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10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100节(1 / 1)

推荐阅读:

顾安玉皮笑肉不笑道:“是啊,我姐夫姐姐是亲上做亲。”反正是你比不了的,你知趣点儿吧。

这荣王世子却跟听不懂似的,还问起江宁城有什么好玩儿的,不仅如此,还说起一路妙娘对他的关照,他多感激云云。

顾安玉觉得这人不仅没才也看不懂脸色,气闷的很。

随着她们一行人下马车,程氏先出来迎接女儿了,她甚至迎出门了,母女二人还来不及抱头痛哭诉说离别之情,就见妙娘在安排一年轻男子,还对顾成家的再三叮嘱:“一定要好生照顾荣公子。”

顾安玉附耳在程氏这里嘀咕了半天,程氏脸上急了,小声对顾安玉道这傻孩子,挑个小白脸也要挑好点儿的啊?

他又清了清嗓子道:“你年纪轻轻的,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像我姐夫似你这般大的时候就中了举,还是顺天府头名,二十岁就中了状元,未及而立之年就已经是礼部侍郎。好男儿就应该以功名为重,这般才于国于民多做贡献,才是我辈该做的事情。”

他顾安玉再差现在也是身上有秀才功名了,更不用提亲兄长顾安廷甲科进士。

顾家最佩服的不是王侯将相,而是读书人。

所以当年他爹顾清沅真正满意的是程晏此人才华出众,并非身份。

荣王世子没曾想听到顾安玉如此说,好似在说他不如程晏似的,他心道,我又为何要同程晏比?我又不走仕途。

他要如何意味深长呢?

真是奇怪。

不料顾安玉这个时候会找他说话,他连忙道:“并未。”

他是宗室也不需要去科考,当然了,科考也不一定能考上,况且他都是世子了,怎可与民争利。

没见皇帝选状元都是选贫家子或者寒门多些。

明显就是不让安玉探问了。

安玉何曾见过姐姐这般,要知道他的姐姐可是最矜持的,因为知道自己生的美貌,也怕姐夫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从来都恪守闺训,什么时候这样护着一个男人。

他复而又看了这荣王世子一眼,这是个年轻公子哥,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容貌还算不错,细皮嫩肉的,眼眸含笑。这和姐夫程晏相比,差远了,那时安玉年纪还小,第一次知道鲜衣怒马这个词就是看到程晏。

日后,程晏一步步的走向高位,其渊渟岳峙之感让同年龄的人都不敢与之相抗。

此子对比姐夫,唯一能称道的就是年轻几岁罢了。

众人都道是。

一场接风宴下来,罗氏见妙娘不在意旁的,神情是神采奕奕的,又想起荣王世子的话,她已经料到朝廷上发生了些什么。

接风宴尾期,罗氏撑不住了,先去歇息,不巧刚一进来,正欲吃茶,便见一人形色匆匆进来,她惊呼了一声“吴夫人。”

这位吴夫人不是大官的夫人,而是司礼监太监吴川的妻房,吴川现在不仅是司礼监太监还是总领太监的夫人,她生的很寻常,几乎是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

她的秘密身份大概也只有罗氏知道,因为那次宫里传递消息出来让她毒药儿媳妇顾妙娘,就是由吴夫人带来的。

说起程时来,妙娘当然有些尴尬,程时上京之后,几乎就是在外住,偶尔过来找程晏说几句话,听闻和名妓高依依打的火热,这就是韩氏当时为何欲言又止的原因。

这高依依不似普通□□,她才学出众,为人清高淡雅,尤其擅长绿腰舞,一曲绿腰舞名动京中,这程时之所以要来京中,就是因为他也是高依依裙下之臣。

程晏还私下同妙娘打趣说,家中妻儿天天盼着程时读书,他却愈发读不进去,如今因为外面的一位美娇娘,程时却是举人关都过了,早知道就该多请几个名妓在家中为程时助兴了。

谁都知道程时身份高贵,他两位兄长都是一位任礼部侍郎,一位是吏部铨选官,又出自鼎甲世家程家,去青楼也是无往不利。

高依依即便再清高,也和程时逢场作戏,甚至还以夫妻相称,听闻皇甫家的人还不喜,但碍于程晏的面子都不敢说什么罢了。程晏当然私下没少让程时好生读书,切勿流连风月之地,但也有所侥幸,若程时能为了高依依中了进士,日后未必不是国之栋梁。

此时,妙娘便适时的退下,仿佛自己只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工具人的样子。

罗氏越发心里没底,这是什么意思呢?

