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大宋有种> 番外之52 你们有高俅吗?你们有赵不破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之52 你们有高俅吗?你们有赵不破吗?(1 / 1)

推荐阅读:

另外,完颜宗望、完颜阇母还派耶律马五和完颜挞懒各领一个万户去梁山泊北面打韩世忠了......这个韩世忠并不知道赵楷已经突出合蔡口了,所以他为了掩护赵楷,就率领36条战船和3000骑兵沿着济水进兵,先是出其不意收复了被少量金兵占据的须城(东平府的治所),然后又召集了一些义军,向着阳谷、寿张进军,摆出一副要断金兵归路的姿态。

所以完颜宗望、完颜阇母不得不分兵去应付。而这一分兵,再加上留在郓城的宗望、宗弼所领的万户伤病号太多,完颜阇母的万户士气又低落......这可真是急死人了!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从开封府开来的这支军队是来救驾的,还以为是高俅、赵不破的什么大计划呢!

而就在完颜宗望、完颜阇母、完颜宗弼商量着是不是要退兵回黎阳的时候,秦桧这个奸贼就到了郓城......

而负责接待秦桧的,则是南京路汉儿军的头头刘彦宗和完颜宗望的幕僚蔡松年。

李纲道:“宇文粹中、张叔夜、种师道和宗泽足以担当行营及守城之事。”

李纲一口气举荐了四个人,其中宇文粹中早就是“辅政大臣”了。而张叔夜、种师道和宗泽并不是“辅政”,但是赵楷已经给朱凤英和四大臣下了诏,让他们要重用张叔夜、种师道和宗泽,特别是宗泽!

朱凤英点点头,“吾已知道......元枢,救兵如救火,明日必须要出兵,不得延误!”

李纲虽然知道出兵的事儿有点靠不住,但还是躬身领旨,“臣李纲领懿旨!”

朱凤英这个十八岁的“小皇后”做出“出兵救夫”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宣和八年二月初四,而李纲领着由开封三衙兵、从陕西开来的西军,以及刚刚抵达不久的勤王义军拼凑起来的1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开封府城的日子,则是二月初五......也就是赵楷取得合蔡口大捷的前一天!

若是将来赵论真的即位当了官家,朱凤英真的当了太后,秦桧可就有了定策之功,就要飞黄腾达啦!

现在是非常时期,升官罢官的速度都不是太平年间可比的,如果秦桧真的得了圣眷,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爬到副相的位子了。

尚书右丞的王黼想到这事儿,赶紧一咬牙,出班上奏道:“圣人,臣王黼有本要奏!”

王黼位列六贼,之前宣德门外伏阙上书要杀的那六人中就有他一个!而且他还是唯一一个身为六贼而不逃跑的。

他之所以不跑,那是因为他这个“贼”一直是帮赵楷的,而且还是旗帜鲜明力挺赵楷的郓王党。

朱凤英的脸色缓了下来,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和王黼这四个奸臣的眉头缺紧了起来。

这个秦桧是大大的奸佞啊!

身为殿中侍御史,居然不知道阻止李纲“失仪”出征,还瞎咋呼什么召回洛阳郡王......这事儿是你一个小小的殿中侍御史能提的吗?这事儿应该是我们这样的朝廷重臣才可以提的!

而且我们之前提出这事儿的时候,朱圣人都不答应。现在你一提,她怎么就答应了?

其实召回洛阳郡王的事儿早就有人在崇政殿议政事提出过了......官家不见了,那就得找人来准备接班啊!官家只有洛阳郡王一个儿子,他不接班谁接班?

秦桧也不知道“高俅”来了京东,更不知道有赵不破这个人,所以他见了两个汉奸之后,就自作聪明地说:“亲征行营使李枢密、种太尉、姚太尉、刘太尉所领三十万禁军就在百里之外!尔等若想活着返回北方,不如就此罢兵言和,朝廷自可以酌情给些岁赐!”

刘彦宗听了秦桧的话,眉头皱了皱,就问:“怎么?高太尉、赵殿帅没有来吗?”

“高太尉?高俅吗?”秦桧一头的雾水,“赵殿帅又是哪一位?”

也就是说,在赵楷率领72条梁山战船突破合蔡口,沿着五丈河向开封府而去的时候,李纲已经领着10万大军开出开封府一整天了......

而赵楷因为没有马(他把马都留给了需要在开封府外围机动的韩世忠),所以就只能派人步行去给开封府报信儿。

而走五丈河回开封府,有三百六七十里路,而且又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可不是一天能走完的。所以当开封府那边得知赵楷已经脱困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八晚上了......而此时李纲率领的10万大军,已经呼哧呼哧的走出去230里开外了。而他走的又是直线,不仅错过了赵楷回师的船队,而且还挺进到了距离郓城不足80里的位置上。

这可把完颜宗望、完颜阇母、完颜宗弼和完颜挞懒这些金贼大头目给吓坏了!

倒不是他们几个大完颜变怂了,而是李纲的大军来的时候太寸......郓城的金兵大营中还有一万余人在发烧和咳嗽,这年头也没退烧药、感冒药可以吃,生了病只能干熬着!如果现在把他们拉上战场,那可和送他们去死没什么不一样!

所以在赵楷打赢了三山浮桥之战后,就下诏让他出任尚书右丞......当然了,王黼肯定是奸的!不过赵楷对北宋历史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知道他究竟干了什么?以至于让人列入六贼了!而在赵楷这具肉身的记忆中,王黼却是非常忠实可靠的!

而且王黼又一直站队挺赵楷,现在赵楷当了官家,理所当然要筹功,要不然以后谁还跟着混?即使王黼将来会贪赃枉法,赵楷现在也得重用他......王黼将来犯罪,赵楷可以从重严惩,但现在还是得用他。

因为赵楷不方便马上罢了李邦彦、白时中的官(他们当然也奸,不过他们是赵桓一边的奸臣),所以就让王黼当了尚书右丞。

不过朱凤英却明显不

朱凤英接着又问李纲,“元枢出京后,谁可代之?”

另外......根据继承顺序,如果洛阳郡王没了,那么接班当官家的就该是定王赵桓的儿子赵谌了!

对于一群已经效忠赵楷的大臣,谁会愿意赵桓的儿子接班当官家?

可是朱凤英之前几回都不置可否......赵论不是她的儿子啊!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他靠近皇位!否则的话,将来她有了儿子,就有可能出现二子夺嫡的局面。

不过要让她在赵论和赵谌之间做个选择,她当然还是要选赵论的......选了赵论她就是太后娘娘,以后可以垂帘听政,手握重权。如果选了赵谌,那赵佶、赵桓就得回来执政了。

所以今儿秦桧再一说,朱凤英居然就点头答应了......这下秦桧可就遭人恨了!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