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复兴汉室,从救下魏延开始> 第235章 联名奏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联名奏书(1 / 2)

推荐阅读:

陆逊与诸葛瑾所说的联名上书,是想劝说孙权,下诏,让孙霸速速去往蕃属国。

这既是确保太子应有的合法地位,也是在敲打孙霸,警告他不要有非分之想。

但由于不在朝中,陆逊与诸葛瑾并不知道,孙权刚刚骂死了孙和之母——就是那位嚣张跋扈、让众嫔妃敬而远之、让“小王夫人”躲往公安的“大王夫人”。

这件事,正是上个月的“太庙祭祀”而起。

当日,孙和确实奉孙权之命,去了孙策的“长沙桓王庙”祭祀,为孙权祈福。

但是,依然保留了孙霸单独设置僚属的权力。

众臣的劝说有了效果,稍稍松了口气。

但没过几天,孙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给孙和与孙霸同时下诏,要求二人禁止结交宾客,专心读书。

对于皇子来说,这样的诏令基本就是“禁足”了。

问题是,做为太子的孙和,在这件事中没有什么过错吧?

陆逊口中的“太子与鲁王之事”,正是姜维期待已久的吴国“二宫之争”。

鲁王,就是孙霸,孙权与谢夫人所生的第四子,在孙和被册立为太子的当年册封鲁王。

本来,按照秦汉流传至今的礼制,孙和身为太子,地位应该比其他皇子尊崇得多,应该仅次于孙权。

然而孙权疼爱孙霸,竟然让孙和与孙霸在同一个宫中居住,两人的饮食起居与其它待遇完全相同,礼秩上也没上下之分。

这种做法看似没什么问题,但难免让人非议。

“同时,我还可在这一位置拉设拉江铁索,再把主力战船集结于此,必能阻止蜀军从水路进兵。

“如此同时堵死水路与陆路,扬州定然无忧。”

诸葛瑾的办法很经济,也足够有效,陆逊却沉默不语。

就比如拦江铁索,此事跟孙权提了两年多,至今也没见到。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

但是,他忽略了孙权病重的敏感时候。

他更不知道,有双眼睛一直在暗中盯着自己。

这双眼睛,正是孙权的长女,孙鲁班!

由于步练师素来得宠,孙权对这位长公主格外疼爱,宫中嫔妃也对她以礼相待。

但偏偏,嚣张跋扈的王夫人,特别是孙和被立为太子之后,再也不给孙鲁班面子。

不管陆逊相不相信,也不管他愿不愿意,现在这情况,只能把幕阜山的朱异与吕岱撤回江上。

否则,汉军真有可能直扑建业,特别是那几个莽夫,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但陆逊并不知道,为了“守江必守淮”的全局考虑,姜维给关索与周胤下了死命令:绝不能有一兵一卒进入丹阳郡。

所以,陆逊的粮草一到,幕阜山的朱异一撤,汉军马上就退回了江夏。

“莽夫!果然是莽夫!”

由于祭祀完毕后天色尚早,孙和并没有马上回宫,而是去了扬武将军张休家串门。

张休,原辅吴将军张昭的次子,奋威将军张承的弟弟。

张承,娶了大将军诸葛瑾之女诸葛菱为妻,两人的女儿正是孙和的太子妃。

也就是说,张休是太子妃的叔父,也算是孙和的叔父,两人的关系一直比较亲近。

孙和在宫里憋得太久,想找张休说说话,这本身没什么问题。

不明真相的朝臣与百姓,定会认为孙和犯了什么错,对他的名声影响极大。

于是,众臣又开始上书劝谏,请求孙权给予太子应有的政治地位。

这些劝谏,孙权勉强接受了,放宽了对孙和与孙霸的限制。

正是孙权这些古怪的行为,让孙霸产生了非分之想,开始在暗地里结交大臣,并且联络党羽攻击孙和。

这样一来,支持孙和的文武只能被迫反击,争斗迅速蔓延到朝堂。

众臣纷纷上书劝说,太子跟诸侯王住在一起,实在太不像话。

是仪还在奏书中明言:只有明确嫡庶尊卑之别,只有确定太子尊崇的地位,才能让骨肉恩情更加牢固,才能免生不必要的祸端。

若说维护孙霸,恐怕没有哪个大臣比得上是仪,他毕竟是孙霸的老师。

可问题是,众臣苦口婆心的劝谏,孙权始终置若罔闻。

直到是仪第四次上书劝谏,孙权终于有所醒悟,这才让孙和与孙霸分宫居住。

其实很少人知道,吴国国库早就空了。

若不是顾、陆、朱、张四家共同出资筹了点军费,汉军可能在去年就杀进建业了。

单单国库空虚也就罢了,孙权这两年性情大变,着实让人担心。

“拦江铁索,咱得催一催陛下。如果实在不行,我自己打造几条送来。”

陆逊放下酒碗,目光变得异常凌厉,“子瑜兄,太子跟鲁王之事,咱必须联名上书劝说陛下,否则必生祸乱!”

两人经常因小事斗气,逐渐闹得水火不容。

陆逊无比后怕,端着酒碗的手不停颤抖,“如果那莽夫直扑建业,咱还真没能力阻挡。”

说起这事,诸葛瑾也有劫后余生之感,“蜀军骑兵实在恐怖,我得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大吴必危。”

“话是如此,可是……”

陆逊瞥瞥案上地图,许久后出言问道:“依子瑜之意,我该如何准备?”

“荆州,我是很难夺回了。”诸葛瑾沉重摇头,继而,手指轻敲幕阜山位置,“蜀军退回之后,此处必须加筑石垒,再派得力猛将誓死镇守,必能阻止蜀军从陆路进兵。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