只见这荣王世子进来,她是见过这位世子的,当下起身行礼,荣王世子温煦道:“县君不必多礼,你我说起来还是亲戚了。”

“世子面前,怎担得亲戚二字。”她母亲曾经是先皇乳母,她母亲的妹妹曾经做过老荣王的妾侍,但这如何算得上是亲戚,不过是有几分香火情罢了。

荣王世子和罗氏虽然认识,但是也不是很熟悉,他只按照妙娘的吩咐说了几句似是而非的话:“本世子此来主要是探亲,哎,但有人托我告知夫人您务必要保重好身子。”

妙娘和母亲程氏说了几句话,就先来二房了,对她而言,和她娘叙旧何时都可以,但是婆母之事却要速战速决。

她从外走进来,忙道:“给太太请安,太太和老爷身体可都还好?我从京来,带了不少名贵药材回来。”

罗氏笑道:“那还要多谢你们夫妻的孝心了,我也是老毛病了。”

她还是不懂妙娘此时的用意,只听妙娘看了罗氏身畔的人一眼,有些欲言又止,罗氏忙挥退下人。

“太太,荣王世子来了。”

对儿媳妇顾氏她没什么意见,但是这不是她喜欢就够了的。

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更何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她们罗家世代受皇恩,皇帝要吩咐,她们有义不容辞之责任。却没想到次计被丈夫识破,最后反而被儿媳妇闹了出来,甚至想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还好,她丈夫程添这次也出来挡掉了。

只是和她的关系一落千丈,丈夫成日出去垂钓,要不然就是收了几位弟子,她则是看戏看热闹。

她知道丈夫在她对儿媳妇这件事情中很不满,所以就插手了,之后为她挡掉儿媳妇的报复是全了夫妻之情。

第150章 小白脸

船抵达江宁时,来接的人居然是安玉,他“嘿嘿”笑道:“姐,没想到吧,是我来接的你。你一离京,姐夫就跟我来信了,唉,本来娘就想要来外祖母灵前拜祭,正好是我送娘回来的。”

比起在浔阳乡下,程氏还是更希望回到江宁,更何况她跟四老太太感情深厚,是四老太太的老来女,母亲过世却要为婆母守孝,不能径直回来,不得不说程晏这封信也给了她们一个契机。

妙娘没想过程晏有如此安排,当即高兴道:“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

姐弟二人正说着话,从她身后走出一对年轻男女,妙娘有意掩饰他们的身份,只道:“这是我路上遇到的两位朋友,因为船沉了,搭我的船一齐过来的。”

留下安玉在风中凌乱。

第151章 呆爹爹带小崽崽

罗氏回乡后,小日子过的不错,她早就忘记了抱病回乡的尴尬,平日有戏班子成日咿咿呀呀的唱着,又有嗣子程晏已经是这一辈中官位最高者,因此在整个程家她都是横着走的存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只是她和程添的关系却颇有些王不见王了。

她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活在这鲜花着锦的家族,更得看重程家的未来,娶福懋郡主,百里而无一害,蔡家不就是因为如此才成了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轻摇扇子,闲适的道:“这各人有个人的活法,我家里留给我十辈子都用不完的家资,我生性就是个不爱操心的性子,多谢顾兄提醒,但这天下如何承平,就要你们去做了,我就不操那份心了。”

安玉虽然不喜他这般言论,但他也不是五娘那种拎不清的人,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也就笑笑:“兄台说的是,百种米养百样人。”

这听起来也不算悦耳,荣王世子想起程晏做侍讲学士时训斥宗藩子弟时也是如此,碰到那种学不进去的调皮宗藩子弟,他都是语带讥讽。

读书人都有这等清高的脾气,但顾安玉在最后刹住车,已经算克制了。

荣王世子也不再多言,他反而好奇起顾安玉出现在此:“怎么程夫人娘家也是在江宁吗?”

