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武侠仙侠>那个要渡我的和尚弯了> 那个要渡我的和尚弯了 第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那个要渡我的和尚弯了 第64节(1 / 1)

推荐阅读:

这次瘟疫来势汹汹,与前年那场瘟疫不一样,如果说前一年的瘟疫让人谈之色变,那这一次的瘟疫,就是地狱来临。

去年的瘟疫,病人从感染到发病,有大概五到十天的时间。而这次瘟疫的潜伏期,被急剧距缩短到一至三个时辰。

许多北边的医者甚至还来不及研制任何方案,就已经被瘟疫传染。

病来如山倒,发病后人会开始咳血,并迅速陷入高烧昏迷、不省人事的阶段,同时伴随内脏衰竭的症状。若得不到医治,一两天的功夫人就没了。

池罔是这个时候带着人来的,他身边的大夫们在兰善堂开始忙碌起来。

池罔收到这个消息后,表情变得凝重。而来学医术的大夫们很快就发现,教学内容突然改变了。

池罔讲了整整三天的瘟疫防治,如何通过各种脉象来判断症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阿淼私下交流时,还有一些不敢相信,“不会吧?去年江北刚发了瘟疫,生息还没修养过来,今年总不能再来一次吧?”

池罔却答非所问:“没想到今年会发生地震……天灾又人祸,这是下手的最好时机。”

阿淼不懂池罔的意思,只见他提前结束了授课,带领所有的大夫离开了紫藤村。

房流不能理解,“不一样啊,七八百年前罗鄂国还在那时候,即使是冬天,在东边也可以乘船渡江。怎么发生过一次地震后,就有了完全不准行船的规矩?”

房流问的问题,在场唯一能答上的人却保持了沉默。池罔看着房流磨蹭到了最后一刻,才离开了紫藤村。

这便只剩下阿淼陪在池罔身边,燕娘每个月也会来一次,房流命她每月都要给池罔裁新衣服,这个任务她执行得很好。

入冬,过年,又是一年新春。

这一年入春后,池罔并不准备去畔山祭拜庄衍。因为他在这老院子里,被眼前的事情占据了时间。

往日里教课时,池罔还是带着易容的,这让房流感到放心。

即使是与池罔最早接触的阿淼,在第一次见他真容时都呆住了。若是让这帮上课的人见了,那岂不天天都去看他、而没人看书了?这种便宜谁都别想占。

但有一件事,让房流感到欣慰,自从这帮大夫进来后,他看到了很多和他一样惨的人了。

房流本来事情就非常多,每天还要拼死拼活的追着池罔布置的功课,现在终于看到了一群人和他一样天天挑灯夜读,内心感到了安慰。

房流和前来学习的大夫们,在这一座老宅中飞速成长,每天如饥似渴地吸取着新知识。这样忙碌而充实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冬季。

房间外,阿淼手中的托盘掀翻了,而那只刚刚还温着的空碗,现在已摔成几瓣,碎在了地上。

阿淼倒在这一片狼藉的地上,已然失去了意识。

池罔立刻伸手去扶她,然而在要碰到她身体的那一刻,却突然控制不住的咳嗽起来。

片刻后,他移开捂着嘴的手,看到了手背上的血。他只是顿了一下,就面不改色地擦了干净,抱起阿淼送入了自己的诊间。

作者有话要说:

他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可以拖延时间的药方分享了出去,兰善堂熬制药汤,免费分发给所有染病的人,让他们喝下暂时保命。

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池罔仍然在寻找着解决对策,可是在兰善堂里,已经开始有同行的医者倒下了。

池罔加以修改,在去年瘟疫中起过效果的预防药剂,在这一次里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消息让人绝望。

而所有的医者也无暇细想,他们知道自己大概也无法逃脱被感染的命运,平静地徘徊在病人间,竭尽所能的提供着自己最后的帮助。

到第二天晚上时,阿淼为池罔送来了一碗粥。

池罔第一次生出悔意,是他托大了。

当时选择袖手旁观,是因为他对自己医术太过自信,他曾经以为有他在,瘟疫无论发展成何种模样,都不可能无法收场。

如今江北遭此大祸,这是不是就在替他承担当年不作为的恶报?

他想到前年在天山时,那和尚从天山教偷出来,塞到他怀里蒙混过关的那材料单。

这疫毒是多种药材毒物的组合,池罔在脑海中闪过几种,都被他否定了。

在墓中修炼三个月,池罔体内的内力艰难的爬回了9%,这一次瘟疫太难把握,即使是他这样的武学高手,也依然觉得极难招架。

这疫毒太过凶猛,他现在所能开出的药不是顾此失彼,就是虎狼夺命。他永不可能用内力救所有的人,何况现在,他用内力也只是压制的阶段,他甚至不能把疫毒逼至体表。

这样下去不行。

池罔起身,走进兰善堂大堂中,里面坐着、躺着许许多多的病人,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占据了,而更多的病人,甚至都排队到了街上去。

已经有死人从兰善堂中抬出去了,按照这个速度,怕是不用三日,元港城外就可以尸堆如山。

他迟疑了很久,才写下了第一味药。

药是阿淼亲自去煎的。等到药煎好送来,让病人服下半个时辰后,便开始剧烈呕吐。

呕吐后病人开始发汗,气色转好很多,兰善堂中的大夫脸现喜色。

他们都在等药方研制出来,就立刻送到附近所有城镇上去,定能及时遏制江北瘟疫的散播。

可是池罔脸上殊无喜色,那病人再次觉得难受,池罔搭在他脉上,听见他整个身体内五脏六腑和所有气血的流转。

房流笑得好看,“你喜欢就好,牌匾要换一块吗?”

