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玄幻奇幻>一个喷嚏毁灭一个魔法文明> 第608章 荆棘谷之战(万字大章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8章 荆棘谷之战(万字大章求订阅)(1 / 3)

推荐阅读:

尤其是教会中的商人、贵族和官员,开始期待在完成移民迁徙之后自己及其家族要如何快速致富,成为这个崭新人类王国的上层统治阶级。

毕竟像眼下这种为了最大限度保障生存的配给制度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早晚有一天要开放货币和市场。

到时候丰富的自然资源就能够源源不断被转化成为财富。

相比之下普通人因为见识有限,最多想象一下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

不过根本没有谁察觉到,在他们与鱼人交战的时候,丛林中有好几双眼睛正趁机躲在暗处观察着战斗的过程。

往往一轮箭雨加长柄武器穿刺下去就会成片成片的倒下。

即便幸运的冲到近前,也会被手持盾牌的重甲战士撞翻在地完成补刀。

事实证明,鱼人这玩意在艾泽拉斯压根就无法对任何一个已经建立文明的种族构成威胁。

除了数量和老鼠蟑螂一样的繁衍速度之外基本一无是处。

这场战斗过后,整个营地周围大片的海岸线顿时变得安静了不少,就连出海捕捞的小渔船也不用再担心会遭遇袭击、骚扰。

这在荆棘谷蛮荒的雨林中绝对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势力。

估计除了祖尔格拉布内的古拉巴什巨魔和隶属他们的几个大氏族,根本没有第二个势力能够在规模上与这群洛丹伦王国的难民相提并论。

而且人类的工具、武器和装备也更加精良。

不管是锋利的钢制箭矢,还是身上涂抹油脂保养后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金属盔甲、利剑,都对当地形成了碾压般的优势。

一群生活在海岸线附近的鱼人曾经想要趁着夜色发动偷袭。

还有些比较胆大的家伙甚至把大型猫科动物的幼崽和迅猛龙的蛋带回来,打算通过驯养来将其变成人类的好帮手。

尤其是迅猛龙,在这片雨林中完全可以取代马匹成为一种灵活的代步工具,甚至是组建一支龙骑兵部队。

还有的人则对荆棘谷中大量不同种类的鹦鹉产生了兴趣,开始捕捉、喂养和训练这些聪明的鸟类学人说话。

至于目的,大部分人仅仅是觉得这样很有趣,可以在枯燥的工作之余给自己解解闷。

但还有一小部分则认为鹦鹉会飞、视力有特别好、还能学会人类的语言,简直就是最理想的侦察兵。

再加上巨魔那强大的恢复与再生能力,在荆棘谷热带雨林这样的地形上简直就是最可怕的敌人。

难怪地精在藏宝海湾建立城市那么久,始终都不敢向外扩张势力。

水果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倒是能保存几天,但也仅仅只是几天而已。

所以当成千上万巨魔汇聚到一起,仅仅填饱肚子都是个大问题,搞不好会导致某片丛林猎场所有的动物被过度捕杀,变得不再适合居住。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大范围朝同一方向汇聚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发动战争。

再结合人类在荆棘谷北部建立定居点的事情,答案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该死!血顶巨魔是冲着我们来的!”

结合以上这些要素,一场人类与巨魔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

才短短几天的功夫,血顶巨魔就已经聚集了上万人,甚至还包括一支迅猛龙骑兵和驯养荆棘谷猛虎作为帮手的精锐猎人。

由于他们平日里都是分散成一两百人左右的小部族分散开过着渔猎采集的原始生活,因此大规模召集必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而这种大规模的聚集与迁徙动静自然不可能小得了,更不可能瞒得过已经凭借坚船利炮掌控了荆棘谷最大河流的人类。

再加上还有藏宝海湾大财主里维加兹留下来十分熟悉本地情况的一百五十名地精火枪手,很快便察觉到了血顶巨魔不同寻常的动向。

因为在巨魔的传统中,杀死强大的敌人并将其吃掉就能获得对方所拥有的力量,即便是在巨魔部族内部的纷争中杀死吃掉俘虏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吃人这种原始野蛮的风俗在荆棘谷巨魔之中可以说是相当的普遍。

这一点从巨魔营地周围那些堆砌的类人生物头骨堆就能略窥一二。

即便是后来投靠兽人的暗矛部族,在正式确认加入部落之前也保留着类似的习俗。

除此之外,由于荆棘谷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因此金属的东西无论怎样精心保养都会非常容易在潮湿环境下生锈,所以非常难以被保存。

不能再继续等待下去了。

我们必须召集全体血顶部族的成员发起一场进攻,把这群该死的人类入侵者全部杀光或者赶下大海。

荆棘谷是属于巨魔的领地!

无论是谁想要挑战这一点都必将迎来杀戮和毁灭!”

“我完全同意!杀光那群人类!抢走所有的物质!把他们扔进锅里煮着吃掉!”

