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2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217节(1 / 1)

推荐阅读:

倒也可以让家里人送,但少有,在书院是来读书的, 就算世家公子哥,也极少会干这种事。

这回书院门口开了一家, 虽然没城内的店面大,但好在不用再忍那馋瘾,出门就能买到。

只不过围着的人不少, 掌柜的没以为这儿生意这么好, 送来的点心不多,一中午就卖完了, 以至于后头许多人没有买到。

但就这一中午, 就有几十两银子进账,都快赶上老店一天的了,不由感叹,学生的银子就是好赚。

而其他的摊位例如状元煲、锅盔、灌饼,生意肉眼可见的不错。

虽人人都能用,可还是得紧着租了摊位的,而且,这是人自己掏钱修建的,只要在乎些脸面的都不会上赶着去用。

这下把东西搬进去,米面不易坏,放在里面也没事,走的时候把门锁上,只等来时带些肉菜和提前做好的馅料,省时省力。

等到五月初一,算上状元煲……八个小摊就搬到小吃街最前面了。

也是天公作美,初一这天下了场雨。

虽然没放成鞭炮,小吃街实在冷清,可一到中午,许多学生涌了出来。

其余的姜棠是不管的,刘大郎也可以自己拿钱做买卖,但出了事儿得自己兜着。

梧枝是她的人,过去也有盯着的意思。

这厢安排好,就等小吃街开业了。

凝悦四处游说,除了姜棠这边的五家,总共租出去三个摊位。

前半年租金减半,后半年按原来的价钱,可以押一付三,也能全交了,但没有人乐意全交,甚至问一个月一交成不。

姜棠觉着不能愣子似的往蜀地跑,先去盛京周围的城镇看看,探探路,也看看东西好不好卖。

刘大郎自是乐意,准备准备就打算出发了。

他认识镖头的人,请了四个护卫,打算先去各地走走转转,买些糖、布匹,先卖到西北去。

刘大郎如今赚的银子已经比他娘赚的多了,刘大嫂一直不愿意他这样跑,但家里人都同意,儿子自己也愿意,没办法就由着他去了。

也不那么紧地管着银钱,刘大郎自己是赚是赔,自己担着,做生意需要钱,自己拿着。

好吃也不能多吃,安阳吃得很慢。

小丫鬟尽职尽责地禀告,“摊位总共租出去了八个,其中三个个一个是锦棠居,一个写着状元煲,还有一个是卖奶茶的。”

安阳知道锦棠居是陆锦瑶的铺子,里面就有奶茶,这是又单独开了一个。

状元煲是姜棠的,都开到这儿来了,可见是真没什么人租摊位。

剩下的未见得没两人的生意,真正租出去的也就三四个吧。

次日,安阳来书院门口看了看,她没和姜棠打招呼,只看生意如何,做东家的,她不管生意上的事,只关心能赚多少银子。

雨早上就停了,云消雨霁,山中弥漫着泥土味,还有股清新的草木味。

远看书院高低起伏,还能看见山坡上的座钟。

安阳来的早,书院还没下课呢,学生们不在,但门口依旧热闹。

小摊贩围了一大圈,卖什么的都有,安阳很少吃这些,从前是因为身子不好,后来是因为身为郡主,不好出来吃这些。

小吃街一时半会儿回不了本。

这边生意好,才能有人租摊位。

姜棠不想光盯着这儿的商贩,盛京城的许多铺子也能摆在这儿来,比方说顾筱的多宝阁,里面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的东西。

像折扇、笔墨、各种宣纸……这里面可都是学生,那些东西卖给学生正合适。

而且有钱的也不少,自己在这儿建一个铺子不合适,但能租的话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些学生吃面不光吃面,蛋肉全加,有的恨不得要两个蛋,一碗面十几文钱眼睛都不带眨的,一个中午的流水就赶上铺子一个月的租金了。

这个铺子真是个金鸡蛋,租是真值。

不过,也有今儿下了雨,其余的摊子都过不来的缘故,就这么几个做生意的,学生也只能买这些了。

其实张老板不求别的,能把租金赚回来就够了,多的挡雨的地方就当他赚的,明儿生意啥样还不知道呢,不必高兴太早。

雨一直下到傍晚,这几个做生意的没走,就在这儿准备食材,卖面的拉面,卖饼的揉面,而王氏卖锅盔,则需要准备馅料。

这厢生意停了,摊主们也有空收拾碗筷数数一中午赚了多少银子。

一文钱、两文钱……租摊位的有家阳春面,在这儿卖了好几年了,生意一直是数一数二的。

老板是觉得生意本来就好,租个摊位属于锦上添花,前半年一个月一两五钱的租金,后半年一月三两,多干几日很快就能赚回来。

虽然腊月有大半个月的时间空着,每月还有一日半的月假,可坏天气也不少,东家更不会给你算这个,都得整租,算来算去,怎么都是赚的。

张老板觉着每月下雨这几日,差不多能把租金赚回来,而且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他年纪也大了,就租了一个。

