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明末逐鹿天下> 第101章 纺织工业 香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纺织工业 香皂(2 / 4)

推荐阅读:

这一定是李志升在背后使坏。

这些公司是工部的摇钱树,现在直接没了。

李志升看到张德志的目光,他很委屈。

那天只是说一些气话,他真没有打小报告。

他已经是户部尚书,不涉及自身重大利益的情况,没必要去得罪人。

右佥都御史李元正秘密汇报,工部发生贪腐重案。

西乡县汉江水库,根据他的调查,是豆腐渣工程。

他现在正在调查,其他可能的豆腐渣工程。

他掌握的证据,工部有八品小官,侵吞水库修建款,三千两银币。

这个案子涉及到具体的银币,可能会震惊所有人。

考生们可能误会秘书的职责,大部分人都没报考。

没本事的人,又被高难度考题刷下去。

大部分考上秘书的人,都是外地来汉中避难的士子。

这种没有本地家室的人,他们身份都调查不清楚。

苏河只是重点培养。

工厂人员不会发生变动,原先的工部官员,依旧在工厂兼职。

但工厂直接归统领府秘书处管理。

新成立纺织工厂,也由秘书处出面负责筹建。”

“钱明义,你和工部交接好,并筹建纺织公司。”

苏河吩咐秘书处处长钱明义。

有的人还干呕,里面的腥臭味夹杂着香味,让人不适应。

苏河让秘书,给每一位官员,都发放香皂和肥皂。

王仲策打开手中的盒子,一个盒子很粗糙,就是寻常的纸盒。

一个盒子是瓷做的,做工很精细。

工人们用木棒不断搅拌,直到锅中已经有很多粘稠状的物体。

他们向大锅中,洒下很多食盐。

通过盐析作用,让肥皂直接析出。

用木勺子舀出来,装在模具中。

固化成型之后,就是成品香皂和肥皂。

放在盛水的铁桶内,发生剧烈的反应,桶里的水很快沸腾。

生石灰添加水,就成了碱性溶液,以氢氧化钙为主。

桶里的水不再晾凉,工人们向桶里添加大量的草木灰。

草木灰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它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清澈的溶液主要是氢氧化钾。

灶台上放着一口直径两米的大锅。

炉灶内的蜂窝煤持续燃烧,让大锅冒着热气。

空气中有一股极为难闻的腥臭味,还有一股极为浓郁的芳香气味。

这两种味道混合战一起,让人的鼻子非常不适应,有种干呕的感觉。

苏河带着文武官员,走向大锅。

纺纱机通过皮带,与传动轴相连之后。

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已经初步处理的纤维,通过纺纱机,变成一捆捆纱线。

纺纱机在皮带的驱动下,纱锭高速转动,只能看到纱锭转起来的残影。

一台纺纱机的工作效率,比之前十台纺纱机都高。

苏河让钱明义留下,仔细了解纺织机器的性能,为建立纺织厂做准备。

让钱明义尽快抽调精干工匠,招募足够的女织工,尽快让纺织公司运作起来。

他带着文武官员,又走进一间不大的工厂。

他们站在工厂的大门外。

就能看到工厂里面,搭着十多个巨大的灶台。

苏河用钢铁厂等公司与工部拆分,吸引工部官吏全部注意力。

方便李元正,秘密调查工部的贪腐重案。

张德志满眼怒火,狠狠的瞪着李志升。

那天苏五牛和李志升在凌云殿外的争吵,他也了解。

现在苏统领拆分钢铁厂等公司与工部的关系。

等到他们成亲生孩子,才会获得重用。

孑然一身的人,跑路很方便。

有家室的人,就有了很多顾虑,他们不容易叛逃。

像钱明义这种,刚崛起之时就加入团队,久经考验的人,会被苏河和重点培养。

苏河之前没想这么早,把公司从户部拆分出来。

他二十多岁,长相很清秀的读书人。

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强,苏河交给他的任务,都能又快又好的完成。

他是这次招贤馆少数几个通过秘书处考核的人。

最关键的是,钱明义一家,早在他崛起之时,就来投靠他。

他爹钱富文,现在是百货商店经理,管理的统领府最庞大的公司。

锅中还有许多粘稠的液体,这是制造肥皂的副产物甘油。

工人们把甘油舀出来,装在旁边的竹筒中。

李志升捂住鼻子,好奇的询问道:“苏统领,纺织出的布匹能挣大钱,这也是能挣大钱的产品吗?”

苏河看到很多官员捂着鼻子,他让秘书拿着一筐香皂和肥皂,还有竹筒里的甘油,走出这间工厂。

他们走到外面,很多官员连忙深吸一口气。

工人们把桶上层的清澈溶液,倒进大锅中。

同时加入大量的油脂。

普通的大锅,加入廉价的猪油,有一股刺鼻的腥臭味儿。

带有香味儿的大锅,里面加入菜籽油和一些香料。

氢氧化钾在大锅中,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

很多官员,都捂住自己的鼻子。

这是肥皂和香皂的生产工厂。

他们能看到肥皂和香皂整个生产流程。

石灰石煅烧成生石灰,成袋摆放在一起。

工人们用铁锹铲一锹生石灰。

李志升看到纺纱机的效率,他高兴地说道:“有了这些纺织机器,我现在能相信,它能解决统领府现在的财政危机。”

他看着苏河,眼神炙热的说道:“苏统领,请把纺织工厂交给我们户部组建。”

张德志毫不示弱,紧跟着说道:“苏统领,我们工部有经验,请把纺织工厂,交给我们工部管理。”

“你们都别争了,我经过这几天慎重的考虑。

衙门和企业不能掺合一起,我决定把钢铁厂等工厂,从工部中分离出来。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