第608章荆棘谷之战(万字大章求订阅)

紧张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随着第一批人类难民在荆棘谷北方靠近后来被部落命名为“格罗姆高地”的河流出海口登陆,一晃眼便是七八天。

原本简陋的木头城寨也在上万名青壮劳动力日复一日的伐木与建造下变得越来越大,渐渐有了一座小型城市的规模,巡逻队和猎人们更是被组织起来猎杀周围活动的迅猛龙、老虎、鳄鱼等猛兽。

它们的肉会成为食物,皮革则在经过处理后变成用来遮风挡雨的屋顶,亦或是硝制之后制作成皮甲、皮盾、皮靴、皮带、皮包、皮衣。

等人类开始欢庆胜利的时候,这些身材高大消瘦的身影便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大概几个小时之后,在荆棘谷北方古老丛林遗迹之中的巨大篝火堆附近。

一名留着红色短发的巨魔缓缓从黑暗中走了出来,用一种充满厌恶和憎恨的语气说道:“我已经亲自去确认过了。

那些人类数量很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

他们拥有很多精良的金属武器和铠甲,摆明了是想要在这里定居,抢夺属于我们巨魔的土地。

而且鱼人的尸体也没有浪费,直接全部丢给那些驯养的迅猛龙、老虎和豹子幼崽敞开了吃。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人们还在尸体上找到了许多荆棘谷特产的蓝色珍珠。

根据一名曾经走南闯北的商人判断,这玩意在洛丹伦王都或精灵的地盘上绝对能卖出极高的价格。

以后也许可以考虑弄点侏儒或是地精潜水装置,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搞珍珠养殖,保准能发大财。

这个发现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无疑彻底坐实了荆棘谷遍地是黄金的说法,也让人们坚信未来的生活必然会比过去更好。

结果被一千五百多名经过斯坦索姆亡灵天灾洗礼的精锐老兵率领三千多新手民兵杀了个片甲不留。

要知道为了能在荆棘谷站稳脚跟,前两拨出发的船队基本上装的全都是经过一定训练、有战斗经验的青壮年。

一旦遇到危险分分钟就能转化成合格的士兵。

凭借提前预警加迂回包抄扎口袋,整整两千鱼人连一个活着逃跑的都没有。

它们手中用简陋的原始武器和引以为傲的锋利牙齿,压根无法威胁到全副武装、手持超过四米长矛构建起阵型的人类。

只要驯养足够多会说话的鹦鹉,那么光凭它们能在营寨周围建立起有效的警戒线。

当有心怀不轨的家伙靠近时,鹦鹉就能立刻飞回来给站岗放哨的人报警,随后整个营地便会拉响警报进入战备状态。

于是乎,几百只鹦鹉就这样在连续几天的投喂下变成了营地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尤其是刚开始笨拙的学舌,经常会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令空气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当时间来到第十天的时候,第二批出发的船队也终于平安抵达,让营地内的居民数量瞬间膨胀到两万人之巨。

负责领导教会的中年牧师看着汇聚起来的零散情报,终于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

虽然他早就从“神”的告诫中得知荆棘谷有非常多的巨魔,而且迟早会跟人类发生冲突乃至战争,但却万万没有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最重要的是这群巨魔比预料中要聪明狡猾的多。

看到己方人多势众并且还有藏宝海湾地精火枪手的协防,压根没有采取小规模渗透、骚扰和袭击的战术,而是打算直接选择来一波大的。

根据黑水海盗提供的信息,生活在荆棘谷北方的血顶巨魔数量至少有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毫无疑问,但凡对巨魔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们是绝对没有能力把几千乃至上万人聚集到一起建立城市的。

因为城市意味着食物充足并出现大量盈余,进而衍生出复杂的社会分工。

虽然荆棘谷热带雨林的气候环境使得获取食物要更加容易,但也不是光靠渔猎跟采集就能满足一座城市每天的消耗。

更何况炎热潮湿的气候除了带来丰富的食物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很难长期安全的保存食物。

新鲜的肉类和鱼甚至都不需要一两天,仅仅六七个小时左右就会开始发臭,最多一天便会彻底腐烂变质没办法吃。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缺乏金属冶炼能力的本地巨魔而言,骨头实际上还是一种更容易获得且耐用的武器材料。

他们还相信用亲手杀死的强大敌人骨头制作而成的武器,可以站在战斗中赋予自己额外的力量。

很多弓箭、长矛、标枪这类武器前端绑着的,往往都是被磨尖的类人生物肋骨,斧头锤子等武器也是用腿骨绑上一块打磨好的石头。

只有居住在祖尔格拉布城内的巨魔精锐,才有可能真正用上秘银和瑟银加持巫毒魔法打造的武器装备。

所以洛丹伦难民带来的金属制品对血顶巨魔而言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另外一名同样留着红色头发的巨魔战士高举双手发出嗜血的咆哮。

在他的带头下,很快篝火堆周围的其他巨魔也都纷纷高呼要发动战争把跨海而来的人类赶尽杀绝,吃对方的肉、喝对方的血,把头骨堆砌到一起做成巫毒堆。

千万不要以为这仅仅只是一种夸张地形容!

作为荆棘谷北方地区最强大的巨魔部族,血顶巨魔是出了名的嗜血残暴。

不少来自北方暴风王国的探险者与侦察兵就不止一次被他们抓住,并且活生生肢解扔进锅里当成食物吃掉。

由于荆棘谷处在热带地区,因此降雨可以说是相当的频繁。

经常一天之内会零零散散下上三四次。

为了让脚不至于整天浸泡在水和烂泥中,可以防水的靴子需求量非常大,不管是在围墙外面干活还是在围墙里边干活的人都基本需要人手一双。

皮质的雨衣则能让那些隐藏在树上放哨的猎人们不至于在一场雨过后就变成落汤鸡。

另外,丛林老虎五彩斑斓的毛皮,在北方各个人类王国深受贵族和富商们的喜爱,能够卖出很高的价钱,属于不折不扣的奢侈品,黑色不带一丝杂毛的豹皮也同样是不错的好东西。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