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75章 制衡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制衡之道(2 / 2)

推荐阅读:

“想来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左右厢仇怨来源。”

“大家给西突厥可汗封号之事,属神来之笔!”

“难怪光幕中臣取高昌无西突厥之扰,原来有大家千里之外运筹帷幄!”

“这突厥獠汗竟敢轻视大家,臣愿提可战之兵,捉其于顺天门外夸功!”

说着侯君集还想起来李靖与李世勣献俘时的长安盛景,不知道什么时候主角能换成他侯君集?

他是真怕这三弟当场再跟他算算这焉耆的国祚,因此强行扭了个话题。

张飞略感委屈,不过就是想请命灭焉耆罢了,大哥怎么都不让说话的?

至于攻关中之策……那不是等庞军师出主意就行吗?

……

对于西突厥这内乱,即使是甘露殿的众人也听得饶有兴趣。

“这唐皇,倒是将诸部联合所上的天可汗尊号用了个清楚。”

“册封弱势者以图强獠,如此方为制衡。”

“那西突厥内乱之始的大可汗真应该好好学学。”

刘备则是看着这位皇帝那一步接一步的操作,同样心情复杂:

“焉耆国灭。”

“二宫之争?”

“似而不是。”

法正摇摇头,多点评了两句:

“若是制衡,应当要使得有仇的双方都有求于这个大可汗。”

“这突厥人此举,无异于帮双方整合了部署。”

知天地,知古今,见己之名,见唐之盛。

如今他想的,可不仅仅是不逾矩啊。

“大家,看来臣无幸见我大唐一统西域。”

“请大家责罚臣私掠私夺高昌之失。”

看着侯君集涕泗横流,李世民叹了口气将其扶起:

“可还记得玄武门之谈?”

侯君集点点头,又赶忙摇摇头,随即想起来应该是前几天的谈话,最终还是迟疑着点点头。

但西突厥大可汗拒绝与属下共分财宝,于是西突厥内部矛盾重新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二凤开始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643年底,遣使入西域,封咥利失的后代为大可汗,拉拢西突厥内部亲唐派,加速其内乱。

644年初,在使者联络下,此前倒向西突厥的焉耆国内部,亲唐派开始鼓噪闹事。

同年四月,侯君集被斩首,大唐内部重新安稳。

不过嘴上还是不停,为陛下取西域,他必当先!

“这突厥獠汗,竟还独占财货,就这眼界居敢妄尊可汗,不知死活!”

“想来西突厥命不久……侯君集被斩首?”

侯君集的话语当即卡壳,他颤颤巍巍扭头,对上的是李世民平静的眼眸。

眼泪登即就下来了:

因为如今打探消息的来源基本都是过往胡商。

秉着做生意不惹事的前提,胡商路过西突厥也基本都是交完钱就赶紧闪人。

因此对于西突厥的了解还真未必有后世精准。

侯君集更是兢兢业业的在讲解:

“如今西突厥的大可汗名泥孰,听闻其为为人强硬,乃是亲杀前任可汗即位,但其部也多有不服者。”

不同于感触不大高昌,这焉耆在大汉开西域时就已经存在。

西域小国,从前汉至今,又从今至那唐,最终方才覆灭。

“大哥,这焉耆……”

张飞兴冲冲刚开了话头,就被刘备直接打断:

“翼德可有攻伐关中之策?”

“真是……自取灭亡。”

在法正看来,即使要分这十部落,也是要将有仇的双方掺杂起来。

伱这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是往有仇的两人手里塞入了武器。

不把对方捅个透明,确实很难停下来。

孔明则是笑了出来:

看着这个亲臣惶恐的模样,李世民心中多了几分不忍:

“记得就行,朕那日说的,依然算话。”

侯君集努力回想,最终也似乎不能完全记起来。

但心下也明白,只要他行事不逾矩,就不会有此杀身之祸。

但……侯君集看着光幕上小小的高昌两字,心情却极为复杂。

同年七月,二凤下诏,攻打高句丽。

同年八月,二凤下诏,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攻焉耆国。

十一天后,郭孝恪以三千轻骑突袭焉耆国都,擒其王,焉耆国灭亡。】

刘备饶有兴趣看着这突厥人复杂的姓名。

看着这西突厥的分分合合,依稀想起来了孙吴的那个由大舅哥亲手操刀的内乱: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