四人一时没想好做什么生意,就打算先歇一阵子,才得自由身,也攒了不少银钱,倒是不急着赚钱谋生。

但前两日,姜棠过来时说了一桩生意,从江南等地往西北跑,卖给胡族的人。

四人绣工都不错,当初还为姜棠绣过嫁衣,什么生意好做且紧俏,必然是布料、糖茶、瓷器这些。

刘大郎常各处跑,见识了不少东西,可有一点,却怎么也赶不上别人,那便是眼力。

他长在杼原街这条巷子里,自小担心的是吃饭穿衣,后头家境好了也没见过多少好东西。走南闯北虽赚了钱,可卖的都是小物件,还被人诓骗过,大的东西没见过,也不敢买,做的一直都是小本生意。

买了饭就端到一旁的棚子下面吃, 看雨打竹叶, 听雨声潇潇, 吃着状元煲喝着热汤, 兴致来了念几句诗,倒显得小吃街有几分诗情画意。

没人觉着在这儿坐着吃跌份。

来租摊位的都是以往生意不错的,今儿其他的小摊都没来,生意更上一层楼。学生们中午出来半个时辰,直到里面钟声响了还有人在外头逗留。

纵使不舍,也得往回跑了。

但这一中午实在算得上吃饱喝足,饭菜不错,点心也不错。

光锦棠居的小摊,就回去拿了一趟点心,晚上还有学生,不拿就没卖的了。

第125章 成亲后的第十四天

总共八个摊位, 每个摊位前面都挤了一堆人,平日里还在乎风度二字,可这时候没人谦让得起来。

学生们打着伞, 人挤着人,倒也不怕天冷着风。

锦棠居的门口人是最多的, 许多人都知道盛京锦棠居,点心味道好还新奇, 只不过得等月假的时候才能买。

自然不成。

租摊位和租房子差不多,况且租金便宜了这么多,还是新盖的,要么租要么不租。

小吃街这边二十几个摊位,若非因为男子饭量大有钱的公子多,还真养活不起这么多摊贩。

其他人看笑话的有,观望的有,看着摊主们把柴火、炭火、米面油菜搬进去,不由生出几分羡慕。

这块地方还特意挖了口井,比原来的井口大,不必拎水,可以转着木柄往上提水。

这回是给姜棠跑,一下就拿了五百两银子,刘大嫂拧着他耳朵叮嘱,“多雇点人看着听见没,财不外露,不许赔了!”

刘大郎为难道:“做生意有赚就有赔,你儿子又不是没赔过……”

刘大嫂一根筋儿,“就是不能赔!不是你的钱,你的小心再小心,听到没!”

刘大郎敷衍应道:“好好好。”

姜棠给了他五百两银子,算是跟他合伙,分成三七,姜棠占七成。

丫鬟小声道:“也不知生意如何……”

做丫鬟的自然不能先唱衰,但看着八个摊位实在忧心。

去的最多还是饭馆,至少做菜更讲究也更用心。

安阳有些好奇,这些小吃究竟是什么味道,就让丫鬟随便买一点,自己则端坐在棚子下面等着。

人还少,丫鬟很快就把吃食买来了,还谨记着安阳的喜好,少辣,酸的多一些。

安阳看有脆壳的饼、烤地瓜、小包子……琳琅满目,都是热乎的,随手选了个咬了口。

吃惯了山珍海味,陡然吃别的竟然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吃的便宜用料扎实,做的还算干净,难怪要在这儿开小吃街。

和顾筱谈生意,姜棠这边就可以就摊位的分成,毕竟她能在这儿赚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书园门口的摊位。

其他的铺子姜棠还没想好,许多人都不知道松山书院门口有个小吃街。

她告诉自己不要急不要急,兴许有一日很多人抢着租她的摊位。

小吃街不是她一个人的,姜棠更愿意一步一步地走。

开业的事姜棠也告诉安阳和陆锦瑶了,不过两人初一并没有过来。

外面雨声细密,里头有遮挡风雨的地方倒也不错,还能坐着小憩一会儿。

姜棠中午过来的,看生意不错就放下心,她对春台道:“将军那边还有猪肉摊对吧,问问需不需要往这边送肉,用的话看看有多少人要,人多可以送。”

顾见山从前的生意都是春台管,如今也是春台管着。

姜棠也只是看看账本,账对的上就行,其余的事都按从前的来。

这边若是能卖肉,也算多一单生意,但十几斤这样的就不必送了,还不够跑一趟的呢。

租之后还方便许多,打水方便,东西可以直接放在铺子里,不必每日都往这儿搬,过来也不用带小板凳,而且他是前头租的,可以选铺子。

张老板自然选了一个靠近书院的。

最主要的是,小吃街的东家是姜棠,后头是将军府。

单这层关系,在小吃街做生意就不用担心滋事的。

一个中午,阳春面卖了二百多碗,连带着茶叶蛋、卤肉这些配菜,也卖了不少。

但露竹她们,跟着陆锦瑶,恰好见过不少好东西,无论什么好料子好器具,都能说出一二来。

再加上佩兰静墨绣工好,所以姜棠问她们愿不愿意做这个生意。

累肯定是累,也不稳当,但若做好了,不比干别的差。

那日佩兰两人没给答复,所以姜棠让梧枝再去问问,若是不愿意,就让梧枝跟着刘大郎去各地进货。

梧枝去了杼原街,找到了佩兰姑娘,这便说了几句话,佩兰和静墨齐齐点头,把这事儿应下,但这不是什么小事,还得从长计议。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