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武侠仙侠>此剑天上来> 第一百六十八章 风雪宫门之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八章 风雪宫门之事(2 / 3)

推荐阅读:

只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

大风治下,礼神祭祀,已成虚设,自然无人在意奉常大人是谁。

只是今日却是有人在那里等着他。

是一个模样丑陋的人。

令尹大人去年在假都闲逛的时候,也曾见过这样一个人。

令尹轻声说道:“所以我已经命人将叔禾留下的那些南楚巫,带入了宫中,藏在了皇宫之中。”

三千刀斧手,也许被寒蝉砍作肉泥。

但是三千南楚巫。

足以让寒蝉死在宫中。

阑离眯着眼睛看着风雪,说道:“很好。”

一直过了许久,阑离才缓缓说道:“所以悬薜院会如何做?”

令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书院亦非寻常之地,是以下臣不知。”

正是因为不知,所以那种处变不惊的应对,才显得极为震撼。

“但无论如何,悬薜院都是在为入京而谋求理由,王上只要不给他们合适的理由,他们便只能沉默在京外风雪之中。”

令尹很是沉着地分析着。

阑离至此,也不由得在心中生出了一些凛然的情绪。

转头深深地看着身旁的令尹。

“爱卿曾经真的只是负责礼神祭祀之事的奉常大人?”

君臣不熟,这是人间极为罕见的事。

令尹抬手恭敬行礼,轻声说道:“此是先帝亲授,王上当年应该也曾旁观。”

柳三月倒是很平静。

只不过令尹显然平静不起来,一个槐都的兵部侍郎,出现在黄粱,而且还与神女有着瓜葛,无人知晓这后面是否便是有着极大的变数。

柳三月自然看得出来风雪里沉默着令尹在思虑着什么,平静地说道:“令尹大人不必担心什么,我与神女之事,非人间之事。”

令尹依旧皱着眉头,看着柳三月说道:“所以你在这里等我做什么?”

柳三月看向令尹身后的那处被风雪遮掩的皇宫,缓缓说道:“那些巫鬼道之人,是大人授命入宫的?”

柳三月直言不讳。

“柳三月。”

令尹苍老的瞳眸骤然一缩。

“槐都兵部侍郎,柳三月?原来是你?”

柳三月轻声笑了笑,说道:“自然是的,只不过那是曾经的事。”

“看见了又如何?”

阑离转头皱眉看着令尹。

令尹缓缓说道:“再如何喧嚣的风声,终究还只是风声。君辱臣死,君辱民愤。至少,在当下人间,王上您才是这片人间的主人。世人见到王上这般忍受,心中自然不会安宁,用民心者,无非便是让他们生起情绪。无论哀喜,只要有了情绪,世人心中便会更倾向于王上。”

阑离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将那枚寒蝉重新放回了盘子上。

“再请寒蝉呢?”

只是很显然,当时的此人与现而今的此人,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柳三月之事,假都之中,也只有陪帝与京兆尹稍有了解,是以令尹大人自然不知此人是谁。

风雪里的孤独老人,遇见了这样一个人,总归是要有些警惕。

令尹大人停了下来,站在那里皱眉看着柳三月,不知道这个名声狼藉的无名之人在这里做什么。

“你是谁?”

......

令尹离开了皇宫,在风雪里毫无存在感的走着。

黄粱九司自然早已不闻于世人,反倒是更下级的京兆尹,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常客。

是以纵使他身上穿着那身古楚令尹之袍,亦是无人认得这便是曾经他们的奉常大人。

奉常大人自然不是什么神秘的人。

“神女垂观人间,世人都在看着京都。越是此时,越需要沉得住气。他们是乱臣贼子,而王上您才是神授之君。”

阑离听着这段话,看向宫中风雪高楼。

他已经许久没有去那栋楼中了。

“神授之君?”阑离轻声笑着。“或许是的吧。”

“听说那个寒蝉,是北方流云剑宗的大道之修,令尹大人觉得,倘若他真的不顾人间所谓的民心风声,强行入宫,提着剑站在孤的面前,你觉得神女大人,真的会庇佑孤吗?”

奉常是九司之首,自然需要帝王任命。

阑离笑道:“爱卿应当明白孤非此意。”

令尹缓缓说道:“礼神祭祀,又何尝不是在观摩人间呢,王上。”

阑离站在风雪大殿阶前,平静地看着人间。

议事殿虽然不是人间高台大殿,但是终究也高于寻常之地,纵使宫墙深深,风雪磅礴,亦是可以远眺人间。

令尹深深地看了柳三月许久,而后沉声说道:“你如何知道?”

柳三月微微一笑,说道:“只是刚好看见了一些东西而已。”

一如刘春风当初说过的那样。

道韵与巫鬼冥河之力,是极为相斥的。

柳三月的神海虽然依旧没有复苏,但是却也是能够察觉到风雪之中的那些隐晦的巫鬼之力的痕迹。

令尹自然看得出来是曾经的事。

柳三月是什么人?

容貌不凡,道衣飘飘的北方道门骄子。

而不是现而今狗见了都嫌的模样。

“我现在不过是神女的囚徒罢了。”

令尹转头看向人间,风雪里的声音无比的肃冷。

“君王受辱而再请,悬薜院倘若不受,便要受人间微词而失人心。王上您要明白,不是所有世人都是有着坚定的立场的,一万个世人之中,只有两个相互对立之人,而大部分人,都是茫然地观望者。风往何处吹,他们便会往何处看。”

所以那些在最初抱着看笑话的人们,在听见了宫中传来的消息的时候,才会连笑意都敛去了,气氛喑哑,神色凝重。

为民之君,为君之民。

二者从来都是相互的。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