原先被紫藤缠住的牌匾已裂成几块,上面的字都看不清楚,房流拼了一下,才惊讶道,“兰善?”

“对,这就是近八百年前,兰善堂祖师在江北的故宅。”池罔笑容浅淡,却带着一种浸润了时间的沉稳,“当年的牌匾,就是这两个字。”

房流惊讶,阿淼激动,谁都没想到这一栋宅院,居然有着这样久远的历史。

池罔率先进去,房流皱着眉头看着他的背影。见池罔停下来等他,连忙露出笑容跟上。

等池罔搭上第一个病人的脉的时候,心中便是一跳。

他从没见过如此难治的瘟疫,数种病因缠在一起,让人极难斟酌用药。

若用虎狼药,势必伤及体内脏器,加速毒性所造成的衰竭。若用温补药,都不等见效,这人就没气了。

第一个浮现到池罔脑海中的药方,就被他否定了。这种药下去,必须是年轻力壮的才扛得住,老人孩子和身子虚弱的,怕是一剂药下去人先死了,能救活的十不足一。

几百年间,池罔从没遇到过比这还棘手的情况,他迟迟无法开出药方,这对他来说是极罕见的。

等他们集体到达元港城,确实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池罔手上。

江北瘟疫,卷土重来。

没人说得出这场瘟疫的起源是什么,有人说是因为被江水淹没的村庄,牲畜尸体腐烂所造成的疫病。

而另一种说法,更是以瘟疫相同的速度在江北扩散——仲朝气数将尽,地震、瘟疫都是老天降罪的预兆。

从元港城的兰善堂开始接受第一例患者,到病人多到整个大堂里都装不下,不过才是短短一个多时辰的功夫。

池罔也算是善娘子的传人,能在善娘子的学堂里为兰善堂传承医术,这令他心中感到慰藉和满足。

那一天池罔正在上课,却突然感觉大地震动,屋宇震颤。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发生了地震,过后才感到惊慌。只是不知地震中心在何处,又有哪些村镇收到了波及。

一日后,无正门江北的人,从元港城传来消息。

这是一场极为罕见的江中地震,沿江的北岸皆有震感,东边江中的剧震,让开始融化的冰面瞬间破碎,江水淹了附近的村庄。

冬天江水上冻,南北往来中断,要等到来年春天,才能再次见到亲友故人。

大夫们自然是心无旁骛的追随池罔留在江北,可房流不一样,他在无正门还没有完全坐稳,不敢待在北边不回去。况且过年时,作为皇储他还是要进宫的,总不能直接消失。

可这一回去,就代表着他要和池罔分别一整个冬天。

房流临走时,抱怨道:“为什么宽江一冻上,这南北就禁止往来了?就算不能行船,人也可以在结冰的冰面上走,不是吗?”

池罔没有任何表情道:“那你去试试吧,这七百多年抱着你这想法的人也不少,你看有哪个活着走到对岸的?”

池罔:刚教完学生,自己就中招了,感到丢人。

第56章

池罔这几天没有心思吃得下饭,但阿淼心细,一直看在眼里。

见池罔没有任何胃口,阿淼脸色也很不好看,她眼眶通红的劝道,“池老师,吃一点吧。在这种关头,您绝对不能倒下。”

池罔不愿拂了阿淼的好意,一目十行的翻阅着一本古医籍,同时接过碗,拎着碗喝光了里面的粥。

阿淼收拾了碗,带着托盘出去了,可是她出去不过片刻,池罔就听到了房外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

那一刻几乎心有所觉,池罔放下医籍,冲了出去。

观此脉象,不是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能带来的效果。虽然病症有相似之处,但细微之处见文章,他知道自己依然没走到正确的路上。

他从来就没有治不好的病,池罔深深吸了一口气。

只是需要更多时间。

而现在的时间,每一分一毫都显得弥足珍贵。每一点浪费的功夫,可能都是一条人命。

池罔又试了几个方子,也只是试出了延缓发病时间的药方,依然没有能彻底治愈这次瘟疫的方子。

池罔这几百年间,从来没有治不好的病,在这种让人惊慌失措的时刻,他反而越是冷静下来。

这疫毒宛若用毒大师精心调配的杰作,多一份则过,少一分则会露出破绽,高明的医者则会借此拆招施药,度过危机。

可是人体结构何其脆弱,这疫毒就没给人见招拆招的机会。

这暂时无解的疫毒,不可能是寻常瘟疫。

果真是天山教下了毒手吗?

池罔的脸色越来越差,吩咐道;“行针,取我砭针来。”

池罔扎下去的地方是人体要穴,按理说都疼痛难忍,而这位病人扎上去,就像没有任何感觉似的。

针扎进的穴位流出了黑色的血,这下不用池罔说,所有人也都知道不对了。

池罔又开了药方,可还没等阿淼煎好,这喝过汤药的病人就已经浑身抽搐,皮肤皲裂流血。

这景象吓傻了所有人,池罔顾不得避嫌,直接出手用内力强行压制这病人体内的疫毒。

池罔走进主院时,露出了不太明显的怔愣。房流为他介绍道:“我见这一进院子里原先的布局十分雅致,因此并没大改,只是在相同位置换了从南边运来的新家具,还是按照原来的格局摆放,小池哥哥,可还满意?”

旧日熟悉的景象在眼前重现,没人知道他曾经真的做过这院子的主人。

池罔失神片刻,才点了点头,“很好……流流,谢谢你。”

十天后,名医计划正式启动。从大江南北精挑细选的二十多位兰善堂大夫,一起在善娘子祖宅,开始接受池罔的授课。

房流也把处理无正门事务的重心,从江南转到了江北元港城,元港城离紫藤村近,房流没事就两边跑,后来在这宅子里,也有了一套他自己的院子。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