这下把安玉更是气了个倒仰,你这么大一个人还是个白身,还好意思这么理直气壮,就这样还装大尾巴狼,还表达你对我姐有意思。

他清咳了一声,面上却好奇的继续问:“那请问兄台在哪里的书院读书?”

荣王世子又是摇头:“我并未在书院读书。”他平时读书都是在宫里读书,这怎么可能说出去,这次来程家都是隐瞒行踪,也只是报答程夫人救命之恩,还有他本人对程夫人的仰慕罢了。

顾安玉就更瞧不起了,甚至觉得此人应该出自落魄贵族之家,因此想找个有权有势的夫人做小白脸。

京里也不是没有这种风气,昌平公主就养了好几位面首,那些人吹拉弹唱哄的这位公主很是高兴,一高兴就是送宅子铺子,甚至还新裁衣裳。

因此顾安玉态度淡漠起来,即便和荣王世子同乘一辆马车言语都极少。

荣王世子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

“不知这位兄台可有功名在身?”他突然想让这人知难而退,尤其是方才上马车时,这人频频看向姐姐,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真当自己是男狐狸精了,也要问问自己这个小舅子同不同意。

而荣王世子正在想着妙娘教他的话,让他到罗氏面前如何去说,荣王世子还正在想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意味深长的让罗县君保重身体。

这一次她又要说什么。

**

这程晷是个只为了做官而做官之人,程时却比他敢任事太多了。

这些话都是程晏私下和妙娘说的,妙娘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在皇甫氏跟前说这些,只道:“时弟也常来我们家,只是二爷太忙了,弟兄二人倒是少见。”

就是不太清楚的意思,皇甫氏也不好再多问了。

她对于丈夫中了举人十分高兴,巴不得丈夫举业有成更进一步,这样在妯娌中也有面子。可惜她要在家教子,不能去京中,否则,她肯定也要严格督促丈夫。

还是罗氏多说了几句:“时哥儿现在知晓上进就是好事,咱们也不必问太多,只要他有向学之心就好。”

保重身子?罗氏故作不解道:“不知道是谁托世子说的呢?”

“这您就不必问了,我还要去苏州探亲。”

见荣王世子一幅不愿意多说的样子,罗氏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晚上接风宴上没有置办酒水,知道妙娘祖母外祖母俱亡,她在孝中,罗氏和她婆媳二人对坐而食,再有皇甫氏还有她母亲宗房的嫂子等等。

皇甫氏问起妙娘:“三爷上京之后在何处下榻?我们这南北之间通信往往不便。”

“什么?”罗氏倏地站起来。

她想荣王世子特地来看她做什么?难道儿媳妇这次回乡其实是掩护荣王世子过来的么?

殊不知妙娘正是春秋笔法,她只是告诉罗氏荣王世子来了,没有说顺路或者如何,让人一听就以为是荣王世子特地为罗氏所来。

她皱眉道:“儿媳也不知道为何?但宗藩行踪不便透露,我请荣王世子进来吧。”

罗氏颔首:“可。”

丈夫一直都是性情中人。

只是这一次她不过是小病而已,儿媳妇怎地回来了呢?

正想着,外头已经道:“太太,二奶奶到了。”

罗氏一贯养气功夫很好,以前和妙娘的芥蒂她也没挂在脸上,还是如常道:“你们先准备好茶水,把接风宴也备好,二奶奶风尘仆仆,可不能慢待。”

清荷等人应声下去。

安玉见这二人着锦衣,器宇不凡,不似寻常百姓,遂笑道:“在下顾安玉,见过二位。”

荣王世子在京中勋贵子弟中备受追捧,也很有眼力,只见这顾安玉生的貌若潘安,有礼有节,但气质却不像程夫人,倒是很像他姐夫程晏。

这就很出乎荣王世子意料了,若是顾安玉不开口,他还以为是程晏的弟弟来接人了。

一般人见面都是互通姓名,偏生荣王世子现在身份不好透露,他只是拱手回礼,为难的看了妙娘一眼。

妙娘立马道:“走吧,我们先家去,他们还要去苏州,就先到我们府上安顿下来。再弄两辆好一点的马车过来吧。”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