。

朝堂诸公面面相觑,罕见的没有反驳,这其中包括往日的政敌。

只是这毕竟是犯忌讳的事,首当其冲者,必遭骂名。

文官哪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件事与普通的党争不同,要是搞砸了,分分钟被打上奸臣的烙印,而后遭受清算,或贬或革,然后史书还得给你记上一笔。

天色未亮,诸公在震荡的钟声里,依次从午门的侧门进入,过金水桥,进金銮殿。

漆金的蟠龙烛成排,烛光照亮金碧辉煌的大殿。

他在笑。

第476章 告御状

元景帝深知朝堂争斗如烹小鲜,文火慢炖,才能炖出一个满意的味道。

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循环渐进。过程中,需要给敌人反扑和发泄的机会,一点点消磨对方的锐气和斗志。

如果他这个一国之君力排众议,强行给魏渊定罪,最后导致的,是重演淮王死后群臣围堵午门的情况。

这时,一位宗室郡王跨步而出,哽咽道:

“陛下,魏渊贪功冒进,以致于我大奉损失惨重,便是妖蛮,也没我大奉损失惨烈。这是在援助妖蛮吗这是在自削国力啊。靖山城固然沦陷,但我大奉又何来的胜利

“妖蛮此时恐怕乐开了花,他们反而坐收渔翁之利,来年若是再入侵楚州边境,该如何是好”

这位郡王的意思很简单,靖山城虽然攻下来了,但大奉在战略上已经输了。

魏渊该死

仅仅是为了一个身后名,不至于,背后必然还有隐情。或者,扼杀魏渊的功绩只是目的之一王首辅心里一沉,出列道:

“实不相瞒,我已见过许七安,他告诉臣,之所以前去玉阳关,是受了魏渊之托。魏渊知道巫神教必定报复,因此留了后手。”

漂亮

张行英等人眼睛一亮。

秦元道用许七安的功绩来攻讦魏公,王首辅这一招,相当于釜底抽薪。

或者,直接奇袭靖国国都不是更好吗。

可他偏偏选择攻打靖山城,最后与巫神教总坛同归于尽,这固然开历史之先河,但同样葬送了军队。

那一万役中幸存的将士,不足五千。

要说魏渊没有贪功冒进的想法,在场诸公不信。

见火候差不多了,兵部尚书秦元道出列,沉声道:

“袁雄,你少在此大放厥词,妖言惑众。要援助妖蛮,让巫神教撤兵,还有比攻陷总坛更好的办法魏渊攻陷总坛后,靖国便立刻撤兵,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者,沙场征战,死伤难免,攻陷巫神教总坛却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岂容你污蔑。”

袁雄“呵”了一声:“污蔑想要逼靖国撤兵,有的是法子,攻下炎国难道比攻陷靖山城还难攻下靖国国都,难道比攻陷靖山城还难

“魏渊是兵法大家,这些道理他不会不知道,但他偏偏选择了靖山城,最后导致十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只逃回一万多人。

“为什么他魏渊不就是想开历史之先河,青史留名吗。”

袁雄几乎听见了自己砰砰狂跳的心,激动的情绪汹涌澎湃,但他表面依旧平静,不露分毫,作揖道:

“微臣,定为陛下肝脑涂地。”

元景帝顺势道:“东北战事,袁爱卿怎么看”

袁雄朗声道:“请陛下明示”

次日,朝会照旧召开。

袁雄丝毫不怵,哼道:

“大军出征的目的是援助妖蛮,阻止巫神教吞并北境的野心。可是,诸位看看魏渊做了什么他率军打到了巫神教总坛靖山城,害得我大奉八万多将士埋骨他乡。

“魏渊分明是为了一己之私,贪功冒进,这才造成如此重大损失。陛下,整整八万多的将士啊,他们上有双亲要奉养,下有子女要抚养。

“就因为魏渊贪功,害得将士们战死异乡,此等祸国殃民之徒,怎可封爵怎可谥号忠武”

王党的钱青书出列反驳:

袁雄大喊一声,道:“魏渊此人,死不足惜,他是祸国殃民的莽夫,而非功臣啊。”

“混账东西”

左都御史刘洪大怒。

他是魏渊一手提拔的心腹,与兵部尚书一样,都是魏党的骨干,张行英都是他的下属。

换成以前,文官们现在肯定跳出来集体打脸。

但现在,没必要。

首先,魏渊的功绩足以匹配这些荣耀。其次,人死如灯灭,给他一个身后名又如何,岂不正好彰显他们这些正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的大度。

魏党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张行英。

元景帝不语,看了一眼右都御史袁雄,后者心领神会,出列,大声道:

诸公入殿,等了一刻钟,元景帝一身黄袍,缓缓而来。

君臣商讨一番战后事宜,户部尚书出列道:

“陛下,抚恤之事不宜再拖,请早日顶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一个交代。”

这一次,元景帝没有避开话题,俯视着朝堂诸公,缓缓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御史张行英出列,朗声道:“陛下,魏公攻陷巫神教总坛,屠灭靖山城,开中原王朝未有之先河,臣恳请陛下追封魏公为一等魏国公,谥忠武。”

群臣围堵午门,不正是他火力过猛的原因吗。

后续的操作和布局,一点点扭转楚州案的性质,则完美符合文火慢炖的理论。

又有数名勋贵宗亲出列,支持兵部侍郎秦元道和右都御史袁雄。

“好了”

元景帝露出哀伤之色,沉声道:“魏渊是朕的心腹,陪伴朕二十多年,他为国捐躯,朕深感痛心。此事明日再议吧。”

他旋即起身,大步离开。

背对着诸公时,元景帝嘴角缓缓勾起。

这是无法求证得事,因为不管真假,许七安必然都会站在魏公这边。

姜还是老的辣。

袁雄反驳道:“既已算到巫神教报复,为何不通知朝廷,反而托付一个在野的草民首辅大人莫非当陛下是三岁孩童,随意糊弄”

袁雄和秦元道的“爪牙”纷纷附和,支持这位右都御史的看法。

三方人马吵的不可开交。

“陛下,臣觉得,袁御史所言极是。魏渊的贪功冒进,不但葬送了八万大军,甚至还惹来巫神教的报复。若非许七安当时恰好在襄州玉阳关,恐怕此事,襄州已经化作废土,百姓惨遭屠戮报复,重演四十年前的惨状。”

这魏党众官员脸色微变。

秦元道竟用这件事来攻讦魏公,而这确实属实,叫人无法反驳。

一旦玉阳关沦陷,襄州百姓遭遇报复屠杀,那么魏公的所作所为,再无半点功劳可言。

王首辅皱了皱眉,心里升起一股怪异之感,这次炎康两国联军攻打玉阳关,简直就是再为陛下扼杀魏渊的功劳做铺垫。

殿内诸公再次议论起来,交头接耳。

袁雄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有的。

此次出征是为牵制靖国,逼其退兵,魏渊只要打残炎国,围城,再打残来救援的康国,靖国还能不撤兵

魏渊已经做到的,兵临炎国国都,接下来围点打援就成。

这三天来,朝廷都在积极商议善后事宜,但众臣心知肚明,真正的重头戏,并没有开始。

这场名为援助妖蛮,攻打巫神教的战役,总归是要定性的。

定性之后,才可以昭告天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史官也要知道该如何落笔,是赞誉,还是抨击。

元景一直拖着,部分心思敏锐的官场老油条,这几天已经揣摩出了点东西。

陛下在等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