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第157章 咱们起新房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咱们起新房吧(1 / 2)

推荐阅读:

叶琛知道,民间有个娃娃戴虎头帽的传统,寓意着孩子虎头虎脑,身体健康,也可以辟邪。

不过一看之下,却有些惊叹,他也没有想到,汐月这丫头,那么粗糙的一双手,竟然能做出来那么精巧的虎头帽。

比起后世那些高档货也不成躲让。

叶琛笑着说道:“我看着很不错。明天不是去镇上吗?正好拿到成衣铺子去问一问,看看值几个铜板,以后可以让汐月专门做这个。”

别看老太太整天叫嚣着,闺女长

大壮咳了咳继续说道:“今年一直没下雨,我就忘记补房顶了。等雨停了,我就去修补。”

叶琛点头,屋顶确实要修补,不过盖房子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雨淅淅沥沥下小了,院子里来了人,是叶老太太。

老太太走进来,找了个干净的位置坐下,开口询问道:“我明儿去镇上卖点儿粮

食,老蔫,你要一起去吗?”

雨点啪嗒啪嗒地落在屋顶,顺着芦苇杆落下来,落在地上,砸出来一个又一个小坑。

雨水越来越多,地上的坑越来越大,慢慢地,小坑变成了大坑,蓄积了许多雨水,鸡鸭鹅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狼和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然后蹲在屋檐下看下雨,舌头时不时伸出来,卷几滴雨水进嘴巴里。

叶琛站在门口,看向田间,一场雨,灌满了干涸的田地。

“不是吧,竟然漏雨?”

卢照凌突然惊呼出声,连忙跳起来。

抬头看去,刚才还晴空万里,突然啪嗒啪嗒地下起雨来。

“下雨喽!下雨喽!”

村子里的熊孩子们赤着脚奔跑在打谷场上,开心得不行,还有一抬手连续翻几个跟头的。

“终于下雨了。”

“我已经小半年没见过雨水了。”

叶琛的话音落下,众人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天啊,没听错吧,给老爹干活,还有工钱拿?

卢照凌吊儿郎当的坐在胡床上,嘴角的笑容都能咧到后耳根去了。

有朝一日,打道回府,他一定要将老叶的钱,一字排开,一枚一枚的摆放在桌子上。

接下来几日,依旧是忙碌的秋收。

又忙了三五天,地里的粮食全都收回来了。

与此同时,在水碓的帮助下,村里的脱离工作,也完成顺利。

村长拨给叶五四几个年轻小伙子,花费了三天的功夫,又做出了两架水碓,算是村里的公产,谁使用只要付出一点米就可以。

今年稻子长得不好,稻粒不够饱满,一百斤稻谷去壳之后就只能剩下六七十斤左右,家里交完税还剩下将近一千斤稻谷,全部脱壳后,最后落手上的是大概六七百斤多斤,他们家的亩产在清河村算是比较高的,其他家落手上的粮食很少。

本事没用,但是听老蔫都夸奖汐月的时候,老太太心里美得不行,都快笑出褶子来了。

窗外的雨是一阵又一阵的下。

屋内也不安宁。

在正堂寻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在用餐之前,叶琛让所有人坐下。

“农忙总算是过去了,现在,我来给大家盘算一下工钱。”

叶琛不想卖粮食,不过入乡随俗,他也不想做太出挑,开口问道:“卖多少出去?”

老太太开口道:“交了税也没剩下多少,卖个一二百斤手上留点余钱应急,剩下的换些便宜的陈米和粟米,这样可以多支撑些日子。”

卢照凌没有开口,放在从前,他一定会问为何要用新米去换陈米,新米多好吃,陈米却有些发黑发霉,难以下咽……但现在他明白了,地里收成太少,一家人正常吃,是绝对吃不到明年收粮食的,但若是换成陈米和粟米,就能多吃一阵子。

如果没来清河村,他绝不可能知道种稻子的农人,竟然吃不起大白米。

老太太说完粮食的事,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帽子,说道:“这是汐月那丫头用攒下的碎布头缝制的虎头帽,说是给大壮媳妇肚子里的娃娃准备的,你看看这手工活,咋样?”

堂屋正中间,雨滴顺着芦苇杆一滴一滴落下来,正好滴在卢照凌的头上。

温华淡声开口:“我这里也漏雨。”

不止是这两处,还有靠卧室那边,也有雨滴落下来。

叶琛算是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地上是泥土,下雨之后,泥地成汤湿漉漉的,温华卢照凌还有阿福三个人今晚怕是都没地方睡了。

“这空气真的好舒服啊

!”

“人能淋雨,稻子可不能,快,收稻子!”

“……”

村子一片混乱,叶琛也赶忙带着孩子们将打谷场的稻谷全都收回家去。

接下来的半年,村子里各户人家的吃穿用度就靠这几百斤大米,卖米换布匹,买油盐,攒药钱……

叶琛坐在屋子边上的风口,面前一个簸箕,将糙米扬起来,风吹走外壳,剩下的就都是糙米,糙米还要再碾一遍。

这个工作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直到所有外壳都被风吹走。

连续十来天的高强度的劳动工作,叶琛的脑子都开始混沌了。

一直到天空中有淅沥沥的小雨落下,叶琛才猛然惊醒。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